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场范文

时间:2023-03-13 01:44:23

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范文第1篇

位于慕田峪长城景区的怀柔区北沟村紧邻长城景区,风景优美,杨大爷看见别的人家开办了“民俗接待户”,也把自己的小院整饬一番,但生意并不好,看着满院子的花果,无人采少人看,杨大爷叹了口气。北沟村全村仅有5家正式营业的民俗接待户;除了村中心有一家外国人开办的小餐馆常能吸引一些国外游客,平时几乎没有游客上门。同样的困局在苏浙一带也有体现。“以我们中心的调研结果来看,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小规模的、单纯的‘农家乐’,因为形式单一,风格雷同,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一些大型休闲农场对其进行换代升级,很有可能成为主流。”北京二外中国闲遐研究中心主任魏翔介绍说。

“农家乐”Out了?

其实,人们在纷繁喧攘的城市生活久了,对自然与纯朴乡情的回归心态并没有减少,特别是随着汽车逐步走进平常百姓的家庭,自驾车体验和休闲成为了一种时尚式的旅游方式。但是对于“农家乐”走下坡路的原因,主要是各地的农家乐项目的类同性大,参与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农家乐虽然打是的农字牌,但是也是属于三产服务业,三产服务业这个产品对于管理者的要求非常高,而往往很多地方都是一部分农民在经营,没有经验,没有管理水平,服务档次和品位不高。“这恰恰是一个商机,城市服务业高度发达,应该引导一部分城市的服务业管理公司向农村流动,事实上有眼光的城市酒店管理公司已经在尝试与观望,这将是一个方向。”江苏省常州市嘉泽镇农博园主任路锦介绍说。

很多历经市场“洗礼”的业内人士也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北京凤凰公社总经理李岩指出,小型“农家乐”在四川、贵州市场前景看好,而在北京却生存困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消费层次不同”。“贵州人对‘农家乐’要求不高,可谓抱着‘小富即安’的心态,而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游客对消费升级的需求很大,内部设施达到三星级标准,外部设施古朴自然,即使人均消费两三百元也觉得是可以承受的。”李岩说。

对此,专家指出未来的预判:从北京的市场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来改变当前的困局。首先是政府直接投资或直接补助,让村民把“农家乐”投资成为乡村酒店,但由于农民不能了解城里人的需求,仅以北京市的效果来看,发展并不乐观。其次,乡村集约化发展也是一个有效解决当前困境的方式之一。即以村、镇为单位,把资源统筹起来,统一发展。一般的情况是村委会招商引资,农民入股分成。比如说100家农家乐合并成一起做“村家乐”,统一规划,主题鲜明,也改变了纯粹的农民经营,不了解城里人的心理与审美要求的问题,但这样做的弊病是,村委会的退出机制走向不明,或是成为外来资本的俘虏,或是与外来资本发生冲突,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外来资本逐步渗透农家乐,将其收编,以品牌收购,做成乡村酒店群,或是休闲农庄,这样做的市场前景比较好。

休闲农场非常In!

休闲农场在日本、台湾较为发达,在大陆可谓是方兴未艾。它是休闲农业的衍生产品。休闲农业是静态驻守定点或区域的经营,只能被动等待消费者前来。其主要卖点为农业的升级经营,把原本从事初级生产事业所贩售的农渔产品,融入二级加工及三级服务的游憩形态。但所谓农业旅游是一种动态的多点串联,追求同业异业多通路的合作发挥综合效果,在本质上为观光产业,发展的范畴较休闲农业更为宽广。它是休闲农业及观光资源的整合运用,将农业及观光原有的素材汇整成整套商品,涵纳多点领域的多变组合,投资小成本低,是知识经济与体验经济的高度融合,而它与商业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扎根于农业。

从比较成熟的市场来看,休闲农庄就一般而言有六种功能:一、提供休闲场所;二、教育市民认识农村,体验乡村生活;三、拓展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社会功能;四、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益的经济功能;五,为招徕休闲人口而维护自然生态的环保功能;六、解除游客紧张、舒畅身心的医疗功能。

“在全球各国的外汇收入中,约有8%是来自观光休闲的收益,在未来十年中,观光休闲事业仍会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速的行业之一。”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的李昭良教授说。

而专家的意见也被业内人士所赞同。“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农园体验、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教育农园、农庄民家、乡土民俗、生态保育、渔业风情等休闲活动项目皆属之。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类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而我们集团已有8个休闲农庄在台湾上市,我们田野休闲农场也将争取成为广东农业示范基地。”田野(佛冈)休闲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信说。据他预计,因为投入的营业项目除了原有的低产值的农业生产之外,更将引进高附加价值的服务业,预计首年营业额可达2亿元人民币,而因为吸引观光休闲人潮所带动县城周边的经济规模亦达3亿元以上。

田野休闲农庄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距广东仅70公里,距东莞1.5小时车程,距深圳2.5小时车程。这里山清水秀,度假村周边有聚龙湾天然温泉、观音山王山寺、羊角山漂流、民安古居等数十处旅游景点。农庄总投资共分三期,约12亿元人民币。农庄占地5380亩,依现在地形地貌将全区依使用功能规划了32处景点,保留当地原有自然景观生态并加入台湾农村特色的建筑语汇与农村文化的人文体验,来展现整体度假村的风格。“我们的度假村十分注重体验与教育功能,是以‘全家共享’为理念的度假基地,比如说我们这里有许多萤火虫和原生植物,不仅可以让小朋友进行科学体验,也可以让老人有一个回忆童年的机会,而我们的台湾风情与文化又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异地的文化,不论是牛车还是台湾美食小吃街,都具有台湾原味的特色。当然,我们也引进了许多台湾水果,汁多味美,采摘品尝购买一条龙服务,可以让游客更了解台湾原味的真谛。现在,我们农庄的一期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做二期建设,我们希望等到真正完备时,再对外开放。”李永信说。

他的话正道出了投资休闲农庄的几个注意事项:雄厚的资金、理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设施、完备的主题策划、人文与自然的关怀,以及不那么急功近利的心态。

投资休闲农庄需careful?

“民间、城市资本进入市场,目前还有很多阻碍,比如说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制约了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很多公司只能做短期投资。”魏翔说。对此,江苏省常州市嘉泽镇农博园路锦也认为,对于农庄方面的投资,政府目前是做引导性的工作。“我们的理想是让农民用土地来增加资产性收益,城里的人下乡用资本换于空间和环境,这个市场很大,具体还有一些政策上的瓶颈。”他说。而企业界也认为,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十分重要,李永信就坦言:广东省已经中央政策支持,而清远市也已向广东省旅游局争取开展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先行先试地区,并已获得批准。故此,田野休闲农庄在土地承租、地税征收等方面获得优待,也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除了厘清政府政策,心态也十分重要。以目前的市场行情看,要赚回后期设备投资等,至少要5年左右,特别是前两三年的开局会比较困难,再加上设备更新换代快,后续资金也是必不可少,因此经营休闲生态农庄一定要有长线投资准备。

此外,据专家介绍,休闲农庄旅游投资还涉及到五个最关键要素的把握:第一,项目区位研究;第二,资源聚集研究;第三,项目产业链研究;第四,整体概念设计把握;第五,市场运作方式控制。

首先,所谓区位研究,是指休闲农业项目一定要考虑两大因素,这就是项目区域同城市的关系,以及项目所在地同高速公路的关系。

一般来说,项目区域同大型城市相距不能超过一小时车程;或者该区域应该在主要的旅游线上,同高速公路要有比较便捷的对接方式。

第二,休闲农庄旅游项目成功的核心因素,依然是资源的高度聚集和项目高科技含量。

农业休闲是有钱、有闲、有车的人的一种新的体验方式。成功的观光型农业旅游表现为具有资源聚集性特点,难以复制和模仿。例如法国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就有几百年的传统;德国柏林的大型农业科技公园,就具有很强的科技聚集性,包括名贵花卉的收采和珍稀动物大量培养从而形成的娱乐场所;而台湾的观光农业则大都建立在原始森林中,或具有名、特、优、新的农作物地区,或有大型水面区域,或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作为核心资源。有特色才能使得休闲农庄长青发展,无论这种特色是自然性的,还是人文的。

第三,项目产业链问题。如果项目位于旅游线上,那么它就能进入旅游产品系列,为整个旅游业服务。如果是一般性的农庄项目,其生产功能则依然非常重要。因为仅仅利用观光方式很难让休闲农庄赢利。因此,如广东省惠东的永记生态园,所生产的农业产品都是出口到国外的,这一部分利润就能够基本维持整个园区的运作。当然,很多休闲农庄以良好的区位和生态环境自然向房地产开发转移,如中山的“海上庄园”营造了上千亩的荷塘,深圳的“青青世界”则通过旅游向房地产业发展,以收回庞大的投资。这就是通过旅游主题作为区域发展引擎,走向了为城市服务的另一产业链。

