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我代言

时间:2022-09-25 04:20:35

我的班级我代言

一、推开一道门――走进家庭

做了近20年的班主任,每带一个新班,我都会去家访,300余人次的家访让我深信这是最有效、最温暖的家校沟通方式。

不过,当我跟老师们分享时,他们却心存疑虑,也有种种不家访的理由,每一条理由听起来似乎都很充分。

“在短信、微信、飞信满天飞的信息时代,无须家访!”人与人的沟通交往还是要到有“人味儿”的人群里,否则沟通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而家访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直接的沟通,这样的沟通无疑是最有温度的。

“忙,没时间!”最忙的人总是有最多的时间,“要我访”没时间,“我要访”一定有时间。女人化妆不打底色五官画得再精致也会失色许多,而家访就是为你的班级管理打底色。

“家长都不管,我管啥!”家长不管更得管!教育一半在学校,一半在家庭,家访就是将家庭教育的一半力量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唤醒家长的心,给他们以方法。

“不知该如何与家长打交道!”做教师的有时就是在沟通中学习沟通。

“为拒绝吃请送礼而愁!”如果恰好碰上吃饭点儿,一家人诚心实意,粗茶淡饭吃顿又如何?再说了,提前安排的家访一般都会避开吃饭的时间。

……

苏霍姆林斯基也好,阿莫纳什维利也罢,这些优秀的教育家,都在做家访,甚至到学生的邻居家了解跟孩子有关的信息。那么,如何做好家访工作呢?

提前预约。让家长提前腾出时间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事情,家长孩子都空闲的时候气氛更融洽;

提前备好课。针对孩子在校的情况给家长一个全面客观的介绍,不能一味说好也忌讳只说孩子存在的问题,交流的艺术还是要讲的;

每家都找一处“景点”跟孩子合影。有书的地方是最适合拍照的,可以打消家庭条件差的孩子的顾虑,也为推广阅读营造氛围;

注意记录对话的方式方法。一旦家长认为你是为完成学校任务而家访时,他们也会非常应景地聊一些不疼不痒的话题,也就失去了家访的意义;

将家访的照片做成幻灯片让孩子欣赏。每个孩子都喜欢被瞩目,这会让还没有被家访到的孩子更加充满期待。

可以让孩子写家访申请卡。“我(孔雅欣)最近读完好几本《不一样的卡梅拉》了,希望老师快来家访吧。”这样我会先去雅欣家。孩子总喜欢模仿,喜欢向榜样看齐,申请卡便成为他们为自己设定的努力的目标。

家访,我们不妨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谈心式的访谈,也许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一抹温暖的回忆……

18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怀揣着激动与忐忑,我骑着自行车用了半个小时才找到了学生展飞的家。一个中年妇女坐在门口,挑着簸箕里的花生,陌生人的到来让她微微一惊。当我说明来意,她警觉地问道:“怎么着,我儿子又惹事儿了?!”我又惊讶又好笑,反复强调自己是一名新老师,想了解一下情况,并不是来告状的。那位家长仍然不相信,继续絮絮叨叨:“孩子没惹事老师来家访干嘛?……”

当真正聊到孩子优点时,孩子妈妈才转变态度,言语之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自豪。后来她在村子里逢人就炫耀老师到她家家访了,“戴老师”一不小心就成了村里家喻户晓的“名人”……

最让我吃惊的还是展飞的变化,调皮的他慢慢地在改变,与我的心越来越近。那时我的宿舍在三楼,经常停水,于是,每天给我提水倒水的活被他包揽了。谁抢,他准急!不仅如此,我的宿舍门口经常会多出一些南瓜、萝卜一类的时令蔬菜,偶尔,他也会呼朋唤友地在我那里蹭饭。一个大小伙子就这样陪着我走过刚毕业的日子。一个初涉讲台没有管理经验的我,就是在家访中走进了孩子的心。

就是第一次尴尬的家访开启了我的家访之旅,从此,再也没有停止家访的脚步,每次都满载而归。

虽然,家访的经历也不全是快乐的,被村头的恶犬咬伤过,被瓢泼的大雨淋透过,坏过自行车,栽过路边沟……但在这条路上,我一直前行,脚步越来越坚定,路也越来越宽……

二、拆掉一堵墙――丰富活动

育人离不开活动,活动中教师重温童年,将未泯的童心锁定在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活动中班级凝聚力增加;活动中孩子们玩出品味,玩出文化,玩出能力和智慧……

可是,当下开展活动又有几许尴尬:收费麻烦!安全担忧!

