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虚拟同辈群体刍议

时间:2022-09-15 08:01:24

网络中虚拟同辈群体刍议

同辈群体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关于同辈群体的论述都是将其看作是处于同一个现实空间中的群体,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资源的丰富,网络中虚拟同辈群体正在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同辈群体形式,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探讨虚拟同辈群体的相关问题。本文中论述的虚拟同辈群体年龄跨度主要指青少年。

概念界定

(一)同辈群体的概念

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同辈群体几乎完全被用来指称儿童或青少年的非正式小群体。对此,笔者认为,同辈群体不仅应包括非正式小群体,还可以包括正式群体。从空间上来看,它也应包括现实与虚拟两部分空间的群体。

(二)现实同辈群体的概念

现实同辈群体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由地位、生活背景大体相同、年龄较为接近的儿童组成的关系亲密的群体。其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特点、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时常聚在一起,彼此之间有着某种影响。

(三)网络中虚拟同辈群体的概念

网络中的虚拟同辈群体是指青少年在网络中通过各种方式所认识的并与之进行交往,频繁互动,认同相似的价值与态度,彼此之间有某种情感上的支持,进行各种信息和经验的互换的人组成的一种群体。

虚拟同辈群体与现实同辈群体特征比较

(一)两者相似处

虚拟同辈群体与现实同辈群体相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愿结合的较多,关系较平等,有自己的亚文化,较高的心理认同感等。

(二)两者的区别

1.组成方式有别

现实同辈群体中,青少年主要是通过与学校、社区或平时生活中能够面对面接触到的人进行较为亲密的交往,从而形成了同辈群体。在真实的社会化模式下,相似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经历以及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经常玩耍、沟通是形成现实同辈群体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而网络中虚拟的同辈群体是在虚拟社会模式中,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中的网络游戏、聊天室、BBS、电子邮件或其他任何可供交流或游戏的软件平台,利用网络社会交往的新工具和新环境结交朋友所形成的同辈群体。

2.交往的空间差异

现实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主要局限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空间之内,平时接触较为频繁,生活经历也较为相似,同质性较强。而网络中虚拟同辈群体的交往,则是无地域限定性的,这可以使得青少年突破交友的地域空间限定,不断扩大个人的交往圈子,能够认识来自不同地区甚至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习俗(背景)和生活经历的朋友,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个人见识。

3.形成过程有异

现实同辈群体在形成的过程中,青少年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相对较少,表现为:第一,在正式的同辈群体中,个体加入群体有可能并非出于自愿和主动,他们迫于无奈,别无选择,比如班级这个正式同辈群体的形成并非是每个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愿加入的。第二,在正式的同辈群体中,不是每个个体都发自内心愿意加入每个群体,也就不可能都是在情感上百分百的认同该群体。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内,青少年就好像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如鱼得水。他们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结交朋友,不用担心碰到现实中会遇到的舆论或环境压力等。

4.人际交流迥异

现实同辈群体的交流一般是通过面对面的、口语式的交流,并且辅以一定的肢体语言,它是一种即时性的交流。群体成员之间在交流过程中,因为伴有一定的面部表情、动作等,在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较易伤到个体。而虚拟同辈群体间的人际交流是在虚拟空间中,以网络为中介的、非面对面的、符号式的非身体语言的表达,它是一种延迟性的交流。因为是在虚拟的空间中,即使发生符号式的语言冲突,杀伤力的持久性也不是很大。

5.群体结构不同

现实同辈群体因为接触的空间、频率等因素制约,成员结构较为稳定,进入、退出群体有一定的规定性。群体内往往有一些成员间的口头协定等比较外显的规则,违背这些规则就容易被群体成员孤立、排斥。虚拟同辈群体的结构更为松散,成员结构不是很稳定,进入退出群体较为自由,因为在虚拟网络里,生理年龄、居住区域、社会经济地位等不再是进入群体的必要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参与,退出交流也不必担心来自群体其他成员的责怪及惩罚。维系群体结构的规范更为隐蔽,更具有弹性。

虚拟同辈群体存在的意义

虚拟同辈群体的产生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互联网的普及;独生子女所引发的一些人际交往问题等。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两面性,虚拟同辈群体的存在也一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积极意义