第四,关于概念设计。对于休闲农庄的策划来说,最重要的是设计概念。现在看来,休闲农庄的设计应该追求一种自然主义的风格,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学创始人西蒙兹(j.o.simonds)提出的社区规划的新伦理概念十分适合休闲农庄的规划:

一、保护最佳的自然和历史风貌;

二、保存、限制使用互为联系的开放空间架构;

三、开发选出的高地区域,依地势建房。

农业休闲项目设计就必须从下意识里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这包括周边的环境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感觉,对邻里关系的理解。因此这还不仅仅是对区域贴上各种标签,而是要强调一种自然的相融性,对人文精神共存共融的思路。农业休闲项目设计的自然主义设计思想应为自然协调、文化包容、合理尺寸、地方精神、舒适方便和充满趣味几个核心要素。

第五,市场运作问题。农业休闲项目对过惯了城市忙碌生活的人来说,时间一长,就有单调乏味感。这对项目市场经营是最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在项目运作中不时注入一些新的概念,即根据游客的特点设计,如对于短程的家庭性游客,可以设计成旅游超市的概念,把儿童、妇女和家庭喜欢的旅游项目做成一个常常更新的区域,增加生活的情趣。还可以设计一些运动性的概念,如网球、高尔夫球。对于目的地的夜间生活模式,也要从规划上事先考虑。还可以用一些会议旅游和拓展训练基地打破固有模式的影响。

休闲农场范文第2篇

黄尖镇老闵家庭农场东临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距盐城市区30公里,距华东农产品交易市场10公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农场往东500米便是228国道,交通便利。自成立以来,农场就以绿色生态、旅游采摘观光为主导,努力打造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

记者来到老闵农场时,天正下着小雨,湿润的土地让这里增添了一些原始气息。由于农场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始筹措,农场的经营者们在雨中也没有停歇,依然积极地忙碌着。据介绍,老闵农场主要以草莓、葡萄、o花果种植为主,并将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推进产业向无公害、优质化、生态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绿色安全为根本,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生态的“欣晴”牌系列农产品。

产出好的农产品首先要有天时、地利,老闵农场在选址建设时便已经考虑了这些,生态环境完全达标。土壤有害物质含量、大气环境经权威机构检测认定,均符合生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而靠海的优势也让这里的土壤呈弱碱性,使种植的草莓等具备了个大、色艳、口感好等特点。此外,老闵农场还对灌溉水源实行无害化管理,进一步保障了果品品质。

走进农场,可以看到这里基础设施完备。农场道路、水系、防风林等设施全部配套,沟河纵横,地势平坦。大棚内更是全部采用滴灌设施,在节约水的同时还具备了旱能灌、涝能排的优点。

表面看上去很普通的果品种植,其实有着不小的技术力量在背后支撑。据介绍,农场一直实行科农合作,聘请了亭湖区作栽站作为技术指导单位,进行整体技术指导,还经常和附近农民种植能手进行经验交流。下一步,农场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的合作,全面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力争把农场建成盐城市和亭湖区的农业科研示范基地。

记者到达农场时正处旅游淡季,天气较冷,又飘洒着小雨,但依然可以看到有少数顾客在农场采摘。“平常的顾客要多一些,尤其旺季时顾客盈门!”据介绍,农场的经济效益很好,节假日前来观光、采摘草莓者络绎不绝。此外,农场的果品在盐城和苏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定点销售,年总产值达300多万元。

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日益显著的产业拉动效应,老闵农场的果品采摘项目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踏青观光,采摘果品,有效聚集了人气,拉动了地方三产的发展。老闵农场以方便农民的发展理念,就地安置了附近村落的剩余劳动力200多名,总计用工量1.4万多个,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休闲农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休闲农场;绿色;服务品质认证

一、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发展

(一) 休闲农场定义

根据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条例,休闲农场是“经营休闲农业之场地”,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及接待服务[1]。陈昭郎(1996)提出休闲农场应综合农业经营与服务业之特性,具备游憩、教育、社会、经济、环保及医疗功能[2]。休闲农场蕴涵台湾乡土特色,郑健雄(2002)认为此类乡土性餐旅服务业具有乡土教育、农业体验、生态与文化等观光农业的意涵[3]。郭笙如(2012)在对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休闲农场要素包括运作中之农场环境、农业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接待设施”[4],意指休闲农场依托于农业与观光,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接待服务,是一种以农村、农民与农业为根本,结合农业生产、加工及服务的休闲生活产业[5]。由此可将休闲农场定义为“以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活为资源,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活动以及住宿接待设施,使之能达成休闲、学习与体验之目的的农业经营场所”。作为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的产业,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早期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主,1984年台湾农业事务最高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成立。1989年台湾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议确立了“休闲农业”名称,并对台湾休闲农业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间,台湾农业委员会大力推动并督导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管理办法(1992)》、《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休闲农业发展办法(1999)》等。其中,1990年农委会开始推动“休闲农业区”的概念,并于1996年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办法》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做出了区分:休闲农业区是指为供休闲农业使用的地区;休闲农场则是指经营休闲农业的场地[6]。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成为第一个以发展休闲农业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至今已吸纳200家会员农场。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适应其所带来的冲击,台湾农业委员会将永续农业发展作为重要农业政策,提倡农业精致化,从早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并存”迈向“四生(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共荣”,传统农业转型向休闲农业发展。同时政府实行周休二日制,鼓励民众从事休闲旅游活动,带动地方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2003年学术界成立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协助台湾农业委员会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之后台湾农业委员会设立休闲产业科,加强休闲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台湾休闲农业产业水平,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市场。2009年休闲农业被纳入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成为台湾地区六大新兴产业,以乐活农业作为发展主轴,打造新概念的休闲农场旅游产品。至2010年底,台湾地区从事休闲农业者总数达到1,971家,其中17.7%为休闲农场,在此基础上,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推行“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为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标准,也帮助中外游客更好地选择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旅游更有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历农产业转型、农产业升级、休闲农业法制化、休闲农业服务化,列入国家重大农业发展政策,将一级农业结合二级加工业与三级服务业,带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时至今日,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的观光主力产业。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现状

(一)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特点

2015年在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网登记许可的休闲农场已达314家,其中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的场家仅有50家,占登记总数的15.9%[7]。根据台湾网络地图,北台湾与湾地区农场分布较为密集,分别为北部69家,中部76家;东南地区农场则较为分散,南部30家,东部29家。台湾休闲农场以农为本,结合农业特色与创新力,发展成为独具台湾地区本土特色的行业。其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主题式”体验经营

翁廷y(2004)在研究台湾经营休闲农业之策略时曾指出台湾休闲农场主题定位不明,“多停滞于周末摆摊促销农产品的短期市场形态,缺乏卖点”[8]。而随着台湾农业转型,休闲农业发展蓬勃,现今休闲农场多采取主题式经营,业者根据其文化背景设定农场主题,为游客提供不同形态的农业体验。如香格里拉农场的果园自由采摘、走马濑农场的牧草料理等,游客不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通过参与农场生活,收获了平日喧嚣都市里无法体验到的经历。

2、差异化发挥资源特色

陈昭郎(2015)认为“休闲农业的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充分发挥其资源特色,所谓的资源指的是农业、农村景观、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再加入高品质的服务,这就是休闲农场与其他休闲服务最需掌握的竞争优势”[9]。台湾至今拥有的休闲农场数量已超过三百有余,但却未出现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等市场秩序混乱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休闲农场善于利用其差异化的资源特色进行开发,并达到效益最大化。

3、着力于研发绿色产品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台湾民众对于绿色元素的需求日益递增,除平日里采购生活饮食原材料时增加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节假日出游时对于休闲农场所提供的农产品是否为安心食材的要求也更高了。段兆麟(2007)曾提出休闲农场经营者应致力于维护环境,提供新鲜空气、洁净水、无毒蔬果,设计养生餐饮及健身运动,附合绿色饮食的潮流,以利游客维护身心灵的健康。因此,近几年台湾地区的休闲农场纷纷以绿色为经营核心,加强内部职员对绿色饮食指标等相关政策的培训,对外则响应群众对于绿色饮食与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类型

台湾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休闲农场主题各异,学术界通过分类以呈现其经营形态,既有利于管理,亦可善加利用资源。郑健雄、陈昭郎(1996)基于资源论,以休闲农场的核心产品之自然或人为资源基础为主要区隔变量,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和以人文资源为基础两个角度出发,将“农”作为主要经营形态对台湾休闲农场进行分类。随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休闲场所的经营形态也日渐丰富。结合台湾休闲农场的资源类型与经营形态,主要可分为乡村度假型、观光果园型、农牧体验型、生态教育型以及综合型四类休闲农场,消费者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欲前往观光的农场。以下将通过个案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农场进行介绍。

