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中的生态与美学观

时间:2022-09-15 10:06:48

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中的生态与美学观

中国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艺术,中国各地的居住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方式,都是先民在自然的相处中总结出来的,是人们生活习惯和审美精神在大地上的烙印,投射了人的印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有特色的传统居住形态,在人们与环境的相处中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思想与审美价值,在今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中的生态

在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中所体现的“生态观”,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对自然的态度问题。古人始终是以一种敬畏与爱戴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生活于其间的大自然,在这里不依靠机械文明而获得良好的居住舒适度。

“合院”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基本单位,形成了以“合院”为单位的组合体,中国人内向封闭的空间组织形式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种围绕一个中心的“院子”组织的建筑形式,是人类从自然界向人工环境的过渡,民居建筑“有宅必有院”的“院”是其精华所在。在生态上有其重要的功能,在南、北方由于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这种“合院”布局和形式必将与之相适应。南方以天井式中庭最为流行,在天井下部形成了建筑通风的“冷源”,天井上不封盖,这里就成了通风的出风口。这种通风系统,不论建筑是处在有风还是无风,风大或风小,风从不同面吹来,都能起到通风,获得空气对流的作用,从而给居民带来阴凉的物理效应。

窑洞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古代穴居形式,在干燥少雨,夏热冬冷的地区,这种居住形式基本上满足了人类居住生活的需要,当地人们遵照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与当地环境相协调,潜藏于黄土下的窑洞与大地融为一体,巧妙地把黄土的各项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黄土的掩埋下,可利用黄土的天然特性和良好的蓄热能力,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蓄能、调节气候的功能,是天然节能建筑典范,而且,根据调查得知生活在其中的人普遍比较长寿。

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取自于自然,融合于自然,而且,造价低廉,方便施工,在它寿命结束时又可以回归大自然,有利于自然再生和良性循环,符合现代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是古代“天人合一”生态观的生动典范。

二、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中的美学

居住环境是人们生活空间和艺术形象的对立统一体,人们有意识的建造这就根本上区别了动物的筑穴和筑巢活动。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必然体现在其中,不仅作为生活方式体现于生活空间,还通过意识形态范畴的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刻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空间性以及空间的序列和形象性,建筑空间不仅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对于人类,如果说,原始洞穴的壁画和装饰还是先人为满足遮风避雨、防御野兽攻击的实用功能之后需求的话,那么在这种实用需求满足之后,一种不自觉的原始美感就转变成了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这时人类对居住的要求并不仅仅满足于“安”,还要追求其“乐”和“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已经向更高的层面上迈进。

中国古人把自然看成美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最高的原则,自然在人们的心里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对它的欣赏不仅存在于物质层面,而且融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上出现了“比德”和“畅神”的审美观,人们把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不同的格调和性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即使不能游览自然山水也要在自己生活的空间中把自然的气息带进来。李渔四时皆有特别爱的花,谓之“四命”:“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一命也。”这种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才有“智者乐水,仁者爱山”的审美胸襟。

在居住环境中,还表现古人对大自然追求的浓烈倾向,在园林建筑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借景”,其目的就是通过借的手法把居住生活在此中的人,引向广阔自然的生态视野,打通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使之“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境界。这个时候自然已不仅作为令人欣赏悦目的对象,一个美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大自然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了人们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中国传统居住中的住宅舒适度设计策略

追求舒适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在居住建筑上的目标,我们的居住形态从一开始到现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原始人火的发明和运用,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变革,带给我们居住建筑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舒适度的巨大提升,人类伴随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提升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在居住建筑中都有相应体现。中国的地域区分明显,每一个地方的居住建筑都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手法,这些没有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其中蕴含着先民智慧的结晶。反观我们今天的居住环境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通过学习前人的设计策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一)适应性设计策略

