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方法谈

时间:2022-09-23 09:53:23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方法谈

要想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必须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注重设题规律

从历年高考题的设题角度,总结设题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2002年《春夜洛阳城闻笛》一诗,问: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这就是从炼字的角度考察学生的能力,而在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中设题为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辽宁卷中《蝶恋花》,问“绿水人家绕”中“绕”字有的写作“晓”,你认为哪个更恰当,为什么?

如果学生注意总结设题的规律,熟悉解答这类题的思路和方法,就会在答题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做到有的放矢。

古诗鉴赏的考察还有很多设题的角度,例如表达技巧的运用、思想感情的理解等,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提问的变体。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虽然都是炼字,但提问方式不同。再如同是考察诗歌的意境,可设题为: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描写了什么雁门关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或: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思想?像这样的提问变体,提醒学生解答时冷静思考,分析设题的角度,从而找到解答的思路、方法。

二、注重总结鉴赏术语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读懂了一首诗,却不知怎样作答,或答非所问,或文不对题,背记一些鉴赏的术语是非常必要的,犹如盖房子必备所需的材料。

(一)题材方面

古代诗歌,数量多、题材广,但就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1.写景抒情,如柳永的《雨霖铃》;2.托物言志,如虞世南的《蝉》;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的《渔家傲》;4.怀古咏史,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5.即事感怀,如白居易的《琵琶行》;6.羁旅形役,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对诗歌内容的归类,有利于快速了解诗歌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把握主旨。

(二)关于情感的术语

1.惜别的情感,如李白《赠汪伦》;2.黍离之悲,如姜夔的《扬州慢》;3.思乡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怀古之情,如杜牧的《赤壁》;5.讽喻诗,如白居易的《轻肥》;6.报国之情,如陆游的《书愤》;7.咏景,如贺知章的《咏柳》。

背记情感术语,有利于在应对感知诗词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便于准确回答问题。

(三)语言术语

1.平实质朴:直接陈述或用白搭,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2.含蓄隽永: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令人悟性的空白。

3.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诗中有画、有形、有色、有声。

另外,如关于形象的总结:游子、游人、征人、思妇、志士等,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借代等。除此之外,关于表现手法、意境、抒情方式等也需要学生在感性的认识上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在考试中熟练运用。

三、注重解答的技巧

不同的设题角度,解答的方法和步骤有所不同,提醒学生解答诗词鉴赏题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问题,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从意境方面设题,可采用如下步骤:描摹图景―概括意境―剖析感情,即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摹出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切忌直接引用,然后用一句简炼的话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特点,或幽静、或欢快、或凄清等,最后再谈诗人的感情。例如2004年广东卷的鉴赏试题就是从这个角度设题,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题型的方法及步骤,做起来就轻松了。

四、注重鉴赏能力的迁移

首先,要使学生在掌握古诗鉴赏题的设题规律的前提下,提高解答技巧和方法。

例:《石头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所涉及的史实是勾践破吴。诗歌通过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作对比,感叹人事易变、盛衰无常,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冷静的思考。通过理解诗的内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对比这种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例2:《虞美人》这首词通过虚、实的结合,表现了南唐后主李煜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特别是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流传的佳句,其原因就在于作者极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愁情”比作那浩荡东流的江水,使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作者绵绵不绝的情感,形象、生动。这一点的理解正是全词的重点。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教师讲解中重点分析“自”字,是移情于景,从而抒发作者对韵光易逝的感慨和难以排遣的伤感。强调抓住关键字对理解作者的感情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必要的强化训练。

在以上课本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这些知识点,精选习题,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真正的掌握,使所学的知识得以灵活运用。这个能力迁移的过程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总之,学习知识要善于总结规律、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上一篇: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特征及教学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下高考生物学实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