1、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走马濑农场

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依托乡村自然景观而建设娱乐设施,依循“三农四生”原则呈现多样化的农村生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与休闲场所。台南县农会经营的走马濑农场是全台第一座休闲农业主题乐园,占地面积120公顷,以热带景观为主题,饲有超过150种畜牧与野生动物。此外,农场设置“古农具体验区”,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天然性。农场广植拉牧草,以牧草生产为主,园内餐饮多以自种牧草为原材料进行加工与烹饪,作为走马濑农场的竞争优势,牧草料理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绿色享受。2013年走马濑农场游客人数总计875,326人次[10]。

2、观光果园型休闲农场:香格里拉休闲农场

观光果园型农场富有传统农业文化特色与景观,拥有多样化的农业资源与生产,开发程度较小,体验活动与农产资源结合良好,消费者可在农场开放的蔬果园中尝试采摘农作物并享受劳动的果实。以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为例,农场位于宜兰大元山麓海拔250米处,拥有广袤的原生态环境,装潢朴素。观光果园内依四季种植多种果树,游客可进入园中采摘果实与野菜食用或烹调。餐饮中心提供的料理均来源于农场在地食材,符合现今市场内的绿色餐饮潮流,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3、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清境农场

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以农牧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多具有较明显的牧场产业文化特质,同时满足游憩功能与生态保育双重需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鼓励游客参与动物饲养以及延伸产品的生产制作,发挥农场设施休闲化的特点,提供与众不同的农场感受。农牧型休闲农场位于台湾中部的清境农场占地共720公顷,规划有各具风情的六大步道,以马牛羊畜牧为主,通过开放蓄养过程参观、销售在地食材加工而成的料理,引导游客了解农牧产业,并结合园内动物表演,生动地展示了畜牧农场风情与牧场产业特色。清境农场是台湾地区最受欢迎的休闲农场之一,2013年农场游客总人数为1,143.287人次,其中2月、7月及8月为游客人数最多的三个月,游客人数分别为122,607人次、124,152人次以及124,399人次[10]。

4、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

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为游客展示自然界动植物及昆虫的成长历程,多为中小学户外教学场所,将丰富自然知识及参与农业体验相结合,帮助入园者在学习中成长。位于阳明山内的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融合农村及生态元素,从自然、人文、科技面向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活动,展现地方特色。同时提倡“以大自然为教室,请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当老师”的理念,致力于休闲农业概念的推广,注重生态保育,并配置相关设备教导青少年将自然资源运用于生活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5、综合型休闲农场:新光兆丰休闲农场

综合型休闲农场资源丰富,融合多类休闲农场特色,具有多元文化特质。以新光兆丰休闲农场为例,其坐落于花东纵谷,占地面积广达726公顷,结合自然景观、农林牧生态及娱乐资源,是全台最大的综合型休闲农场。农场草原广阔,采自然放养式饲养牛只,生产与加工乳制品。农场还分有观光果园、可爱动物园、沙漠植物区、欧式花园等多样化的自然、生态与人工造景园区。此外,度假区内以富含钙镁离子等健康元素的石材建造而成的温泉区也是兆丰农场的一大特点。园区整体规划有序,园内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并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是为台湾地区综合型休闲农场代表。2013年前往新光兆丰休闲农场的游客总人数为222,774人次,由于农场客群主要为亲子旅游家庭以及公司集体旅游的上班族,台湾经济繁荣地区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而新光兆丰农场位于较偏远的东南地区,加之温泉优势,前往该农场的旅客多选择在休假时间较长的春节假日进行旅游活动,是以农场2月份游客人数最多,达37,676人次[10]。

三、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成长时间尚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产业化、品牌化与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台湾休闲农场较为偏重资源利用,多为独资或合伙经营,忽视市场运作,而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国际化则不可避免要选择产业化道路,形成品牌化经营;其二,中远期规划部分较为薄弱,这也是目前台湾一些休闲农场出现文化内涵缺失、教育意义缺失等现象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不利于休闲农场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同样也会在后期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其三,人才缺位,现今休闲农场工作人员大多为通才型劳力,涉猎的范围广而不精,缺乏管理人才及高科技农业人才,人力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其四,资源整合不完善,休闲农场的运营应涉及生产、创意、产品、营销、资金、电商等各大方面,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经营者多为老农民,电商方面的能力相对较薄弱,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尚不足以支撑其实现国际化与品牌化的野心。

虽然现今市场仍有以上弊端,但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学者与经营者在休闲农场的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存在以下趋势:

(一)开发手作产品,推广体验式旅游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协会顾问李益辉(2015)指出“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未来的大趋势”[11],体验经济的到来对休闲农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注游客的游憩体验,增强游客满意度,提高重游率和塑造口碑效应才是实现休闲农场可持续收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营业者结合“六级产业化”概念,根据自身农场的特点深度开发手作产品、加强游客对农产品的认知、获得“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大趋势。农产品的DIY体验满足了游客对于新鲜感、刺激感与参与感的需求,在结束农场旅游之后满载而归的不仅只是特产手伴,更多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流连忘返的回忆。

(二)提升服务质量,高效化品质认证

为实现农业转型,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台湾农业委员会“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的重要政策,包括改善休闲农业环境、提高休闲农场服务品质及发展农业主题游程与强化行销等手段。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结合了农业与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核心在于服务品质,为推动台湾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2010年台湾农业发展协会建立了“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确立了认证评鉴标准细则,同时从农场、餐饮、住宿三个方面纳入专家评鉴与暗访体验诊断,以达专业、公正、客观的标准。早期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多为对外开放经营的私人果园,未在休闲农业协会通过登记,也没有参与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近年来在政府及公会的呼吁下,农场经营者逐渐理解了认证的重要性,通过认证即意味着休闲农场具备在地环境教育资源、积极维护产业与人文风貌、提供专门对口教育人员等重要元素,是提供民众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对农场业者有着监督与鼓励作用,推助农场的永续经营,为台湾地区休闲农场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一套有效地检验标准。台湾地区通过认证并较具规模的休闲农场现已超过了50家。

(三)绿色健康发展,施行“六级产业化”

在全民养生时代,“有机”与“绿色”已然成为休闲农业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休闲农场的绿色有机化是不可逆的潮流,游客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可能会为台湾休闲农场带来新的商机。基于此现象,近几年台湾休闲农业协会开始提倡“六级产业化”的概念。“六级产业化”概念于2012年由日本KOSO经营研究所所长后久博引介至台湾,指的是以传统的三级产业概念为基础,为农产品添加附加价值所以出的概念性公式:一级×二级×三级=六级产业化。陈昭郎对此解释:“‘1’为农业,是优势融合的基础,没有了‘1’变成‘农业是零’,什么都没有了,再相乘结果都是‘0’”[9]。六级产业化的核心便是农产品,通过加入商业、工业、服务等其他元素,对农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进行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收益,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进而创造工作机会,从专业的角度达到产业升级,使休闲农业得以健康地发展。

综上所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现正处于黄金时期,且游客的来源较为多元,市场成熟度较高,同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以提升业界整体的平均水平,进而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台湾休闲农业学会. 休闲农业场家全面性调查计划期末报告[R]. 台湾农业委员会,2004.

[2]陈昭郎. 休闲农业概论[M]. 中国台湾:全华图书,2007.

[3]郑健雄,陈昭郎. 休闲农场经营策略思考方向之研究[J]. 农业经营管理,1996,(12):123-144.

[4]郭笙如. 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研究[D]. 中国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观光休闲游憩学系,2012.

[5]游文宏. 以社会网络理论观点探讨非营利组织在产业发展过程扮演之角色――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个案研究[D]. 中国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2013.

[6]休闲农业辅导办法[S]. 台湾农业委员会,1996.

[7]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OL].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2010.

[8]曹绍徽. 走进优质休闲农场 奠定环境教育之基[0L]. 台湾农业委员会辅导处,2011.

[8]翁廷y,李自如. 台湾经营休闲农业之策略[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72-74.

[9]王以瑾. 休闲农业六级产业思维[J]. 休闲农业产业评论2015,2015,5:12-17.

[10]2013年台湾观光业务年报[Z]. 台湾交通部观光局,2014.

