公民之城 4期

时间:2022-09-28 07:52:52

编者按:正如我们在4月刊“中国的城市革命”笔谈中指出的,急速城市化正对中国的政治地理、文化心态和生存方式带来全面冲击,中国城市空间重塑已经远远超出物质的范畴,执政党面临建国之后第二次真正“进城”的历史考验。

中国共产党承袭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城市的矛盾认识,一方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必要场所,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也可能对社会主义伦理带来腐蚀危险。共产党在“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动员中,其特殊的阶级联结与政治策略,也使其对城市的态度充满暧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全面利益化趋势则进一步塑造了城市文化。正如张静所指出的,新旧体制中的职业、等级、身份、阶级等类别构成叠加,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中西变种的生活方式和礼仪集聚一处。“城市化”不能是简单的盖楼与城乡户口统一登记体系的建立,“城市文化”也不只是楼堂馆所、穿衣戴帽、舞文弄墨等包装性的东西。冲突性利益、社会连结、信用约束、管理中介、机会结构、社会组织化等多重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新理解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程东金在本刊主办的主题会议综述中指出,缺失文化的城市,是无灵魂的钢铁和水泥森林。城市文化受制于多种形塑力量的博弈,城市文化的缺失,其实是现有体制和力量格局的反映。耿彦波市长就以其“古城保护”的亲身实践为我们揭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可悲现状是如何酿成的。近年来,“旧城”往往成为地方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联手争夺的黄金地段,“建设性破坏”在“名城保护”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大量历史名城的文化风貌付之一炬。在耿彦波看来,“发展”与“保护”的二元对立思维,其实是城市文化战略意识薄弱的体现,与之相反,如果能够从文化高度化解这种二元思维,就能在实践中实现互利双赢的平衡,进而续接城市居民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今天,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里,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15个平均人口达两千五百万的特大城市。过去60年,中国城市先是经历了30年苏联式现代化,随后又经历了30年美国式现代化,贝淡宁以其世界城市的比较视野指出,从建筑学的角度,这两种经验或许都是最糟糕的。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步伐加速的今天,城市提供了把世界主义和扎根于特别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的机会,世界城市将部分取代民族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功能,“爱城主义”或许比“爱国主义”更为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明确它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它对世界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城市的千城一面,不是中国例外论的证明,而是文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的警示。

上一篇:中国城镇化:理论与现实 下一篇:时代变迁与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