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

时间:2022-09-26 10:55:13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为例,探讨分析了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文章对休闲观光农业及休闲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做了初步界定,并介绍了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 发展阶段 发展模式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是实现农业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虽然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但发展极其迅速。截止2009年底,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区累计达到1678个,面积达到137.4万亩,规模以上316个(农业总收入不低于300万元或者占园区总收入的50%以上),从业人员11.26万人,吸引游客3915.11万人次。2009年浙江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及园区农业生产总产值达到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

2010年是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浙江省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农业主导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发展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2010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积极响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与星级示范创建行动”,并参与了首批企业(园区)的试评活动。

浙江省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过程中,关键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主导,使之成为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二是注重休闲观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培养休闲观光农业企业家、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发挥农业产业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注重特色文化建设,对当地的民族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进行深度挖掘;四是注重生态建设,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注意绿色能源的开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五是注重规范化建设,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阶段

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依托农村独特的自然景观、田野风光、乡土风情和农耕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形态共同发展、多主体共同建设的良好态势。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按照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浙江省首先出现了郊区农村观光、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和农家乐等活动,这就是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萌芽阶段。从当时农业休闲观光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功能来看,主要以参观学习和配合主题教育活动为主,旅游者多以单位组织,个体或旅游团队参与相对较少,但也开始慢慢介入。那时的旅游消费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契约关系尚未完全建立,休闲观光农业活动尚处于自发发展的形态。接着浙江省城郊向游人开放的观光农庄、观光果园、鱼塘垂钓等休闲观光农业逐渐开始形成,游客免票或购票入园后可游览观赏、自行采摘、品尝鲜果,这种观光形式深受游客欢迎。如义乌市工商资本开始投入农业建立各类农庄,培育和种植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和建设游乐设施等,吸引游客参观休闲。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休闲观光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旅游者开始涉足远郊或跨县市的农村旅游。

(二)第二阶段:引导发展阶段(2000-2005年)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游客对旅游的内容、形式和文化内涵的追求更高,因而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市场的延伸。在这个阶段,休闲观光农业进入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视线,一些地方开始有意识地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节庆活动,如象山“开鱼节”、平湖“西瓜节”、义乌 “莲藕节”等。

一批新的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随之崛起,如传化大地、藤头生态景区、中南百草原、秀山美地、方圆观光农业园等。休闲观光农业独有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使游客潜在的、对旅游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追求得到了充分张扬。以各类园区为代表的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功能、效果,与发展初期相比,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标志着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个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全新的农业旅游产业已基本形成。

(三)第三阶段:规范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至今,迎来了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因而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2006年底,浙江省农业厅制定了《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见》;2007年8月,省政府在嘉善召开现场会,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进行全面部署;2008年底,组建了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近90家规模较大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成为会员。同时,还连续于2006、2007年,在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上宣传推介休闲观光农业园;2009年5月,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省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省旅行社协会等单位联合开展精品线路评选,推出了巨网捕鱼、采蜜游等12条“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和8条“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优秀线路”;2010年4月,省农业厅与省旅游局、省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又联合举办了以“诗画浙江,魅力农业”为主题的“浙江休闲观光农业推介月活动”,首次评出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51家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开展了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形象标识征集活动、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城市广场大型推介活动。通过政府引导,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已步入规范发展阶段,并将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因开发模式、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产品)、经营目标市场、当地乡村民俗、农耕文化、园区功能、经营理念与模式等不同而形态各异,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发展态势。园区发展模式也可以改变,当园区由于外部资源环境等因素变化而改变其发展战略时,有可能从一种发展模式向另一种发展模式转化。虽然形态各异,但各类园区按照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经济收入导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一)以高科技项目开发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园区

此类园区强化世界顶尖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发展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然后实行技术转移。培育种子、扶持企业成长、集聚标杆企业―研究培育出优化的种苗,对各地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主要经营者进行免费的培训,扶持其采用高新技术种植这种种苗,接着由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更多农户推广新种苗,从而改造传统农业,全面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化。此类园区以高科技项目开发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售卖开发培育的种苗为主要经济收入,同时发展参观游览、采摘体验、教育展示等休闲旅游项目。