休闲农场范文第4篇

根据调查数据的不同身份对目标顾客进行细分:

1.18-24岁的大学生。这一年龄阶层的学生刚刚迈进入大学的校门,卸下繁重的学业包袱,喜欢在业余时间走出大学校门,看外面的风景;大学生对自己的经济和时间有充足的自主支配权。休闲农场会对这类大学生群体进行半价优惠,吸引有能力的目标消费群体前来消费。

2.25-35岁的中高收入群体。这个年龄段目标群体主要是年轻的父母,他们大多是一家三口出行,在节假日放松自己的同时,还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亲近自然。这一目标群体出行的目的:陪孩子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让自己的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就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养老的负担在这一阶段不是很明显,所以他们更加注重的是休闲放松。

3.中年人35-5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面临养老,抚养孩子,人际关系等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在节假日最主要目的是能够放下工作上的重担,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增近与家人的感情,享受自然带来的安宁。

4.55岁以上的退休老年人。这部分群体退休之后,一般赋闲在家,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空闲时间,而这一部分群体的需求往往是被忽视。针对这一群体,除了宣传休闲农场的采摘活动,农事体验,应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土地租种的宣传上面,实现开放或者是半开放的租种格局,并且自主的管理模式。

二、农夫时光休闲农场目标市场推广

1.前期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休闲农场处于建设中,广大的市民不了解这一项目。在这个阶段做的宣传推广主要是为后期休闲农场真正的走向市场做一个铺垫。1.1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平台,提高知名度。目前正处于建设期,必须加大广告上的投入,大力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1.1.1平面媒体广告“巧”运用。在休闲农场落成竣工之前,邀请烟台现有的媒体系统,比如烟台晚报,今晨6点等对休闲农场做一个专题报道;在市民经常用的一些网站:胶东在线,水母网,烟台市论坛,17路论坛等上面有关休闲农场规划布局的图片等。

1.1.2网络媒体“常”运用。现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媒体宣传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平台,前期休闲农场可以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软件定期发送有关旅游信息,增加关注度为休闲农场后期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打下基础。

1.2善用公关策略,增加休闲农场关注度。

1.2.1与政府维持良好的关系。做好政府的公关工作,争取获得烟台市政府对旅游企业的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积极参与烟台市旅游局组织的各种旅游节庆活动,提升企业形象。

1.2.2为烟台市高校赞助。在大学中,大学生会自主举办很多大型活动,比如营销大赛,新生入学晚会等。

2.起步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休闲农场将正式的走向市场,需要对休闲农场进行大力的宣传。这一阶段采用的推广策略:促销,人员推广为主,广告,公关推广为辅。

2.1多样的促销推广策略。例如与各大旅行社实现整合营销,实现各地门票的捆绑营销,同时对大型的旅行社设置各种激励奖项,调动各大旅行社的积极性,带来更多的旅游人员。

2.2利用互联网,进行高效的网络推广。例如建设公司的特色网站。在休闲农场宣传前期,公司的网站正在着手建立。当休闲农场大力推广时,网站正好发挥作用。普通的会员,可以注册自己的个人账户,在主页上分享在休闲农场个性的照片,可以在浏览公司网站时了解公司最新动态,委托我们经营的个人板块信息查询,公司论坛上分享自己的观点。

2.3合作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例如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可以利用现有或挖掘、开发的众多资源与周边或其他条件具备的地区进行组合营销,实现1+1>2的叠加效应。

3.市场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休闲农场平台的推广。休闲农场在推向市场之前就在着手建立公司网站,正式推向市场后,不定期的推出优惠活动,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前来注册,成为会员,帮助休闲农场积累大量的用户,以这些用户为依托,使得公司网站发展成为一个平台,能够让消费者在网站上买到绿色蔬菜,同时成长为绿色蔬菜种植者的一个销售渠道。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休闲生活方式的追求,而休闲农场恰好迎合市民的这一需求。烟台多主题休闲农场通过对烟台地区进行调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址,根据不同的年龄群体设计休闲项目,同时将烟台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特色融入到休闲项目之中,让烟台市民在休闲时能够领会到“家乡”的感觉,体会到烟台的特色。

休闲农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休闲农场;制胜关键;完善因素;案例研究

1 引言

休闲农业是指综合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业资源等资源,有效结合农林牧渔、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文化,加以合理规划和设计,集休闲、度假、体验、娱乐、购物、科普于一体,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而经营休闲农业的地方便被称为休闲农场。休闲农业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功效[1],是农业“接二连三”[2]的综合体现。所谓“接二连三”是指农业要提升,就必须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才能拓宽农业的功能,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使农产品得到深度开发,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目的。因而,休闲农业得到政府的扶持,而且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从市场需求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带来了都市人娱乐方式的转变,也催生了承载都市人田园梦想的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休闲农业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在休闲农场快速增长和蓬勃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隐性问题,阻碍了休闲农场的发展与提升。本文通过对福建龙晶葡萄园、永泰千江月休闲农场的实地调研,提出了休闲农场求同存异的发展之道,以促进休闲农场的自我提升和转型升级。

2 龙晶葡萄园和千江月休闲农场经营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获知:龙晶葡萄园和永泰千江月农场在选址上都处于福州市郊区,两者的投资都比较大。龙晶葡萄园前期基建投入较大,主要依靠高新科技发展高山生态农业。而千江月休闲农场依靠闽北山区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毗邻大樟溪而建,通过十几年的经营逐渐打造成具有台湾特色的休闲农场。

从表2可以看出,千江月休闲农场的经营已处于较为规范的市场运作阶段。经过十几年的经营使得整个农场市场成熟度较高,通过品牌运作成功的与旅游公司、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既能为企业员工提供素质拓展和会议的空间,又能为团体、散客提供配套齐全的乡野旅游活动。但是,与众多休闲农场相比较其同质性较强,需要树立差异化以实现农场的自我提升。对于龙晶葡萄园农场,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龙晶葡萄园农场综合利用物理和生物工程防治病虫害,生产绿色、优质的葡萄,让都市人体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乐趣。通过观光采摘、休闲体验让都市人体验到别样的田园风光。与其他休闲农场相比异质性较强,但也存在配套不足、体验项目丰富度不够,需要补充同质性以延长农场的生命链。

3 主要做法与形成的特色

3.1 福建龙晶葡萄园

3.1.1 打造葡萄主题公园,别样风趣

前洋村山清水秀的良好外部环境为龙晶葡萄园农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龙晶葡萄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市场定位和自我定位,努力打造一个生态、休闲、体验、宜居的葡萄主题公园。以休闲体验和服务为舞台,以葡萄为道具,围绕游客,创造出令游客难以忘怀的回忆,使游客在观光采摘体验中,精神上得到极大的享受,且劳逸结合,品味别样的田园风光。

3.1.2 采摘为主观光为辅,融于体验

龙晶葡萄园农场仍处于建设初期,基于综合配套设施欠缺的考虑,采取扬长避短经营策略,主力推介以葡萄采摘为主的参与式体验,进而结合观光休闲。为增强以葡萄采摘为主的体验,农场也推出了相应的体验项目以提高趣味性和益智性。通过开展葡萄套袋、认栽认养、DIY酿酒、葡萄树下蚯蚓搬家等体验活动,不仅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使其更好的体验生活,也能使游客知识增益,热爱自然。

3.2 永泰千江月农场

3.2.1 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有机整体

千江月休闲农场充分运用园区的空间结构,因地制宜地满足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实验教学、素质拓展、会议住宿等多种功能需要。注重各功能分区的特点以及彼此间的联系,合理规划入口区、生产区、接待区、休闲度假区,使之协调发展,又具整体感,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游客更容易融入园区,置身其中,亲近自然。

3.2.2 项目丰富配套完善,宜游宜居

千江月休闲农场注重物的开发,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园区配套逐渐趋于完善。现建有乡间别墅、K歌篝火广场、音乐餐厅广场、休闲会议室、烧烤露营区等配套设施。在体验项目上也较为丰富。游客在园区可体验到休闲垂钓、双索竞渡、高空索滑、素质拓展等的乐趣。注重项目开发,强调游客参与式体验,有利于达到宜游宜居的双重效果。

4 存在的问题

4.1 重物开发文化荒漠

回顾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休闲农业功能从单纯观光,扩展到观光、休闲、体验、健身等多功能。经营理念也从单纯的生产经营,扩展到休闲与体验,增加了文化和生态内涵[4]。龙晶葡萄园农场处于建设初期,工作重心为基建和葡萄栽培。尽管在采摘期有相关文化活动,但只是一种文化渲染,而且文化产品单一,因而无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点融入农场规划建设。千江月农场也存在文化产品单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场注重物的开发而忽略文化的建设,文化建设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与未来休闲农场的经营理念背道而驰,非常不利于休闲农场长远的发展。

4.2 同质性与异质性难以兼容

我国休闲农业经过初期缓慢的自我发展,进入了规范化蓬勃发展阶段。而城市人在满足吃、穿、住基本需求以后,其消费倾向将逐步转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多样化、高级化和个性化[5]。这也对休闲农场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休闲农场存在有特色但项目欠缺,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体验,抑或是项目多样但无特色,主题不明确,容易陷入雷同化下的价格战,不利于农场的可持续发展。龙晶葡萄园农场异质性强,但缺少同质化的补充拓展。千江月农场同质性强,但异质性模糊。两者都无法实现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完美结合,需要求同存异以实现转型升级。

