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23 06:34:10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索

摘 要: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已成为法人实体与市场竞争主体,企业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这一背景下,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的首要选择,同时也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最有效方式。

1 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的基本概况

1.1 概念及意义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

1.2 特征

1.2.1 促进校企合作

校内生产性基地的建设通常会促进校企深入合作,引进先进的设备资源或优质的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多元化建设。

1.2.2 提供全真生产情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全引入企业实际设备,实训内容挂钩企业生产任务,实训过程效仿生产过程。并且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严格管理学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2.3 完成社会职能

生产性实训还可以提供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

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模式的探究

高职教育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职业教育。它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要全面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经过多年的探索,最有效的实施模式就是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工作,在进行生产性实训的过程中,有机地融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学生的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创业能力。

以厚膜电路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例。厚膜电路生产工艺实训基地是根据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要求,利用国家示范建设经费,建成了厚膜电路生产的最新工艺和主流技术的生产训练线。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布局,设置了与生产企业一致的5个岗位(如图1所示),并根据岗位任务开发了相应的项目课程,设计了教学环境和方法,按照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教学来实施。从专业实际教学角度对元器件采购与检验、人工调阻、SMT贴片、生产管理与维护、产品维修及质检等5个生产岗位进行整合,归并成5门项目课程(如图1所示),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把项目课程融合到学生的生产性实训过程中。

图1 厚膜电路生产实训岗位与项目课程开发根据教学的需要,生产基地内设置了理论教学区域和白板,方便学生在接受真实生产岗位训练的同时,接受生产工艺及现场知道的理论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生产、教学融于一体的特点。为更好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编写了系列实训教材。考虑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带有生产性任务,所以要统筹规划安排实训时间。进入基地的学生以10人为一个工作小组,不同小组进入不同的岗位,每5天轮换一个岗位。为了确保学生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基地完全按照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管理每一道工序,并进行打分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到学生实训成绩中。通过生产性实训,既锻炼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质量管理等核心社会能力。

3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

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经验,归纳以下几点:

3.1 新颖的基地管理模式

经过几年逐步探索,形成了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为辅,分工合作的共同管理模式,较好解决了学生实训与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锻炼学生实践技能,承担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责任,解决办学资金缺口的一种有效途径。

3.2 独创的生产岗位训练和项目课程

根据专业需求和特点,把项目课程安排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内学习,学生既能够锻炼实践技能,又可以接受相应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具有实用性和独创性。

3.3 全方位的考核方式

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学习过程中,不仅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还把学生的生活规范、团队合作和工作态度等的职业岗位能力等方面纳入到综合测评,以是否适应岗位需求、是否做好岗位工作作为最后的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

4 结束语

高职教育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生零距离就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 谢翠杰,张占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交通科技,2008(9):6971.关于工业设计心理学的教学研究与探讨

黄国敏

(武昌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设计心理学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师资、教材方面列举了目前的现状,围绕教学方法对此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工业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涉及到消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各项内容。该课程能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更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社会,了解消费市场,加深对“以人为本”现代设计理念以及可用性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观察、思考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工业设计的学生普遍重“技”轻“道”,把工业设计当造型设计,不了解市场需求,问题表面化,以致学生在毕业设计时的作品大多停留在造型设计上,未做深入的市场调查,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无法投入市场,造成资源浪费,这与平时对设计心理学的忽视是分不开的。笔者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设计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并提出教学探讨。

1 教学现状

(1)从学生的方面来讲普遍的重视程度不高。《设计心理学》课程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课程作铺垫,在实践中有困惑了对设计心理学的作用才能有足够的认识,这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是至关重要的。该课程往往开设与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这一阶段的学多停留在基础课程范围,学生们尚无真正的产品设计经验而阻碍了学生对学习设计心理学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高校的工业设计教育存在课程体系与社会企业脱节的问题,普遍存在重技轻理的现象,因此从心理上并未意识设计心理学有何作用和意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枯燥无味的现象。在这里笔者建议这门课开在大三下学期比较合适。学生在实践中碰到问题了再来上这门课,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重视。

(2)从教师的方面来讲对心理学的研究时间短,不够深入。据笔者了解,这门课程是高校近几年新开的课程,从业教师基本上都是专业课教师,没有专门从事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心理学都是从实际经验总结而来,从而造成了偏重设计而无法体现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为此对于专业教师应该多涉足心理学,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从教材的方面来讲适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心理学较少。设计心理学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一门理论课,它包括视觉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而工业设计专业的心理学除了消费心理学,还有可用性的研究等。目前世市面上关于工业设计心理学的教材并不多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传授教学的工具,教材的好坏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希望专家和同行们一起花点力气来讨论大纲并编写教材。

2 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思考

(1)问题教学。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老师启示开导的时候,适时而教,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设计心理学就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在刚接触这门课时,大多数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了解是模糊的,这时可以通过生活之中的心理学的设问吸引学生的注意,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如图1,图中的儿童相机色彩、造型都符合儿童的心理,那么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这里就涉及到儿童的动作、习惯等,儿童自控能力不强,常常随意抓按物体,图例上的开关过于明显容易被误按,这些是学生在注意造型时容易忽略的问题。 通过提问可以很好让学生知道设计心理学是解决哪一类的问题,并引发对这门课的重视。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图2是一款打卡考勤机,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模拟公司的员工上班打卡时的情景分析这款考勤机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整个产品线条硬朗,棱角分明,采用黑色和科技银为主色调,似乎在强调其公正严明、一丝不苟和高效快捷的科技内涵,给人以威严和公正感,但从员工的心理角度讲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安排时,首先接触到的是这样一个冷酷而严肃的东西,心理没有愉悦的感觉,而到了下班的时候,经过了一整天的劳累,下班前离开公司最后看到的也是这么个冷冰冰的东西。所以打卡机显得没有人情味。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得出很多改进方法,如早上上班时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些欢迎用语,。等到晚上下班的时候也可以显示一些温馨的语言,比如“您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之类的,这样,在这个考勤机整体的基调上,可以起到调节员工上下班时的心情的作用。案例教学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集思广益,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阔思路。

图2(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创造精神,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项工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成了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很熟悉不可替代的娱乐工具,在讲到可用性时,可以以手机为例,从手机的外观到内部、从造型、材料、价格到功能,使用方式等讨论自己正在使用的手机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因为熟悉,所以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利用多媒体手段不失为一种比较完美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书面教学的枯燥乏味。特别是针对艺术类学生,理工科的基础相对薄弱,更容易对此类偏工科的课程产生排斥感。所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的准备切合实际运用和易理解的课程课件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而言之,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的《设计心理学》课程中,我们应该有效地把握此课程的心理学内容,结合工业设计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安排上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以保证其应有的教学效果。以上是笔者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所提出的肤浅思考。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 A.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

[2]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下一篇:构造曲线(直线)系方程解题举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