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浙江传化大地科技城)就属于此类园区,该园区定位为国际农业科技的孵化器,整个园区是一个科技农业平台和技术转移平台。2009年该园区的总收入达到5,592万元,带动农户4,600人,农户人均收入达到30,000元。

(二)以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为主要目标的园区

此类园区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旗下有若干个农副产品品种,具有高科技的农作物种养技术,产品有特定的销路(国内特定区域市场或出口),属于精耕细作型农业。园区一般利用精品果园基地、绿色蔬菜基地、特种水产基地、珍稀动物(禽类)基地等生产资源优势为游客开发体验生活、亲近自然的休闲旅游项目。

例如,杭州晶星都市村就是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发展各种休闲娱乐服务;绍兴方圆观光农业园利用其特种水产品发展垂钓餐饮等休闲农渔活动;嘉兴碧云花园以杜鹃花、各种特色水果蔬菜为主导产业;湖州移沿山生态农庄以甜瓜、樱桃等产品为载体开发休闲旅游。

(三)以增加游客数量,提高各项旅游收入为主要目标的园区

此类园区一般以主要景区为依托,园区内具有森林、湿地等功能旅游区,同时具有客房、餐饮、会议等完备的游乐会务设施。园区以完善参观游乐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各项旅游收入为主要发展目标。

例如浙江安吉的中南百草园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95%,是天然的大氧吧,具有生态植物观光区等七大旅游功能区块,旺季时每日游客量都在两万人以上。园区集高科技农业开发、休闲观光、教育实践、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70万人次,年销售额5000万元。

浙江温州白云山农业观光园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要目标,园区拥有18幢休闲度假别墅,发展森林采摘、农业科普、珍惜动物观赏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休闲度假。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引导发展和规范发展三个阶段,期间也走了不少弯路,碰到不少问题。

投资主体缺乏。一般而言,农业的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投资风险大,所以很多地方对农业投资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管理主体不够明。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是一项新生事物,各地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园区相关各项配套管理措施正在不断完善之中。起初浙江省相当部分县市区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正是这种由于管理的缺失,导致很多地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审批程序不够清。由于初期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造成没有制定相应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审批程序。致使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在项目选址、规划评审、设计施工、工程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无人监管,造成园区建设随意性强,品位上不去。

(二)发展对策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之所以会如此快速而健康地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浙江省农业厅、旅游局)对其正确的引导、扶持与管理。具体如下:

培育投资经营主体。农业因其天然的弱质性,缺乏投资主体。浙江省各级政府十分注重休闲观光农业主体的培育,努力促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把吸引工商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的建立离不开萧山区人民政府对传化集团大的积极培育;嘉兴碧云花园源于村干部对民营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动员。

明确管理职责,建立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浙江省农业厅与浙江省旅游局经过协商,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便于充分发挥各自的管理、监督、引导等功能。各县(区、市)农业与农村工作办公室(农办)也与当地旅游局明确了各自的管理职责和义务。

同时为努力推动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水平、规范运行、健全机制,2008年12月30日,在浙江省农业厅、省民政厅指导和监管下,“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宣布成立。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科学有效地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提供项目咨询、规划管理、行业交流、科技支撑、人才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做贡献。

规范化管理建设。浙江省对休闲观光农业的规范化建设主要从如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监督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如环境卫生、质量承诺、安全设施、接待服务等。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工作,形成定期培训机制。

参考文献:

1.Fleischer・A.Rural tourism in Israel.Tourism Management,1997

2.The New Agritourism: Hosting Community& Tourists on Your Farm,dogan Koc,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

3.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Z].news.省略/a/20100131/001379.htm,2010.01.31/a) 2010.09.25

4.吴加志.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07.1(23)

5.关宇.观光农业理论及其在黑龙江省实践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6.王浩等.农业观光园规划与经营[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城市休闲与休闲产业研究评述 下一篇: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互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