5 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文化建设突出精神享受益智休闲

休闲农场的开发设计的重点往往放在物的开发上,这是休闲农场发展的一个基础要素。但是,一个高品位、高层次的休闲农场文化对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龙晶葡萄园农场和千江月农场都注重物的开发,文化产品单一,文化建设处于边缘化地位。急需唤醒这种文化绿化意识,打造一个文化绿城、有内涵的休闲农场,以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既增知益智又心情愉悦。

5.2 龙晶葡萄园特色明确但配套欠缺需要补充同质

福建龙晶葡萄园农场应该围绕葡萄观光采摘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的项目拓展,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葡萄观光采摘主题公园。在农场快速发展过程中,打造葡萄主题公园有自己农场的特质,具有无可替代性。但是,也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体验项目不够丰富的缺陷,成为阻碍龙晶葡萄园农场打造高品质休闲农场的一道坎,急需完善配套设施、拓展项目体验,补充同质性。

5.3 永泰千江月农场同质性较强需要培育自我特质

永泰千江月休闲农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积淀,农场配套设施趋于完善、市场运作日渐成熟,客源较为稳定但却难以有质的飞跃。主要原因在于农场产品同质化、文化建设不足,还难以形成一个有内涵、有特色的休闲农场。需要在肯定农场产品同质化的基础上,加强对童趣、农俗元素的开发和运用,进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性,建立农场的竞争力。

6 结语

6.1 休闲农业符合社会需求是一个朝阳产业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三生一体的功效,成为吸引都市人踏足农村,品味别样田园生活乐趣的法宝。休闲农业是以农村为舞台,通过都市人的带动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有利于城乡互动统筹发展,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因而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既符合市场需求又有政策支持,是未来的一个朝阳产业。

6.2 文化体验项目开发与拓展是休闲农场的必经之路

休闲农场的建设多以物的挖掘为主,文化项目的开发与拓展往往被忽视。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文化建设的要求更为迫切也更加重要。文化的内在包容性与外在柔和性为文化休闲体验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提供了的理论基础。这必将是休闲农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点,也是休闲农场的必经之路。通过文化体验项目的开发与拓展,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更好的服务于休闲农场的建设。

6.3 求同存异发展策略将是休闲农场经营的制胜之道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普遍遭遇“盈利难”的困局,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将目光瞄准投资“洼地”农业。“企业难做”正带动越来越多的民资进入农业领域“淘金”,“资本下乡”为民资找到了“新蓝海”,富于增长潜力的休闲农业广受民资青睐、异军突起[6]。在内部竞争压力加剧,外部投资者不断涌入的竞争下,休闲农场求同存异的发展理念将是未来休闲农场的一个发展思路,也必将是休闲农场经营的制胜之道。

参考文献:

[1] 吕明伟,郭焕成,孙艺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8,24(8):15~17.

[2] 严力蛟,赵雪玲,郑军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浙江省德清县中国和美家园建设为例[C]//论文征集组委会.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主题征文活动优秀论文集.安吉:论文征集组委会,2011(4):25~30.

[3] 喻琬真.台湾地区有机休闲农场经营关键因素之探讨[D].台北:台北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2005.

[4] 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1):39~44.

[5] 戴献民.中国休闲农业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12):456~470.

休闲农场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休闲农场;运营管理;问题;经营理念;规划模式;经营原则;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65-03

随着近年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的农业也在发生新的转变。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休闲农业、休闲农庄、观光休闲旅游、农家乐、民宿的新型农业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给传统意义的农业赋予了新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经营管理是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的需求状况,拟定研究对象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策略及其实施途径,并通过人才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控制成本以及其他措施,不断提高研究对象的经济效益,进而充分满足国家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农场是特殊的经营管理对象。农场是休闲农业的经营载体,是休闲农业具体的经营单位,其经营者大多数是农户、农村集体组织、城市来的投资者或某些投资机构。休闲农场的类型也分很多种,按经营内容可分为采摘观光型、教育体验型、生态环境型、度假休闲型。

1 休闲农场运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不顺

休闲农场的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基本是一个人,或者是家族制管理方式;有实力、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休闲农场会请职业化更强的中层管理人员来协助农场运营。由于绝大部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处理不好,出现“外行管理内行”“分管人员各管一摊难以统筹协调”等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具备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但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那种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一体的传统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休闲农场经营的需要。

1.2 现代化技术手段匮乏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农场运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休闲农场也要有足够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撑农业生产和休闲活动组织。许多农场管理人员认为“技术”就是产品技术,休闲农场所有者和运营者中有如此观点的也不在少数。通常认为,产品创新通过创造新的市场使企业获得独占性,因此必须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事实上,这一观点过于狭隘[1]。

传统农场中生产要素的集合方式和现代农场中生产要素的集合方式可用如下关系式概括:传统农场生产要素=场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现代农场生产要素=(场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在现代化、企业化管理的农场中,场地、劳动力和资本都要受到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为现代技术的采用,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可用资源,并可寻找代替资源来解决资源紧缺的问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劳动者,以及使用较多高新技术的机器设备,可以使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的提高。

由于目前投资休闲农场的大部分业主不是农业专业、休闲专业出身,对休闲农场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现代技术比较匮乏。与传统农场相比,农场管理的现代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技术,还可以是工艺技术、营销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客户管理技术等[2]。

休闲农场的现代化管理需要通过引入新的生产管理方法或改进现有生产管理方法,使得农场生产原有产品、组织休闲活动的成本明显下降,或者引入市场的效率明显提高,才能使农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3 亟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

现代企业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需要更加细致的劳动分工、更加严密的劳动协作、更加严格的计划控制,形成严密的科学管理。现代企业必须实施现代化管理,以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2 休闲农场的经营理念与规划模式

2.1 经营理念

在国外休闲农业的经营以农业生产、农耕景观与自然保护、观光游憩三者并重为其发展理念与原则,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虽然水平不一,但是总体目标仍需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活、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资源提供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因此,休闲农业仍需维持真正的农业活动作为休闲农场经营的基本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违背各级政府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地方经济、保护农业环境的初衷[3]。休闲农场的开发利用行为、休闲活动组织必须与环境达动态平衡,也就是作为企业经营性盈利为目的的休闲农场开发行为不应与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冲突。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应具有以下基本经营理念。

2.1.1 认同休闲农业“生活、生产、生态”之发展理念。休闲农场属休闲农业的其中一种类型,因此经营休闲农场仍应本着休闲农业的发展理念,即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活、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资源提供游客体验农业、休闲等生活、生产、生态之体验活动,决不能一味追求娱乐化、旅游化、建筑化等非农业类项目。只有以此理念为指导,休闲农场才不会偏离其应重视的经营主题,才能避免出现土地违规、经营受限的风险。因此,休闲农场主对于休闲农业发展理念的认同是非常基本而且重要的。

2.2.2 结合农场资源与体验活动促进实现产业融合、绿色旅游的目标。休闲农场应以产业融合、绿色旅游为长远发展目标,农场除应融合当地人文和自然、充分利用农业自然景观外,也应以合理的方式经营自然资源,且充分利用农场关键性资源,因为关键资源可能就是农场有别于其他同业的地方,也是农场特色所在[4]。因此,农场主应利用多样化的资源发挥农场特色,通过初级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休闲体验观光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农场内特有资源与现有农业经营活动来充实体验活动的内涵,进而促进农场面对竞争性高的休闲市场的抵抗力。

2.2 规划模式

休闲农场的经营管理依不同经营活动项目有不同的管理工作,而且只有当农场拥有良好管理时,才能更有效地经营农场各项业务。因此,应通过各项管理工作的相互协调,来发挥农场整体经营效益。休闲农场经营除需了解外在市场环境、确立市场定位与农场竞争优势外,农场更需利用其内部优势资源来发展农场特色与活动设计主线,同时以企业化经营方式来经营休闲农场,如此才能使休闲农场管理者通过提供服务来赚取利润、获得经营报酬,达成永续经营目标。

因此,休闲农场经营规划是以休闲农场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资源基础、企业化经营为基础,重点进行环境资源分析、核心策略、策略性资产、顾客关系与价值网络等内容的规划。

2.2.1 核心策略。核心策略是构成经营模式的第一要素,也是休闲农场选择如何在市场上生存、竞争之根本基础,而核心资源又分功能定位、产品及市场范围、差异化基础等次要素。核心策略是休闲农场经营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部分,因为核心策略可用来确定农场的经营理念、目标或愿景,而后才根据农场主经营理念将农场的产品与市场范围作出明确定位,最后再根据农场定位来规划农场所提供之产品、体验活动、服务与策略特色。因此,只有明确地定位农场才有机会发展出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基础,使农场具竞争优势。