在这种尴尬中,我和家长带着孩子参观曲师大,感受神圣的大学氛围,构筑心中的梦想;游览孔子文化园,让孩子们了解家乡,走近圣人;徒步行走大沂河,亲近自然,磨练坚强的意志;与微山微西小学手拉手、泗水北孙徐小学联谊,让孩子们懂得奉献爱心,结交朋友。如今,踩着安全的高压线,带着学生到处跑的老师可能不多,我也算是“胆大包天”!曾经的领导,有过顾虑,“小戴啊,安全有保障吗?”许多的同事,多次提醒,“小戴啊,别折腾了,出了问题咱担待不起啊!”

其实,只要做好活动的顶层设计,取得领导支持,同时借力家长和社会资源,安全问题不难解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依据孩子们的年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自己的“儒雅君子”班本课程,比如一年级“衣冠整洁做少年君子”,二年级“文明礼仪做少年君子”,三年级“孝亲敬老做少年君子”……影响活动的有效性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活动的目的。一旦为活动而活动,没有目标,没有系统,没有后续,活动就只会动而不活,空留热闹一场。

那么,究竟如何活动?家长、孩子和教师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只要明确两点:着力点与落脚点――孩子!活动让每个孩子参与,让他们从中得到发展,家长与教师的本位是做好后勤工作――服务!

以去山东济宁微山一所小学献爱心的活动为例,我们先是召集家长商讨,进行周密的准备,完成活动前期的所有服务工作:购置活动用品,联系车辆,发放安全告知书……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了“义工”的队伍,每个人都签订了安全保障书,每人配备救生圈等防护设备,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汽车运输车队……因为认同,所以家长们参与着也快乐着。

儿童节那天,我们一行人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微山湖,当大家看到那仅有瘦弱的几十个孩子的简陋房屋便是学校时,他们惊呆了。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身兼数职只为守护那几十个孩子,家长与孩子再次被震撼了!孩子们一下船立刻涌入那仅能容下20人的教室,无需寒暄立刻与微山的孩子打成一片。接下来的表演让操场上时而响起欢快的笑声,时而掌声雷动。孩子们将一本本精选的书籍送给微山的小伙伴,将未能到来孩子的手抄报送给他们敬爱的王老师,那一瞬间,我们看到王老师晶莹的泪光闪烁,孩子们收获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

我、家长和孩子们用文字记录了此次行程的点点滴滴。再次触碰那一段段文字,依然芬芳四溢。

家长这样写道:“荔之风”(班级中队名称)的旗帜和戴老师的红衣服像一团火印在了我们的心里,火能点燃火,也能推动更大的火团,就像队标中的三个“力”一样,我们家长、老师一起推动着孩子们的成长!

在活动中,家长因为参与更多了一份理解和认同,谁不愿意为这样的班集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孩子们这样写道:到达微西小学后,我们一下都愣住了,真没有想到,这所小学竟然还没有我们学校的一个礼堂大,而且他们还要乘坐那么长时间的船才能到校,比起我们学校的环境差得太多了。我们早应该来看看他们,帮助他们了。

说一万句如何感恩的话不如让他们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捐再多的钱不如让他们通过辛勤劳动献出真心实意的爱心。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他们固定在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上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封闭,越来越自我。而只有“拆掉”教室这堵墙,在没有围墙的“学校”里,让孩子们走进更加精彩的世界,他们才有可能在亲身体验中慢慢变成“利他主义者”。

三、打开一扇窗――推动阅读

张文质先生说:“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父母也要受教育。”

跟一位家长的聊天让我对张先生的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成为在家长中漂书的缘起。

“老师,我实在管不了孩子了!”“您说没有办法了,您读了几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您每天都跟孩子交流吗?您知道孩子的心门已经快完全关上了吗?”

“老师,有时我都想放弃了。”“如果您都放弃,推给学校和社会吗?班主任任期再长也有卸任的时候,父母有吗?”

