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一对一”和“突破口”

时间:2022-09-25 04:31:30

教育信息化:“一对一”和“突破口”

近日,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在北京举行。本刊就相关问题专访了赛事主办方——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

问:本届大奖赛为什么首次将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列为竞赛单元?

答:一对‘其实是一个符号,在这个符号变化里面,英特尔可以说抓住了这个世界潮流,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变化。过去几年,英特尔已在中国培训了近200万的教师。教师是很好的一个介质,对批量化教育而言,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带动一个班的学生,那么到了一对一的时候,社会上存有一个误解,以为一对一就是家教,一个学生请一个家教老师,我没有条件请家教老师,我可以在网上请一个针对我这个学习情况的老师。我认为这些都是曲解,都是对一对…这个最底层的教育变化的核心理念认识不足。一对一作为一个符号来讲,实际上是教育底层的变化。第一是挖掘个性的潜能。第二是个性成长的需求。那么现在有技术了,将来再发展,甚至于每一个孩子的个人学习、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可以被数字化所记录下来的,甚至都是可以基于数字化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上定性的分析来决定孩子的发展,更适合什么方向的发展,他有什么潜能、他适合于做什么、他的最大的兴趣是什么。这个恰恰是第二次教育革命的关键。所以英特尔抓住这个点来做变化。

问:您认为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答:作为突破口,第一是资源建设。要使老师喜欢这个,就是让他上课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第二是教师,我们认为教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把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第三是应用,老师对这个东西知道了、了解了、初步掌握了,就能够在应用上积累体会。但是,突破口不是终极目标,永远只是一个抓手,或者是抓住这个机会,或者是抓住这个特点,从这儿切入的一个概念,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突破口,但不能总停留在突破口问题上,要从更大的、宏观的战略部署上考虑问题。

(摘自《中国教育报》,内容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上一篇: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的灵魂 下一篇:晚年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