2.2.2 策略资源。各休闲农场的独特竞争优势均有其特定资源为其后盾,而策略性资源包含核心能力、策略性资产等次要素。核心能力主要指农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独特能力等,而策略性资产是指农场所拥有的特有资产(如合法证书、商品品牌、基础建设、顾客资料、顾客意见系统等)。因此,休闲农场管理者应多方参与研习教育训练、观摩交流来吸收学习新知识或建立新的核心能力,并将其应用至实际农场经营中,以补足农场管理者核心能力不足的地方。同时农场管理者还要对顾客资料库、品牌资源、农产品加工工艺等有价值的策略性资产进行充分挖掘利用,进而来增加农场的竞争优势。

2.2.3 顾客关系。由于休闲农场强调农场、管理者与顾客之间互动关系,因此农场须重视顾客关系动态。因为关系动态认为情感因素会影响顾客与生产者之互动,且情感因素又可为差异化基础;而休闲农场的关系动态主要在透过与游客间解说或体验活动而产生互动,因此互动方式多为双方互动且以游客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让游客可深刻地感受到农村的生态与特有文化,进而让游客透过对其互动对农场产生忠诚度、提高游客重游意愿[5]。

2.2.4 价值网络。农场经营成败的资源经常不是农场单方面可以直接控制的,因此农场合伙与结盟经营也是休闲农场经营模式的重点。因为合伙人通常可供应农场最终产品不足的互补品或解决方案,加上农场经营通常需要与其他想法类似的同业或跨界管理者结盟才能成功经营,尤其是在投资金额庞大、竞争性高的休闲市场中,农场更应着重同异业之结盟关系与策略,来共同分担市场风险、分享成功报酬。

因此,休e农场应联合合伙人发挥“相乘”的效果、带动农场发展,并与同业不同类型的农场或异业(如民宿、酒店等)结盟合作,彼此共同追求其经营目标,如此才能增加休闲农场营销、提升农场营运。

此外,休闲农场经营模式随着环境资源变化,呈现不断循环回馈的状态。因为休闲农场之经营模式为动态历程,其以农场核心能力、资源条件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让农场可获利生存。在任何经营环境下,确定农场经营模式并随时加以检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农场经营才能利用最适当资源、最低成本、寻找最大消费,进而获得最大利润。

3 休闲农场的经营原则与管理模式

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应有认同休闲农业生活、生产、生态之发展理念,并结合农场资源与体验活动达绿色旅游目标。因此,休闲农场在遵循上述经营理念外,应提升管理者经营能力,形塑农场特色与定位优势,以经营农业及生态体验活动为主、转向农企业经营方式等经营原则,对其经营原则管理模式方面提出建议分述如下。

3.1 提升管理者经营能力

目前,休闲农场经营型态偏向休闲旅游,已非纯粹农业生产,故休闲农场经营重点为农场营销与服务。因此,农场管理者应建立企业经营理念并学习相关知识,多方学习以提升管理者的内部经营能力。

3.1.1 秉持积极的经营态度。农场经营成败应由管理者自行负责,政府只是从旁辅导角色。因此,管理者应秉持着积极、主动的经营态度与经营理念,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补助与辅导,管理人员需主动积极地学习、改变经营方式,如此经营休闲农场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3.1.2 参与教育训练及农场观摩交流。多数休闲农场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转型经营,由于农民在农场经营理念上较缺乏企业经营理念与知识,故农场管理者应多学习企业经营理念与相关经营知识,加强管理者的农场经营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农场间的观摩交流来相互学习、彼此交换经营心得。

3.2 转向农业企业经营方式

休闲农场应属于农业企业经营中的农业服务部门,区别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贸易型企业,属三级服务与营销型涉农企业,因此农场经营管理者应强化其运作组织化与团队经营概念,使农场朝向目标利润化、工作效率化、产品商品化及运作组织化迈进,也让农场主从管理者变为农业企业家。休闲农场企业化经营的要点具体如下。

3.2.1 重视企业营销并以结盟经营为方向。休闲农场也应积极为农场建立多重营销渠道,无论自行举办活动、参与地方举办活动、传播媒体宣传、建立网站微博微信、组建策略联盟等,都能打响休闲农场的知名度;此外,由于规模较小的休闲农场一般仅能以举办小型活动或半日游、一日游的方式经营,因此需与其他同业、不同类型的农场进行结盟,以此来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进而提升游客量,获取收益。

3.2.2 重视农场环境与服务质量。休闲农场的获利来源除农产品贩卖外,目前主要还是以餐饮收入为多。农场需设法吸引游客前来农场,并让游客消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进而让游客能有意愿再回到农场重游,增加农场的收入。对于休闲农场这种“乡土性”的餐旅服务,游客已经脱离了简单品尝乡土口味的阶段,需要能够给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因而也就更加地注重餐饮菜品解说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质量、顾客满意度。对于农场管理而言,应加强人才培育与训练,以高质量的服务为农场创造更多的熟客与衍生客。

3.2.3 根据游客需求提供其所需服务与活动。在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周边联盟吸引力的前提下,游客需求是多种多样而且是刚性的。经营休闲农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吸引游客进入农场,然后让游客消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在其经营中又应注重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因此,无论农场提供的活动还是服务都应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为游客提供符合其需求、最适合的活动与服务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休闲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3.3 利用农场现有资源塑造特色与定位优势

休闲农场的经营管理者若能清楚地定位出农场的市场范围,对于农场后续的经营特色与体验活动设计会较容易,且农场主题在同业竞争中相对也会比较明显。同时,以此作为农场的差异化基础,农场也才有与众不同的竞争策略与竞争优势存在。

3.3.1 寻找农场关键性资源。目前大部分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不知道如何妥善运用自身现有的农业资源、农村资源,并将其农场特色加以包装与营销,使得多数农场无法明显地展现出农场自身优势、地方特色文化。因此,找到农场关键性资源并将其发展为农场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3.3.2 确定农场产品与市场范围。而当休闲农场寻出农场关键性资源并提炼出农场特色后,农场应选择目标市场,吸引此目标市场的游客前来,并为其目标市场设计合适的游程与活动,如此农场相较于其他同类型的农场才能有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

3.4 以经营农业及生态体验活动为主

体验活动是休闲农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休闲农场应以体验活动来吸引游客,让游客透过活动参与而产生难忘、值得回忆的场景、体验。此外,农场亦应有独特的农业体验活动,尽量避免同农场相互模仿。

3.4.1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收入。休闲农场游客量较不稳定,常有平假日、淡旺季之游客量落差的情形。因此,农场若能保有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产营收,除了可增加农业体验活动、维持农场基本营收外,农场整体运营也会较完全依赖游客收入的休闲农场更稳定。

3.4.2 开发独特体验活动。目前,休闲农场所提供的体验活动无法融入农场所在地农村文化中,造成各地体验活动雷同,故农场应加强体验活动设计,并减少农场间的相互模仿抄袭。由于休闲农场经营普遍有游客量不稳定的问题,且游客量多集中于假日,故农场平日较少有游客。比如,农场平日若能以中小学或幼儿团体户外教学为经营重点,甚至结合现今九年义务教育的专栏,办理乡土或生态教学,不但可实现休闲农业科普环境教育的功能,管理者同时也能拥有较固定游客量来维持农场营运。

4 结语

总体而言,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应认同休闲农业“三生”的发展理念,结合农场资源与体验活动,达到绿色旅游的目标,并了解休闲农场经营之外在环境、市场定位与农场竞争优势,农场更需善加利用其内部优势资源来发展农场特色与活动,通过提供服务来赚取利润、获得经营报酬,实现永续经营。

5 参考文献

[1] 刘泳伦,霍国庆,鹿盟.台湾休闲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9):34-48.

[2] 林国华,曾玉荣,刘荣章,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探讨[J].台湾农业探索,2007(4):16-21.