“我这孩子从小就这样,无论我怎么做他总是改变很少。”“如果从小如此,那不能怨孩子,父母更有责任。”

只是机械重复地说教,那不是教育!家长不读书,缺少教育技巧,很难从根本上了解孩子,解决问题。如何让家长动起来主动地学习,停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开一场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成立读书会吧!

可是,想改变一群成人真的很难!第一批书哪里来?我买!几十本书,换来他们对教育的认同并为之改变,值!先发一份热情洋溢的倡议书:“亲爱的家长朋友,您读过这首小诗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您,愿意这样陪孩子吗?不读书,有一千个理由,想读书,一个理由足够。为了孩子,您愿意与我与孩子们同行吗?”我将这真诚的呼唤发在了班级博客,并且配乐在我们FM荔之风电台朗诵,为接下来的漂书活动造势。

就这样,一本本优秀的书漂到家长的手中。茅卫东老师的《怎样的爱才合适――做一个不过分的家长》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家长》成为最抢手的两本书。我还请沈立新、钟杰老师推荐书目,她们既是专家又是优秀家长,这种推荐很有说服力。

周末,我们会如约在张正午家的社区书屋相聚,交流漂书心得,当然,仍然是真诚致信打头阵。

“咱们班的漂书活动已经有一些日子,您能抽出宝贵时间阅读有关家教的书籍让我备受感动!我坚信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力量,我也深知大家的忙碌。祝贺您――走在阅读前沿的家长!还要麻烦您在百忙之中写点儿月度感受,可长可短,只是想通过您的阅读体验带动更多还未行动起来的家长朋友。

您怎么看这项漂书活动?您已经阅读了几本?多长时间读完的?一定克服了不少困难吧?您认为多长时间读完(含书评)比较合适?您还有什么建议?

您可以根据上面提示的问题连缀成文写写您参与漂书的体会,月末读书会期待聆听您的漂书阅读心路……”

就这样,不管工作忙不忙,文笔好不好,家长的书评总是饱含对教育孩子的重新认识。川川妈妈说:“刚开始时,我以为就是一本普通的家教书,家教书看过不少,几乎都是告诉我们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觉得很空。看了这本书以后,却非如此,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相见恨晚!看完后我是一身冷汗一身冷汗地出啊!书上举的很多例子让我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是看到了川爸的影子。我真想说:为什么不让我早点遇到这本书呢?”

恒妈妈说:“李镇西老师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引领了一代代教师的成长,更体现在他把自己智力平平的女儿培养成一位善良、勤奋、优秀的人才,他是一位好教师、好校长,更是一位好父亲、好家长。我感觉《做最好的家长》吸引众多读者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人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孩子,找到自己孩子在成长之路上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的方法与途径。做了十几年家长才发现,其实,做家长,根本没有最好,但可以努力去做好的家长。”

轩妈妈说:“我没想到戴老师还会给我们漂绘本书,更没想到《黑兔和白兔》这样的绘本,也能吸引我的注意力。读孩子读的书,爱不释手,我们娘俩之间可谈的话题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为了提高家长阅读的兴趣,我还设置了“一周好书推荐”“月度好书荐读”“最爱读书妈妈”“最爱读书爸爸”等奖项,请任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校长书写证书,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用形式多样的激励打造一方良好的阅读天地。

四、编织一张网――搭建平台

班级微信群、QQ群、博客再到微信公众号,这是一系列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的“沟通高铁”,让它们动起来,暖起来,编织一张网,守望孩子的成长。

不将它作为发公告下通知的首选,而是一种有温度的交流,群发表扬,私聊批评。借助相机,随时抓拍孩子在学校的精彩瞬间,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发到微信群、QQ相册。哪个家长不希望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样子呢?有家长至今保留着五年前(一年级时)我给他们的QQ留言:“维贤的铅笔削得太尖,容易拉破本子和小手,您要注意喽!”“琪琪今天终于大胆地走向讲台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得到全班的掌声,记得做点儿好吃的,回家好好表扬一下哦。”……

