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问题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09-16 09:34:28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问题教学法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分析了在计算机基础课中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探讨了问题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计算机基础教学

0 引言

实践能力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录用大学生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已成为衡量毕业生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志。

为了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高教司1997、2006年两次发文要求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培养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动手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处理日常事务问题。但是,当前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恰恰忽略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普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问题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潜能,使其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问题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需要教师提前精心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学习问题,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典型情境。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原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新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以及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

1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1.1 兼顾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需要采用问题教学法

目前计算机日益普及,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的途径众多,获得计算机信息的来源多样化,使得大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普遍提高并且基础层次各异。对于这种情况,传统的针对同一学习起点的教学法势必不能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问题教学过程中用分组的形式加入竞争机制,刺激学生主动寻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另外可以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供学生选择,基础差的学生解决简单问题,基础水平高的解决较难的问题,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1.2 问题教学法是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有效手段

计算机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乃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重视实践内容的设计。问题教学法不再以知识理论作为线索,而是以典型问题作为教学模块,问题涵盖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从形象具体的问题出发,实际动手操作,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自我探索、自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1.3 融合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需要采用问题教学法

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但在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师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从而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相关专业的特点,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能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设计适合专业特色的问题或者以专业为背景设计教学问题,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例如,在给文秘专业的学生讲解Word图文处理的内容时,可以针对该专业的特点设计一个有关公文排版的问题,并且要求在该公文中设计一枚电子公章。该问题不仅体现了专业特色,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 问题的设计原则

问题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问题为载体,使学习者在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能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所应用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设计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2.1 问题在设计时要考虑专业背景

问题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学生熟悉的背景构建问题的情境,架设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桥梁,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解决该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专业能力。例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份菜单的设计;英语专业学生设计一篇全英文报刊;财会专业学生设计一张财务报表;法律专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份立案报告书等等。

2.2 问题在内容上应具有创新意义

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趣味性与成就感的统一,灵活性与具体性相结合。教学过程开始时,要以一个鲜活生动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和满足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3 问题在组织上要尽量涵盖重点

设计的问题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尽量多得涵盖教学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由一个问题引申出一系列的子问题,通过每个子问题的解决达到覆盖教学知识点的目的。问题中不能体现的知识点可以留作学生课下练习讨论。

2.4 问题在布置时要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所以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教学所用问题。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Word表格处理》一课,可以设计三个由易到难的问题:五门课程成绩单的制作(易)、付款凭证如何制作(较难)、一页纸简历如何制作(难),允许学生在思考、讨论、分析之后选择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该节课结束时都能拿出具体的“作品”,从而产生成功的喜悦和兴奋,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因此问题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难度要适宜。

3 结束语

问题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笔者实践经验,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本论文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立项课题《课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2012。

作者简介:

陈丽:女,(1979-)讲师,专职教师,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与研究,北京工业大学毕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上一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见闻 下一篇:地方院校日语教师的状况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