传统的居住建筑一般是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建造起来的,是依据传统的建造方法,使用当地便于获得的材料而建造的。在北方寒冷的地区,人们为了御寒,往往建造厚实的墙体,屋内通常采用燃烧农作物的秸秆而取暖的火炕的方式。在南方为了防暑降温,向外出挑的开放式房屋,潮湿多雨的地方为了防潮,建造起了杆栏式建筑。这些设计策略,充分适应了当地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习惯,较好地利用了大自然的各项资源。

住宅的适应性策略,是尊重生态和自然、因地制宜的,这样建造的房屋,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也节省能耗,而且也适应了人们的生活。传统民居就是遵循了自然之道,是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建造的,因此自然而然地延续了先祖的建造方法,根据当下的居住特点适当的创新,使之符合新的居住需要,这就是民居当中生生不息的指导思想。

(二)生态设计策略

中国人的住宅生态设计策略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生态观的具体运用。生态设计就是协调住宅、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之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体。散落在各地的民居可以说是生态设计的典范,它们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传统住宅中的生态策略,主要利用建筑的朝向、风向、日照、材料、建筑布局、绿化、河流等手段达到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能源的和材料的合理利用,真正实现“低碳生活”的目的。

例如,北方民居中多设置火坑、火墙,墙内设回环盘绕的烟道,做饭的烟先经过烟道流经火炕,然后通过火墙,流向排烟口,达到把炊烟的余热再利用的目的。民居住宅中,炎热多雨地区,采用茅草屋顶,原因在于茅草屋顶可以渗透部分水分,而晴天时,强烈的阳光将水分蒸发,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这与客家土楼的厚实的墙体有异曲同工之处。新加坡大型房地产集团“雷迪亚诺”委托权威能耗测评机构进行的评估表明,以单位面积计算,陕北窑洞要比现有高层建筑节能20%,骑楼、吊脚楼模式的岭南建筑要比现有建筑节能30%。由此可见,民居的选址、设计、选材、技术都充满了朴素的建筑生态设计意识。

(三)美学设计策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建筑美”的产生总是于物质上的‘常安’而显于精神上的‘求乐’,起于功能技术上的‘原发’而显于艺术造型方面的‘继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说出了人们对建筑和艺术之间的深刻理解。

中国传统住宅是以院落为中心的空间结构,整个建筑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一个单元接多个单元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中,横向、纵向、平行地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大院落,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单座建筑数量众多的群体,建筑空间是一层一层逐一展开的。从而造成使用者难以在一个固定的视角来欣赏其整体面貌,而必须人行其中,领略“步移景异”空间变幻的美感。在这样的“视觉流程”中空间序列一一展现出来,蕴含着艺术的节奏与韵律。

我国传统民居历来注重居住环境,人们总是尽量选择倚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建造住宅,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创造本身具有的的“内容美”,在这内容美之外包含着它本身的形式、质地、色彩、装饰等外在表现。人们在满足基本的“坚固”、“适用”的物质要求后,就必然上升到审美性和情感性的要求,甚至可以上升到表达某种思想倾向的程度,包括传达地域文化和民族审美情感的高度。

人类的住宅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技术、材料的发明与应用,我们的住宅走过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生成到发展,由原始到发达的漫长道路。人们居住形态的变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居住舒适度的提高,从人类营建第一所住宅开始,人们的居住历史就是人们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人文精神不断升华的历史。

可以这样说,人类已知的几万年的居住史,就是人们追求住宅舒适度的历史。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较大的差别,这就使得每个地方孕育了自己独特的居住文化,人们在住宅舒适度的处理上有着独到的智慧和方式。今天人们的居住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舒适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人们追求“低碳设计”,追求美学内涵已成了趋势,我们研究传统的居住文化,汲取传统智慧融合当代先进的技术与材料运用,对今天的住宅建设和人们对住宅的选择有很多有价值的启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吴玉成.?建筑的艺术观[M].北京: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

上一篇:绘画艺术杂谈 下一篇:空间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