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9-17 12:43:19

中国-东盟自贸区意味着什么

现行东亚区域经济竞争合作的格局,可称为“菱形架构”。这个构架是对此前数十年间区域经济合作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雁形模式”的扬弃

新年伊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虽属于双边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进展,但却有着巨大的区域一体化激励效应。我以为,目前东亚内部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格局,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格局。在不稳定格局下的大国“较劲”中,东盟国家以及韩国等较小经济实体的合作,则发挥着某种关键的“导向”作用。大国与此类小经济实体的合作,最有可能改变区域竞争格局。

东亚:“雁形模式”不再

“菱形架构”凸显

这个自由贸易区的启动,虽然不可与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同日而语,但对于中国而言,在现行东亚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格局下,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现行东亚区域经济竞争合作的格局,可称为“菱形架构”。这个构架是对此前数十年间区域经济合作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雁形模式”的扬弃。我们知道,20世纪70年代直到“后冷战”前期,东亚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格局曾被经济界形象地描述为“雁行模式”。在那个模式中,日本“一大”在经济与技术上居于主宰地位,因而扮演着“领头雁”的角色,亚洲“四小”居于“第二梯队”,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处在“燕尾”地位,跟着“头雁”日本乃至“二梯队”东亚四小起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加上日本经济长期的走走停停,东亚“雁行模式”显然已经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格局。新格局由四方面力量的消长主宰:相对实力不断下降的日本经济;相对乃至绝对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经济;以一体化为纽带及小国“团伙化”而影响日增的东盟经济;经济硬实力加文化“软实力”均趋于强化的韩国经济。上世纪90年代结束之前东亚危机的发生,可视为这四方面力量消长加速的分界线。

上述四个方面力量的消长与角逐,可以简约地以“菱型架构”比喻之。“菱型”的四个角分由“两大”与“两小”构成。“两大”即中国、日本,“两小”即东盟与韩国。前者构成两个“大角”,后者构成两个“小角”。无论大角与小角,对应的经济实力大体相当。

具体来说,目前中国经济的名义规模(亦即名义GDP)已与日本不相上下。2008年日本GDP约合4.9万亿美元,中国大陆约合4.6万亿美元,而实际经济规模已经超越日本。同样地,东盟10国加总的名义经济规模,仅略大于韩国。2008年东盟十国名义GDP约合1.5万亿美元,韩国约合1万亿美元。市场规模上,中国大于日本,东盟十国也大于韩国。

相对于以往的“雁形模式”来看,“菱形架构”最不稳定。具体说来,在上述“菱形架构”中,中、日两大经济实体的竞争居于支配地位,“两大”竞争的一个交汇点便是“两小”。说的形象些,两个“大角”都在争取两个“小角”的合作。由此引出的格局,无疑是一种“2×2的博弈”模型。

在这个博弈框架中,对中日“两大”而言,哪一方能够争取到“小角”的更多支持与合作,便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就现行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流行模式而言,自由贸易区无疑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模式。恰是在这个意义上,中日“两大”在争取东盟、韩国“两小”中,都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贸区方式。这方面的第一步是由日本迈出的。2008年底,日本与东盟自贸区协议率先生效,此次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生效,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中国对日本试图主导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跟进。

中国-东盟自贸区

激发东亚经济一体化

在前述“菱形架构”下,中国紧跟日本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受到刺激的不仅包括日本,而且还包括韩国。前已论及,这个“菱形构架”下存在中日两个“大角”之间的“较劲”,如果说2008年末日本-东盟率先合作,略微改变了两个“大角”之间的竞争均势的话,那么此次中国的“跟进”,则恢复了原有均势。就这个意义而言,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日本的刺激当最大,对韩国的刺激也不小。由此当激发这两个经济实体的许多“想法”,由此可望激发区域经济合作新浪潮。

然而对日本而言,虽然可以自由贸易区方式争取两个“小角”的支持与合作,但比之中国来,此类自贸区的实质内容要差一筹,尤其是互利程度要差些。这里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巨大差异,说具体点即经济发展层次的巨大差异。日本与韩国经济属于“高收入经济体。2008年日本人均GDP高达3.9万美元,韩国也达1.9万美元。与东盟经济存在巨大差异,同年后者人均GDP仅为2600多美金,比中国还少。

虽然东盟内部也不失新加坡这样的高收入经济体,但毕竟不占多数。如此之大的经济差距,决定了日本-东盟之间自由贸易区的互利程度要大打折扣。一般认为,两个经济差距较大的经济实体之间的一体化,利益分配将极不对等。

相比较而言,东盟大多数国家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层次接近,这意味着双方利益均等的一体化推进存在现实基础。可以预料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尤其是人均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下一个自贸区的目标当是韩国。同样可以预料的是,东亚“菱形架构”下中国争取“小角”合作的努力,成效将超越日本。

由此可见,中国此举将进一步激发域内大小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上一篇:应重视“元制度创新” 下一篇:物业税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