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老年人精神赡养制度及其借鉴

时间:2022-09-28 01:38:57

中外老年人精神赡养制度及其借鉴

【摘 要】 本文借鉴外国老年人精神赡养有关制度的有益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国情,就完善我国的老年人精神赡养制度做些粗浅的研究。

【关键词】 精神赡养;制度;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一、我国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规定

我国有关精神赡养的立法主要是在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中: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另外,《婚姻法》、《继承法》中相关老年人赡养义务的规定,但是并没有明确精神赡养的问题。在《刑法》有关虐待罪、遗弃罪中,对虐待老人、拒绝扶养老人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事项作出了相关规定。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第十八条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

二、外国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相关制度

1、日本相关法律制度

在日本,按照时间顺序先后颁布了《老年人福利法》、《老年保健法》、《护理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这些法律倡导子女与父母一起居住,日本社会流行三代同堂的生活模式。同时在日本还建立了护理保险制度,这种制度既能保障老年人生活不便时有人照料、有病时能及时得到医疗和长期护理,又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劳动人口伺候老年人的效率。此外,日本法律也对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居住距离做出了规定,即著名的“一碗汤”标准。日本法律还把九月十五日定为“敬老日”,九月十五日到二十一日作为“老年人福利周”。为了使人们能更好地履行精神赡养义务,日本还在住房、税收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

2、韩国相关法律制度

韩国首部老年人法律是《老年人福利法》,而后为满足时展先后经历三次修改以顺应养老趋势。1992年制定了《老年就业促进法》对老年人再就业的相关权利进行了极大的保护。韩国《老年人福利法》第3条规定敬老孝亲是韩国核心的家族制度,国家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老年人福利法》第4条明确划分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对老年人福利应负的责任,坚持“以家庭维护为主,以社会保障为辅”的政策。

3、新加坡相关法律制度

新加坡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但新加坡老人总体生活很幸福。新加坡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赡养父母法》很有特色。《赡养父母法》第3条规定,成年子女必须照顾老年父母。凡年龄在60岁以上不能养活自己、其子女又拒绝赡养或资助贫困的老年父母时,父母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签发“赡养令”;如果年龄低于60岁的父母,经法庭确认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其他身体疾病,使其不能独立养活自己时,也可向法院提出请求。根据该法第13条规定,专门为受理不赡养父母的案件设立了法庭。

4、德国相关法律制度

在德国,精神赡养更多是以例举的形式具体化的。例如当遇到父母生日、父母结婚纪念日等对于父母来说十分重要的时刻,子女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父母的住处,为父母送上自己的祝福;在德国法定节假日时,子女必须花上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陪同父母一起度过;如果有子女对父母照顾不周或者长期不予理睬父母等情况出现,父母及父母所在的社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子女将会视具体情况受到包括口头警告、经济处罚、直至拘留。

5、法国相关法律制度

在法国,子女为父母提供物质赡养的方式就是依法纳税,所以政府的规定更偏向于精神赡养。法国的传统历来把家庭观念看的很重,法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必须“尊重和关怀”父母,明确要求子女给父母提供精神赡养,并且细化了其中的规定,如对于父母的身体状况,子女必须随时掌握;对于自己的行踪也必须让父母知晓等。

6、瑞典相关法律制度

瑞典法律规定,子女必须明确了解父母的禁忌,哪怕在平时的交谈之中也要加以注意,不能谈论让父母难受的事情;规定了若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居住的距离也有明确的限制,不能在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居住;还规定了子女为了保证父母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根据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子女必须在特定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与父母联系的时间和次数。这些细化的规定从最大程度保障了瑞典老人的精神赡养质量。

三、几点借鉴

1、加强精神赡养的立法

加强老年人精神赡养立法,使精神赡养诉讼案件能有法可依。具体而言,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础,在《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有关精神赡养的内容。扩大老年人精神赡养义务主体的范围,明确子女、继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儿媳女婿必须作为老人的精神赡养义务人,承担精神赡养义务;完善精神赡养的履行方式,应当明确以亲自履行和原式履行为基本履行原则,替代履行和变式履行只作为情况不允许时的补充;明确精神赡养义务人未尽精神赡养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探索与创新地方性立法,把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结合起来使用。

2、完善精神赡养的司法

我国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只是在宏观上对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作了规定,而在法律实施的层面没有具体规定。我国应参照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建立精神赡养纠纷的调解前置制度,设立专门的老年人法庭,坚持精神利益保护原则,妥善执行精神赡养案件,慎用强制措施原则,施行限制令措施,完善老年人的法律援助制度。

3、政府要有所作为

政府应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有所作为,赋予孝道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并把其作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来抓。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激励企业实施带薪休假制度,完善医保异地就医报销政策,办好老年大学,加大社区支持力度,加强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科技支撑。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的素质 下一篇:针对学生个性的日益凸显,如何依法、高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