这样的平台让人留恋。

平台暖起来之后,如果想恒温还要让它活起来,让家长试着体味平台多样的功能,通过互动平台帮他们解决棘手的问题,比如孩子不太喜欢练琴,不太喜欢做家务……

所以,单周的周六我们会聚在微信群,做什么?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分享!孩子在家弹钢琴,帮妈妈摘菜,给奶奶捶背的视频……至于语音就更有趣了,一个笑话,一个故事,一则新闻,微信群就活起来了。

双周的周六,我们会聚在QQ群。做什么?看电影。

我和孩子、家长一起聚在班级QQ群,打开群视频,《小淘气尼古拉》《小鞋子》《千与千寻》《怦然心动》……一部部经典影片,伴随着家长志愿者的精彩影评,孩子们陶醉其中,家长们也在陪伴中享受久违的感动。

每周的班会上,我们还会进行观影后的讨论,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思考:“老师,像电影中所说,我‘爬得越高,眼前的风景便愈发迷人’,我会把自己开成漂亮的花儿,让更多人喜欢我。”“我也曾和小尼古拉一样误以为妈妈只要弟弟,现在知道,妈妈像爱弟弟一样爱着我,弟弟拉到我身上我都不觉得脏了,因为我是哥哥!”

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总有一个地方能打动你,震撼你。二胎的困扰,男女生之间懵懂的好感,青春期的惶恐不安……孩子们成长中的诸多问题,就这样在每周六的“荔之风”影院看着看着淡了,看着看着化了。

孩子与家长的观后感也会适时在平台中展示,既能陪伴孩子还能多一条孩子进步的路径,哪位家长不喜欢这样的“一张网”呢?

当然,没有规矩的自由是可怕的,没有相应的安全预警与保障机制,就会为高速运转的“沟通高铁”埋下隐患。我跟家委会为群平台约法三章,启动了有效沟通的保护模式。

第一,您可以……

工作日内,您可以发说说,发教育孩子的心得,发教育故事的链接,就是不要发广告,不要发牢骚,更不要八卦新闻。

第二,您不可以……

您可以晒照片,晒书橱,但是请不要晒宝马,晒别墅,因为,我们是因为孩子聚在一起,而不是秀经济实力,我们只有一个身份――家长。

第三,如有违反者,三次之内禁言,再多者您将被请出咱们的群。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的起点是寻找最合适的切口形成合力,落点在于为孩子的发展服务,群平台就会像一潭活起来的水,必将最大化地成全家校之间的沟通。

博客也是我们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博客有对一年级拼音学法的指导,有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反思;有阅读启蒙的引导,有日常习惯的约束;有孩子作品的精彩呈现,有孩子行为的点滴改变;有解答家长疑惑的书信,有和家长携手探索教育孩子的经验……阅读我的博客几乎成了许多家长必做的功课,也成为家长了解自己孩子成长状态的重要途径,了解班级、了解学校的信息平台。

在我的带动之下,班里已经有50多个孩子开通了博客,写起了博文。孩子们晚上学习之余,在家长的帮助之下,上传自己的照片、博文,浏览同学的博客。他们还利用节假日,将自己读书的音频、视频录制出来,再传到班级博客,争夺“金话筒”奖。为此,我还邀请校长亲自为孩子们颁奖。对于这帮视荣誉为第一的小家伙们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于是,一个假期,班里就有一多半的孩子上传了自己读绘本的音频或视频。大家整天像串门一样,到同学的博客里点击收听。有的孩子不满意自己的朗读,竟然会重录几十次。试想,一个爱上自己声音的孩子还怕他不爱阅读吗?总有一天,孩子们生命的大树会因为阅读而枝繁叶茂。

朋友说:孩子的老师,应该是潜伏在成人队伍里的孩子,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思维去理解他们;又要有教育的眼光,用成人的力量去帮助他们。网络时代,编织一张这样的网,正是用成人喜欢、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倾诉与倾听中,融合的大门悄然打开……

班级品牌是什么?就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关注,都能引以为豪,激励自己。反过来,这个品牌还会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的支点,拓宽成长的空间,生成前进的动力。

用好我们的教室,带好我们的家长,做好我们的品牌,才能自豪地亮剑――“我的班级我代言”!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上一篇:蒜薹滞销为大蒜敲响警钟 下一篇:手游难推?记住跨界营销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