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对《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20 03:16:12

创新实验对《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影响分析

摘要: 以非计算机工科类学生开设的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以创新实验对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进行的改革和实践,并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软件技术基础;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255-020 引言

我校自2001在清华大学第一批教授专家团的指导下,结合我校校情开始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实践。并于2007年在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类的课程体系上开设了《软件技术基础》等课程形成了较完整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

1 《软件技术基础》开设的目的和特点

1.1 《软件技术基础》开设的目的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工科学生开设。掌握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2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特点 主要为学生讲授数据结构和算法还介绍了基本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及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希望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知识有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能更好的将计算机技术和所学专业相结合。

2 突出实践,改革创新

在2007年开设这门课程至今五年来,对教学不断的进行着探索。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2.1 原来存在的问题

2.1.1 教学面广量大难度高 特别是对于数据结构部分需要学生完成线性表、队列、栈、二叉树的实现和相关运算。在经历了两个教学周期发现学生实验完成效果非常差。究其原因发现:①我校生源本地学生占一定的比例,其中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学生水平层次不齐。②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学习过的C语言来编程实现。由于学生对于C语言这部分掌握不太理想,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根本无法独立完成一个实验。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就产生了厌学心理。对于实验就更加敷衍了事甚至开始抄袭他人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

2.1.2 实验内容组织不科学 首先,实验内容结构松散。最初希望将每一部分理论知识都能和开设的实验相结合。在理论课中讲授的数据结构部份中的线性表、队列、栈、二叉树都有相应的实验。虽然“面面俱到”但实验和实验之间没有联系内容离散没有侧重点。其次,实验性质多为验证性。因为学时的关系在做完验证性的实验后根本没有时间再开展综合性的实验。缺乏对学生理解力和创新力的培养。另外实验内容较多而且每个实验只有2个学时时间比较紧张,并且要求学生对C语言掌握较熟悉。而学生对于C语言的掌握往往差强人意,加上每个实验任务时间少学生很容易造成厌学情绪。整个实验下来很少有学生真正在理解和自主的学习中完成,实验的目的成为一纸空谈。

2.2 调整学时,加大实践 根据《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在最初制定教学大纲时将理论和实验各分为32学时。后经实践教学发现实验内容较多,学时不足造成实验效果差强人意,无法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课程的内容将一些较容易理解的章节课时进行了压缩,增加到了实验课时。经过调整后实验课时为36,比列占到了总课时的56.3%,其中课程设计课时为8,占到了总课时的12.5%。实验学时的调整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

2.3 “以线带面”,增加“小课设” 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针对我校工科学生专业特点,主要从实验的创新角度出发在数据结构和算法这两部分知识中挑选出“线性表”作为基础实验和综合的课程设计两部分来进行。实验的创新即突出侧重点,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2.3.1 “一线式”教学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原有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数据结构中的实验主要集中在线性表这一部分知识中。围绕着线性表这“一条线”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实际实施中将实验任务细化要求学生能够实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顺序和链式。要求分别实现对线性表进行建表、插入和删除等基本运算。在完成线性表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实现查找和排序的各种算法。实验的创新使得内容整体化,前后连贯重点突出。保证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为后续实验做好基础。由于移除了队列、栈等实验内容,将相应的实验学时增加到了线性表的实验中。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有较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实验内容围绕着线性表这“一条线”开展,引导学生逐步编程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近年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完成效果较原来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2.3.2 开设“课程设计” 在实验教学的创新中,除了进行“一线式”教学内容的设计外还开创了课程设计。这也是我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独有特色。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一个具体的小设计,它是一次完整的创新实践训练。课程设计的设置可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设计技能,引导并启发学生创新[1]。

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中开设课程设计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其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锻炼学生设计创新能力[2]。

①课程设计的教学思路。课程设计是《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思路主要从两点出发:

1)“由线及面”。在进行了前面“一线式”的实验内容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在其上进行各种操作。虽然学生完成了这部分的实验但仍然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实验中增加了课程设计环节。由前面实验的“线”构建课程设计这个“面”。教学活动的开展环环相扣,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前面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上一篇:新测量船测控系统目标捕获策略探讨 下一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逆性现象及质量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