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分析

时间:2022-09-20 06:23:41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2

摘 要 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大学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对大学体育教学效能与教育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生态处于变化失衡中,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体育的发展。本文针对大学体育生态失衡原因,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学校体育教学 生态因子

一、教育生态学的概述

我国体育教学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目前,教学科体系和教学制度正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等理念下,学校体育改革创新成为了自身继续探索的主题。当前,这所涉及的因素也远远超过生物学范畴且伴随着体育现象更加的复杂化,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吁声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开放的系统要求从系统上给予整体性关照,这恰恰与生态链原理构成生态思维核心内容,为诊断学校教育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而将教育生态学提出,则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来说是很有必要,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应该鼓励体育老师们,积极的运用多种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当然,而教育生态学则适合被推崇,而学校体育教学生态诊断既可以作为开放系统对生态因子给予判断,同时也能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从学校教育因素、教育环境等多层面出发,给原有的体育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

二、大学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是若干要素组成,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大环境和小环境等,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应有的功能。因而,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地制宜,提高系统的运行效果。系统性原则还要求把握内部的变化和发展,追求与外系统的整体和谐。例如,学校可做一个小调查,对大学教学时体育老师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做过对比统一。这样会发现,部分不注重体育教育系统性,不从整体出发的教师肯定教学效果较差。

(二)整体性原则

大学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对大学体育教学效能与教育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完整观念对于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平衡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涉及到了大学生态化的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既要重视整体也要重视局部。因而,学校需要在政策措施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学校不同领域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平衡,利用制度完善等方式,协调大学体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推荐大学体育生态化顺利进行。

(三)动态性原则

大学体育教育系统整体不仅受着自身条件限制,同时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阶段性,并受着时间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大学体育教学的生态平衡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宏观把握系统发展的趋势,保证系统有效的运行,实现大学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失衡的原因

(一)课堂内部环境失衡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扩招学生,使得各学校都出现体育资源短缺和紧张问题。这使得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而使其对某些体育学科产生不愿意学习的心理。比如,形体教学的问题。由于教学场地的短缺,很多本该在室内教学的体育项目,而不得不转变为室外教学。这不仅影响了很多有体育爱好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失望,而且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在室外教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有些在室内能完成的教学转换到室外就不行了,而其教学效果远不如室内教学,大大的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效果,这也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并且由于教学场地不足,只能够采用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的模式,大班授课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课堂内部环境难以协调,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部环境受到影响。当然,这些因素既然出现了,而学校就应该针对学科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有效整合自身教学资源,确保体育教育效能。当然,学校也有其不能开发的内在因素,在这里就不做深究。

(二)课堂外部环境失衡

体育教学课堂外部环境失衡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所教的内容同实际脱离,教学目标没有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要强调内外部的生态平衡,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需求。大学作为校园与社会衔接的特殊系统,其发展同样也要遵循社会发展,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因而大学必须要处理好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学课堂要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事物间的联系,要注重各要素之间和各层次之间的协调和链接,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合理掌握系统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促使课堂内外部环境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举例当前的一些时事引用到教育过程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是课堂内外一致不封闭。不仅从外在条件的体育环境和体育设备同步之外,适当的给学生讲解某个体育项目的固定动作,也能让学生的开眼界的。

四、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对策

(一)抵制花盆效应以优化环境

花盆效应也被称为局部生态效应,它的范围决定了自身对人工条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决定了自身对时空上的局限性,一旦个体离开这种人工环境生命力就会下降。如果学校体育教学处于花盆效应,体育生态系统就会与其他系统脱离联系,教育的真正宗旨也就无法落实。

因此,大学体育教育要服务于生活,才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大学体育教学的场地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都需要同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例如我国许多学校将体育教学场所设立在较偏僻的地方,因通风以及采光等不适应体育教育的花盆效应,从而使学生感觉体育教学不受重视。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场所的设置要根据花盆效应的原理整体布局,才能与国家所倡导的“阳光体育精神”相符合。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不要只围绕着运动技术这一主线,也要适当引进一些有益于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模式,主动与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体育游戏内容,唤起学生的游戏精神。

(二)依据生态原理调节关系

从生态学角度讲,生态位所反映的为有机体在环境中精确的距离位置以及被利用资源。结合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生态位是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其由于所利用的资源有着时空维度的区别,与其它的生态因子有着差异性,因而导致了生态因子在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循环中的位置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因此,具体来讲,大学体育教育的生态系统当中,师生为生态因子,师生处在各自的位置当中,在生态位上为同一生态位的竞争,但生态因子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比如: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讲解内容或者示范某一动作的位置决定了师生处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位置距离使得学生产生教师位置观察的差异性,并可能因此引发对有利位置的竞争。因此,大学体育教学生态系统中学生可能因为模仿能力,身体素质等差异产生不同的生态位差异,体育教师必须及时发现这一生态差异,因势利导,给予学生表扬,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体育教师因年龄状况、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背景等的生态差异,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学校具体可以选取那些专业知识丰富、性格开朗并且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师,为教师与师生之间提供情感交流的机会。有鉴于此,大学体育教师需要按照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生态位变化特征,在遵循生态位原理的前提之下,给予一定的影响,及时对生态位变化的各种关系进行协调。

(三)限制生态因子以扩大空间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限制生态因子就是某生物耐受性达到或者接近生物耐受极限时,其发育、生长等功能会受到限制的因子。对于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如果我们能够找出体育教育生态系统当中的限制生态因子,就意味着掌握了大学体育教学发展变化的问题所在。大学管理部门需要充分结合自身条件将教育中的限制因子转化为非限制因子。作为生态系统当中的主导因子,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找出教学实践中的限制生态因子,把握学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运作过程。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限制因子具体包括教学软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求;高校大学生人数过多,师资力量有限等。因而,大学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等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机会,去除人数过多,师资力量不足因子的负面影响。此外,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以及学生都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对学校体育教育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对于教学者而言,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构建起适应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体系,减少人为干扰,遵循体育教育的生态规律,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马凌燕,辛娟娟.论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系统的关系[J].山东体育科技.2006.

[3] 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4] 徐小为.生态视野中的和谐教学价值观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

上一篇:大专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刍议 下一篇:论排球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