[3] 陈茜.两岸产业合作之下的休闲农业合作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 余水根.福安市长垅山生态休闲农场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休闲农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休闲农场;TSI模型;游客满意度;江夏区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场做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新兴现代农业载体正悄然兴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它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农民居住的生态环境。休闲农场旅游环境自身的优劣及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满意与否,关系到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市场的开拓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旅游者旅游环境满意度的现实衡量、寻找旅游地绩效的薄弱环节,以明确工作急需改进的领域就成为休闲农场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提升游客满意度是目前学者较公认的经营者用于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国内学者对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角度,或是对企业有形产品的分析。鲜有针对旅游这种无形产品进行的顾客满意度的定量测评。本文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测评模型,建立旅游地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ourist Satisfaction Index,TSI)测评模型,并以武汉市江夏区休闲农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试图为休闲农场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个掌握游客满意度水平的决策辅助工具,以期推动我国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2 TSI模型

2.1 游客满意的概念研究

游客满意定义为游客通过旅游活动的感知和事先预期的对比,两者之间产生的心理差距。若实际感知超过事先预期,则游客感到满意,差距为正值;反之,负向差距越大,则游客满意度越低。一般而言,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感知分为对自然景观质量感知和社会服务质量感知。

借鉴美国游客满意度(ACSI)模型,建立了旅游地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概念模型。该模型体现了一种因果关系,主要由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组成。图1中椭圆形与椭圆形的路径就构成了结构模型,椭圆形与长方形的路径就构成了测量模型。图中6个潜变量,21个观测变量。六个潜变量分别为为游客期望、游客对环境质量的感知、游客对浏览价值的感知、游客满意度、游客抱怨和游客忠诚度。其中游客期望、游客对环境质量的感知、游客对浏览价值的感知是输入变量,在输入变量的作用下,产生游客满意度、游客抱怨和游客忠诚度3个结果变量。

2.2 TSI数学模型

在模型中,假设各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可把模型表示为3组线性方程组。六大潜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3 TSI实证研究

3.1 模型应用流程

本文首先设计了问卷调查,然后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测定问卷反映游客满意度评价的可靠性程度。接下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游客对于休闲农场各观测变量的评价。再进行路径分析,得到观测变量与结构变量之间和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据此得出影响江夏区休闲农场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3.2 研究区域

笔者选择武汉市江夏区休闲农场对TACSI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江夏区地处武汉市南大门,全区耕地、山林、水面各百万亩,分占版图面积的1/3,有“天然绿宝石”之称的梁子湖水域面积45万亩,为全国少有的无污染特大湖泊,得天独厚的资源吸引了众多休闲农场主到此地投资。

3.3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游客,调查内容主要有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出游动机、出游次数;游客的基本费用,包括餐饮住宿费用等;游客对休闲农场的评价,包括农田景观、服务质量、消费价格等。

受访游客的样本数量按Scheaffer抽样公式决定,公式为:

N*=N(N-1)δ2+1

式中,为抽样样本数,为抽样误差。设定抽样误差为0.05,江夏区休闲农场的年均游客人数大约为20000人,经计算游客调查的抽样份数约为400份,在休闲农场随机发放问卷,问卷回收后逐份进行审核,在剔除了漏项较多和有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352份。

3.4 问卷调查样本分布

3.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中列出了游客满意度量表中的各观测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和总体排序。游客对武汉江夏区休闲农场的各项影响因素的评价介于较不满意和较满意之间,游客的总体满意度小于游客期望,说明休闲农场还需进一步改进。平均值排名前五位的分布在游客期望和游客满意度方面。平均值排名后五位的在环境感知、游客抱怨和游客忠诚方面。游客忠诚度一项中,游客的重游意愿平均值较小,标准差排名最高。推荐意愿的平均值、标准差均排名最末。说明顾客重游意愿较低,不同顾客重游意愿差异较大,推荐意愿较小。

3.5.3 路径分析

将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再根据模型中箭头指向的线性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用一般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所得到的回归系数就是路径系数。表4列出了路径分析的计算结果,各统计量均为显著,路径系数可以认为不为零。

3.6 结果分析

3.6.1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休闲农场范文第8篇

在德国,度假并不只是住宾馆的房、吃餐厅的饭,而是希望能像在家一样的平常生活,因此,德国的农场更多的考虑是否有装备齐全的厨房、周围环境是否贴近大自然,是否能够让孩子体验农场生活(图1)。

最受欢迎的是巴伐利亚的农场,田园美景、巴伐利亚国王留下的童话般的宫殿和城堡、传统的骑士表演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

1.1 借鉴之处:

设在户外的项目更能体现农场的味道:一块农家花园,里面长着各种蔬菜和草药;一片坡地,放养着壮实的奶牛;一个空中阁楼,里面是蜂房;一座铺着铺盖卷儿的棚子是牧人的栖息地……带上孩子尽享天伦之乐。

2 欧洲乡野农庄型

欧洲国家休闲农业发展最早,并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形态,在这之中,民宿农庄、度假农庄尤为典型。这种形态的旅游或以度假为主的民宿农庄、露营农场、或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场饭店开展,也有以适应欧洲居民习俗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r场和狩猎农场等形式发展起来。例如在法国、奥地利、英国农村,将旅游住宿附加球场、赛马场、钓鱼场、园林等设施,休闲旅游者需求(图2)。

2.1 借鉴之处:

增加休闲农业的参与性项目,欧洲国家这种休闲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由赛马、高尔夫球、钓鱼等实际参与性活动的催生而形成的,可见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其参与性项目的重要性,民俗、露营、美食品尝等进行当地特色化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

3 澳洲葡萄酒庄园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适中、价格实惠著称。

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地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图3)。

3.1 借鉴之处:

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而来,这是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4 法国鲜花主题型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

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几乎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生长,因此,不仅可以让游客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各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另外,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图4)。

4.1 借鉴之处:

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鲜花主题型的普罗旺斯带动了一系列产品的销售。

5 韩国周末农场型

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为“周末农场”和“观光农园”,以江原道旌善郡大酱村为例:大酱村首先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胜地由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利用当地原生材料采用韩国传统手艺制作养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酱,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学,还可以让游客亲临原初生活状态下的大酱村,同时节省资本、传承民俗文化特色。

此外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还特别准备了以三千个大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绿茶冥想体验,赤脚漫步树林及美昧健康的大酱拌饭,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就地取材、地域特色浓郁的同时满足了修身养性的市场需求,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客源(图5)。

5.1 借鉴之处:

以“奇”为突破口,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是创意的奇特,配合这样的理念,开展三千个大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是实践的奇特,再者,将韩国泡菜、大酱拌饭为核心招牌突出乡土气息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

6 日本生态交流型

相对于欧美,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的亚洲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却极其迅速。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杂志和报纸在当今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需要高涨的背景下人气非常旺盛,因此生态交流型的乡村旅游在该地区受到欢迎。

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大王山葵农场,该农场以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梦》拍摄地点而闻名日本全国,每年吸引约120万访客旅游。这种以农场为依托,以媒体传播为宣传手段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图6)。

6.1 借鉴之处:

宣传手段,通过影视作品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升品牌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传乡村旅游目的地,更重要的是提示休闲农业经营者宣传促销的重要性。

7 南非依托当地资源型

在南非奥茨霍恩郊区有很多很受欢迎的鸵鸟农庄,而奥茨霍恩是全世界有名的鸵鸟之都。游客们到了奥茨霍恩参观鸵鸟农场是不可错过的精彩节目。在奥茨霍恩周边,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鸵鸟农场,汽车沿着公路走过时,游客们看到的不是成群的牛羊,取而代之的是黑色、褐色的鸵鸟,这是南非独有的田园景色,这也是奥茨霍恩郊区的特色型农庄。

休闲农场范文第9篇

一、红星农场与旅游开发

(_一)红星农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建国初期形成的大量国营农场,不仅安置了大批转业官兵、城市知识青年和内地移民,屯垦戍边巩固国防,而且开发了大量土地资源,为新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红星农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在40多年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来到了红星农场,在这艰苦的环境中,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

红星农场位于临高县的西北部,是临高县境内两个国有农场之一。农场拥有水田、坡地资源,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发展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冬季瓜菜和水稻制种生产。如今,水稻制种、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和浆纸林已成为红星农场的五大支柱产业。

但是由于长期经济结构单一,历史包袱沉重和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农场发展举步维艰,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年来农场积极减员增效,农场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对农场资源进行深层次综合开发势在必行。

(二)红星农场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农业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通过优化农场生产结构,拓宽经营思路,将农场单一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既保留原有农业生产性质,又增加旅游休闲的功能,是国有农场开拓发展的新思路。开发农场旅游可以有力地宣传各大农场农业生态特色,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树立企业形象及开拓产品市场,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获得农业、旅游业的双重收益。

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他们发挥其独特的热带风光和温泉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创建华侨旅游度假城,吸引外资兴建了一批宾馆酒店,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该场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已占农场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

红星农场过去一直以种植业为支柱性产业,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可谓是一片空白。最近,农场开始积极探索开发旅游业,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管理创新能力不强,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建设开发资金紧张,特别是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经营者旅游业务知识贫乏,缺乏旅游管理的能力与旅游服务意识。这些都是未来红星农场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因此,海南省临高红星农场应审时度势,重新定位,从产业结构调整人手,增强依托自身特色资源开发旅游业的信心,逐步树立起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的新观念,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打造出“海南西部之星”品牌,实现农场经济发展与充分就业的双重收益。

