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教育的困惑

时间:2022-09-26 10:07:26

现代陶艺教育的困惑

摘要: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陶瓷是中华民族最的伟大发明,随着西方社会价值观和艺术思潮的涌入,中国现代陶艺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时下,如何把握传统立足当代,尽可能做到培养出有中国民族特色,实现中国陶艺体格转型,是每一位从事陶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使命。

关键词:陶艺;教育;弊端;体格;转型

一、现代教育中最主要矛盾

1.学生的兴趣与质量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实现自我教育。面对当今复杂的就业形势,本专业的学习理应得到学生清醒的认识。遗憾的是通过笔者执教陶艺专业多年观察发现对陶艺感兴趣的学生并非很多。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不喜欢陶艺,这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陶艺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而从笔者教学过程中遇到更大的问题在于部分学生入学的基本功并不扎实,表现为体积意识较弱,形体把握不到位,而这些原因在侧面也打击了学生对陶艺这门艺术的积极性。

2.未有完善的教学指导思想

陶艺教育由师徒相授发展到现代以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模式,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代社会中,作为产品流通的陶艺,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在景德镇同样存在。通过对比,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学院学生研习陶艺四年,但其基本的专业技能却比不上“师徒”模式中徒弟两年的基本功扎实。笔者倡导的现代陶艺的体格转变是基于传统陶艺为基石,倘若因为技艺的局限,学生只学会了思想潮流“花架子”的名词,那么中国陶艺整体实现体格转型则面临困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实则是现代艺术类高校办法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不够完善、相关的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西方艺术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

中国现代陶艺的体格为什么会发生转变,实际上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冲击是分不开的。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加速了中国文化的变革,这在新文化运动中达到一次高潮,陈独秀“革王画的命”引发了思想界和知识界否定传统全盘西化的潮流,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中国社会开始发生转型,然而由此留下的弊病是中国陶艺出现的两极分化,一是一批老艺人固守传统,得以尽可能保留中国传统陶艺的精髓(事实上这种中国传统陶艺已经在慢慢消亡)。二是以学院派为代表的以西方文化引领的带有鲜明西方艺术形式的陶艺家。两者各循其道,中国陶艺难以取得实质性进步。

三、功利主义与当代陶艺的困惑

1.评审机制

目前中国各种展览评奖大多是按照三个程式开展,即“一是新颖醒目的构图,二是扎实严谨的技法,三是流行时尚的主题。”这是许多艺术家深谙的潜规则。事实上,陶艺创作力图利用醒目的构图和扎实严谨的技法相结合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当代陶艺突破发展所要追求的,其中所要表达的“中国”或“民族化”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问题是这种创作模式却包含着更多的是功利色彩其真实目的并非为改造、转换中国陶艺体格,所以严格来说,这种创作模式只是披着“现代创新”外衣下肤浅的时尚走秀。

2.市场走向

现代陶瓷市场的潜规是作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如何级会员、何种职称、获过何种大奖等等名头。由于市场导向的缘故,使得中国现代陶艺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而由此带来的陶艺教育的困惑也随之而来。一是学生的创作水平得不到提高。这是由中国陶艺大的艺术环境决定的,学生易奉陶艺界的“权威、大师”为样板。虽然说“权威、大师”代表了中国陶艺的一定水准,但因现当代功利主义的影响中国陶艺所追求的几个转变并未因此而得到实质的进步,相反,越来越多从教于艺术学院的年轻艺术家欲寻求“一超直入”的捷径,学生作为中国陶艺界的中兴力量,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二是学生的价值观和创作方向。“参展范式”“市场导向”两个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陶艺虽然是外观上与传统陶艺的体格有了很大转变,但这种“貌合神离”实际上使得中国现代陶艺走向了脱离中国文化脉络的深渊,这不仅阻碍了传播中国陶艺艺术精神,更大的则是在这种意识形态和创作思维的禁锢中无形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生命。

四、中国陶艺教育改革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体制

一是确立学院教学的指导思想。学院必须明确自身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把学生培养为何种人才为准则,并以其他各项工作围绕着指导思想开展,避免使教学形式化、教育空泛化。二是建立完善的教师考评机制。教师考评机制应当以学生评价为主要项目,综合教师的各项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为准则,切实以教学效果作为考评的主要参考依据。最后是严把生源关,在招考模式上应以选拔人才为最根本原则,对于招生数量,学员应当有阶段性规划。

2.建立公平的评审机制

关于公平的评审机制的建立,笔者相信,只有依靠于此,才能使陶艺界大的艺术环境有所改观,从而从根本上触动陶艺教育的方向。而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是 “2010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会展采用的“4位一体”式评审体系,聘请的评审团队有有:陶艺家、评论家、收藏家、陶瓷方面的文博专家。在评选中,综合各位专家对作品的评审,作出严肃而又认真的评选意见。只有在多视角、多纬度的观念性评选机制中,才会出现无争议而又富有创造力的评审结果。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有严肃中国陶艺的评审机制,才能促进中国陶艺的体格转变,中国陶艺的评审应当由此延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

版社,2010

[2]杨永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1999

[3]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美术卷》 中国美术学

院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黄滨,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雕塑。

上一篇:从儿童心理特点谈儿童钢琴教学 下一篇:浅谈形象思维训练对提高声乐教学效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