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动手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时间:2022-09-21 11:31:03

开发学生动手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潜能理论强调: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一个伟大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一旦消除了这种差别,两者之间的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此,在小学阶段注重开发学生内在潜能至关重要,让学生从小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开发学生内在潜能,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我实验的课题内容。在具体实施及训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发掘学生内在的动手潜能,让学生在这个成长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一、从兴趣出发,让学生乐于动手

兴趣是一切学习、实践的前提。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的观察、思考、实践的内动力。虽然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心,但如果对事物兴趣不浓,他们不会主动的去学习、探索。因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首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乐于动手。

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我们应紧贴学生的学习、交往、生活实际,从中撷取训练点。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大,指导学生制作配套的生字卡片;结合学生最喜欢的课文,为课文配图;品德课后,主动学习做家务、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学校的“苗苗节”到了,设计手抄报,为“苗苗节”献礼等等,这些与学生生活贴得很近,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动手”打好了基础。另外,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教师不能主观、片面的组织训练点,应广泛地了解学生的想法,采用调查法、谈话法、问答法等弄懂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样有利于训练点的制定和训练的顺利实施。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活动兴趣,使学生有良好的爱好。

二、组织实践,亲身体验,让学生勤于动手

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动起来,进行亲身的实践。实践是一个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付诸于实际的过程,是一个判断与再认识的过程,所以只有实践才会有创新,只有实践才会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真实感受,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亲自动手去做,是开发学生动手潜能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认识事物、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正如爱迪生所说:“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自己大吃一惊。”

指导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实践的广阔天地。学生动手潜能的开发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课堂40分钟的时间有限,课外则是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在这个空间中主动动手发现,积极动手认识,记忆会更深刻,有助于开发学生各项潜能。在低年级教学中,有一节实践课:学习种蒜。学生们在学习后都积极的动了起来,进行实践。这次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认识了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了植物生长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个学生在“每日一句”中写道:“我开始选择了水种,可我等了两个星期也没发芽。妈妈把蒜掰开一看,蒜的芯都烂了。我就用土种,等了两天也没发芽。看来,一件简单的事也是不好做的呀!”多么稚嫩的语言,多么真实的感受,虽然她没有成功,但重要的是她学会了一种技能,了解了蒜的种植,同时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容易。也有许多学生种植成功了,“蒜长出绿色的小芽啦!”“小蒜长高了!”从日记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动手实践后成功的喜悦。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无形中也得以开发。

动手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参与他们感兴趣的事、有意义的活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年来临,同学间相互赠送贺卡,增进友谊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张贺卡则意义更大。在制作中,学生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构思,真令人佩服。有个女学生用碎布块做了两只可爱的小熊,用绿色绒布做了竹笋,并用黑笔勾了边,虽简单但非常生动。还有个学生想象更加独特,他在一个可爱的卡通人物下面粘了一个小弹簧,立刻使卡通人物变得栩栩如生,活蹦乱跳了。多么有趣的创意,多么巧妙的制作,再加上真挚的祝福语,使这次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发散型思维是从所给信息的同一源泉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众多输出。”的确是这样,这次活动虽是一次普通的“制作贺卡”的活动,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惊人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看到了学生有待开发的巨大内在潜能。

三、引导,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学习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悟。语文课中的生字卡,数学课中的小方块、小棒,手工课中的配套学具,不仅使课堂更生动、更活跃,也让学生在动手中学到了知识。制作学具是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这些立体图形时,教师在学之前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些立体图形,积极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寻找、了解立体图形有些什么特点,于是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自己裁剪、粘贴,但制作成功得很少,不是少一面就是没对齐、有缝隙,只有一位同学做得非常好,她说:“我制作时先观察了墨水瓶的盒子,一共有6个面,可大小不一样,只有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我按盒子的样子剪了3对相同的纸片,然后再照着墨水盒的样子粘贴起来,就做成了一个长方体。”她的话使其他同学受到启发,大家纷纷又动了起来,先观察,再裁剪,最后粘贴,于是一个个合格的立体图形展现在大家面前,而对于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已明确了,“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边?”“哪些面相同?哪些线相等?”“正方体的边、面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在制作时已领悟,使学习的难点在动手的过程中得到突破,学生学得也兴趣盎然。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在学习中的探索精神,学会自主、主动的学习。

四、鼓励,让学生体验动手成功的喜悦

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每一个学生都动起了小手,就要让每个学生都体味动手的乐趣。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必不可少,它是学生不断实践的基石,是学生不断实践的动力。

1.鼓励要面向全体

教师的鼓励如集中在个别学生身上,其他学生就不会有太高的积极性,所以教师的鼓励要面向全体,要让全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时时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鼓励性语言,尤其是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的鼓励会让他们对动手实践产生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乐于动手。

2.鼓励要真诚

对学生的鼓励,教师语言一定要真诚,发自内心的表示出自己对学生的称赞。一个学生制作生字卡片时,不仅在正面工整的书写了生字,而且在背面组了一两个词,老师的一句“你真是太聪明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让学生立刻体验到自己动手的成果得到了肯定,甚至有一点点自豪、得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恰到好处、真诚的鼓励会使学生更愿意、更高兴去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在动手的同时敢于创新。

动,是孩子的天性。开发学生动手潜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教育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进步的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自信心,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动手中开发各项潜能,在动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的“巨大的宝藏”——潜能都能得以开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时代。

上一篇:登高远眺 俯首拾蚁 下一篇:知文悟本 习得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