二、红星农场发展旅游业的优劣势分析

(一)红星农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1.热带农业资源丰富。红星农场所在的波莲镇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发展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冬季瓜菜和水稻制种生产。波莲镇是全县较大的种植生产基地之一,共有9个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而这些基地都设在红星农场范围之内。目前,红星农场的热带水果种植面积为6850亩,主要品种有龙眼、荔枝、香蕉等,其中反季节龙眼是红星农场的特色产品。农场橡胶林木业迅猛发展,橡胶种植面积达8630亩,林木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自2005年起,该农场大种浆纸林,种植面积达1.1万亩。如今,水稻制种、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橡胶林木和浆纸林已成为红星农场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

2.基础设施建设较好。近年来,红星农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引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农场职工收入明显提高,成为临高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收100例示范村。仅在2009年波莲镇就向红星农场投入130万元,整治和硬化场道,修建办公场所和文化体育休闲中心,而且被列为波莲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3.地域文化优势较强。红星农场所在的地区,隶属于临高县境内,而临高县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被评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其中优美的“哩哩美”渔歌和人偶戏被称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4.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红星农场位于临高县的西北部,距临高县城6公里,距新盈港13公里,接临西线高速公路和2010年刚整修好的县304公路,距离省会城市海口40多分钟路程,距离临高县城仅15分钟路程,交通十分便利,客源市场充足。

5.员工文化素质较高。农场长期以来注重在职教育培训和吸收引进人才,各类科技人员占农业职工总人数的8%,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近五成,员工文化素质较农村总体水平要高,管理层次也较高,这为红星农场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6.科技实力较为雄厚。红星农场拥有辽阔的土地和较为完备的水利体系,机械化程度较高,发挥着海南西部高科技农业的示范作用。近年红星农场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开发新特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反季节瓜菜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等体现着国内现代农业的先进水平,独特的节水灌技术、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引进、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等都是发展农场旅游的重要资本。

(二)红星农场发展旅游业的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层次低。红星农场具有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基木特征,产业、产品结构水平低,种植业比重大,第三产业仅停留在传统的商业流通和满足系统内消费方面,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休闲农场范文第10篇

在此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情报预测。它是一种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科技情报、新闻传播、社会学、心理学、网络技术等许多科学领域,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鉴于案例研究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本文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安全研究中,以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案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安全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问题对游客、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消极影响。(一)抽样本文研究的范围是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的报道,采用日期抽样和内容来源抽样两种抽样方法,对选择分析样本的日期和对内容的原始资料进行抽样,抽取了2002—2011年间“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百度、新浪、谷歌等可以搜索到的所有中文网站中有关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报道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分别以“休闲农场火灾事故”、“休闲农场斗殴事件”、“休闲农场中毒事件”、“休闲农场溺水事件”、“休闲农场抢劫事件”、“休闲农场失踪迷路事件”、“休闲农场意外事故”等15个关键词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百度、新浪、谷歌等可以搜索到的所有中文网站中进行检索。共获得完整、没有重复的有效文献226篇。(二)构建事故报道的类目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的报道类目的构建主要根据国内主要旅游安全研究专家对休闲农场旅游安全研究的探讨,参考了《中国情报学百科全书》内容框架方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多部情报学著作中的框架体系,制定了初步的分类表;该分类表是由6个一级类目、50个二级类目构成的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研究主题分类表(见表1)。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趋势分析笔者分别对2002—2011年十年期间发生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报道的研究,以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为关键词对报道进行了频次统计计算。统计表明,我国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见图1)。据中国休闲农业政务网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72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160亿元,带动2600万农民受益。随着休闲农场旅游接待量的增长,多样性和个性突出的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安全事故的报道也不断出现[3-4]。(二)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特征分析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旅游安全的相关报道以及调查结果的分析,这里把休闲农场旅游安全归纳为7种表现形态,即犯罪、火灾、疾病(中毒)、游乐设施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和其他意外事故。从所收集到的226例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主要集中于犯罪事故、火灾、交通事故和失踪迷路事故(见图2)(三)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发生规律分析1季节规律性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问题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旅游旺季,旅游淡季安全问题数量相对较少。在所调查的226个案例中,667%旅游安全问题发生在旺季(见图3)。在旅游旺季时,旅游者大量涌向休闲农场,给休闲农场的交通、接待与服务质量、设施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而容易出现一些突然情况。2昼夜规律性通过调查分析,上午、下午、晚上都是休闲农场旅游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最主要的是集中在下午。如果把一天24个小时划分为8个时间段:凌晨(3∶00—5∶59)、清晨(6∶00—8∶59)、上午(9∶00—11∶59)、中午(12∶00—13∶59)、下午(14∶00—16∶59)、黄昏(17∶00—18∶59)、晚上(19∶00—23∶59)、深夜(0∶00—2∶59),从图4中可以发现,上午、下午、晚上是旅游安全问题的多发时间。上午、下午和晚上发生的旅游安全问题分别占一天中所发生旅游安全问题的184%、257%、23%。3活动规律从所收集的资料分析,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问题的发生规律在旅游活动六大环节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游览和娱乐这两个环节中的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饮食和交通安全问题(见图5)。4年龄规律性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问题还存在明显的人群规律。对查阅的资料以及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安全事故中的受害者多为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其中儿童,青年占近662%的比例。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问题群体集中在儿童、青年人原因主要是安全保护能力和意识较差;儿童、青年对罪犯较有吸引力(见图6)。

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休闲农场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休闲农场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将安全事故隐患消灭于日常的管理失误和疏忽中,并且面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能够及时采取科学有力的措施进行救援。不同的地区由于背景、环境不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会有所差异。比如偏僻的地区可能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及导致人身伤害等事故;处于城市郊区的休闲农场可能容易发生游乐设施、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事故[4]。要做好休闲农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对所辖休闲农场做细致的分析,找准事故隐患,积极解决和预防。(二)加强与相关安全管理单位的合作休闲农场一般处于城市郊区或者山区,由于农场出现安全事故需要处理的情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就需要双方长期良好的沟通基础。例如在出现事故时,医院、安全部门、政府机构等在处理安全事件时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协作过程。(三)做好休闲农场旅游安全预警工作在休闲农场旅游活动中,安全信息的获得往往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旅游者获得安全信息的渠道少,特别是初次进入休闲农场的游客其安全信息掌握有限。为保证旅游者的安全、享受休闲农场旅游的美好,休闲农场必须做好安全预警工作,与旅游安全相关的信息,警示旅游者和旅游企业。例如在休闲农场内设立足够的安全警示标志;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安全事件和欺诈手段进行曝光,使旅游者熟悉惯常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等,对助于提高旅游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四)提高旅游场所和设施的安全度并做好需求管理工作为了打造休闲农场的农耕文明特色,部分场所和设施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设计,因此也比较容易老化、损坏等,因此,农场应当加大在安全防范工作上的资金投入,用于旅游场所的安全监控和防护以及旅游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以完善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项配套设施,提高旅游安全的保障能力。各休闲农场在正式接待游客前,要严格按规定对各种游乐器械、运输和交通工具、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安全运行。未通过安全检查的设施设备,严禁使用,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游客误用。(五)设置训练有序的安全保卫人员安全保卫人员是具体执行景区安全管理规则的人员。安全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景区休闲农场管理的成效。因此,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是休闲农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训练安全保卫人员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项目:了解紧急情况处理程序,事故预防和急救,人群管理,交通管理、警卫以及为此秩序,防火事件,守卫休闲农场内的财产,等等。(六)加强对入园游客的安全教育休闲农场旅游者的构成复杂多样,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要对他们逐个进行详细的安全分析是不可能的。但是应该利用科学的分类划分方法,掌握同一类旅游者中具有的共性的东西,分析他们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以便采取积极、主动、科学的预防措施[5]。如年轻的单身旅游者容易成为犯罪的主体;年老体弱的旅游者容易在游览途中发生意外死亡事故,也容易成为抢劫对象。因此,休闲农场管理人员应该对旅游者作出大致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并采取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措施,确保游客在规定的区域按规定的线路活动。对农场内的危险地段及农场内未正式开放的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首先,旅游安全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为休闲农场的游客的精神愉快、身心放松提供了最大的保障,使旅游者能够真正融入休闲农场地的生活体验。其次,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因此,旅游安全在旅游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安全问题控制与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会影响到国家经济、政治安全、国家形象等。因此,休闲农业管理部门应努力改善休闲农场安全环境,建立完善的休闲农场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共同积极应对休闲农场的安全问题。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出发,尽力将安全隐患遏制在事故的初发状态,把旅游者安全损失降到最低,以保证休闲农业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运动休闲范文 下一篇:休闲服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