1.满足了获得归属及交往的心理需要

网络虚拟同辈群体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并且形成的过程更为自主,满足了青少年在现实同辈群体中会遭遇的一些明显不平等待遇,或满足了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有障碍且日益孤独的青少年获得归属感和迫切交往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在青少年普遍出现“早熟”和“过度社会化”的现状下,现实同辈群体间的关系地位也逐渐开始出现分化和不平等,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一部分青少年(如性格较为内向者)的同辈交往带来了困难,网络中虚拟同辈群体的形成克服了这一弊病。

2.帮助青少年实现“社会位移”

在网络社会交往中,由于缺乏情境线索、匿名性和弹性同步的特点,使得青少年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尝试扮演各种角色。这不仅可以促进处在不同生活背景中的青少年相互了解、学习,还可以让他们在匿名情境中尝试扮演多种在现实社会中向往却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其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可以藉此机会学习自我保护和防卫的人际互动方式,以及相似于成人式的社会化,为其更好地社会化创造条件。

3.丰富人生阅历、拓宽视野

网络同辈群体形成方式的广泛性、空间的非限定性、异质性等特点,为其提供了完全不同于个体现实生活的知识和经验,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今天,借助网络交往形成的虚拟同辈群体由于异质性更强,可以使青少年更加迅速和广泛地接触到更多和更新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

4.网络可以成为心理交流的平台

青少年时期的人们往往心理容易闭锁,他们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有时甚至是对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而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和文字化、符号化的交往特征有助于青少年敞开心扉,进行轻松的情感交流。因为一方面在网络虚拟的空间中,谁也不认识谁,交流会更轻松和安全。另一方面文字化、符号化更易于表达,有些口语中不好说的东西,通过键盘的敲打更利于倾诉、交流。

(二)消极意义

1.社会比较危机

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青少年会接触到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的人,如果一个人经常跟一群比自己在物质方面优越得多的群体进行交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自我的现状、家庭背景等产生不满或是自卑等心理。

2.虚拟伦理认知冲突

由于互联网开放、匿名、自由的属性,使得人们很容易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忘记自己的社会公德和责任,作出一些平时不敢想(或根本没想过)不敢做而又明显不道德的行为,以致于通过鼠标或键盘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自由驰骋时无所不为。这样的虚拟伦理语境很容易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淡化或忘掉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约束与自律意识,形成虚实交融的“自主”伦理,难分善恶、雅俗、美丑,导致青少年在现实中的思想行为异化。

3.虚拟社会化条件下的角色认同危机

青少年在虚拟同辈群体中交际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这很有可能与现实的角色发生矛盾、冲突,由此便会出现角色认同危机。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青少年从虚拟同辈群体接受的社会化信息,有可能与他们从家庭、学校和现实同辈群体所接受的信息不一样。这些矛盾的信息可能会造成深刻的文化冲突。

4.深层次的孤独感

部分青少年(特别是现实生活中内向、不善表达、孤僻的人)由于与虚拟同辈群体可能比现实同辈更加志趣相投,再者网络“交心”过程比现实交往更隐蔽、安全,他们可能会过分依赖虚拟同辈群体的交往,而忽视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反而觉得更为孤独。特别是当青少年把在网络交往中形成的新的自我认同转移到真实生活中来的时候,由于交往环境和对象与网络中的大相径庭,往往会无所适从,严重者有可能会发生人格分裂和自我认同危机,一旦在网络当中的倾诉空间、对象中断,他们在内心深处会倍觉孤独。

促进虚拟同辈群体正向发展的建议

针对虚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或许我们可以从更为具体的角度来研究网络化时代下青少年如何从现实走向虚拟再走向现实的过程。首先,对于青少年的虚拟同辈群体交往,家长及教育者不能放任自流,因为他们毕竟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人,且有些虚拟同辈群体承载了消极的亚文化。所以,成人的引导是必须且必要的。但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简单说教或粗涉,不但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可能会加剧孩子的反抗心理。其次,针对现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型的群体形式,有关虚拟同辈群体的一些认识、存在的问题等知识应融入学校的课程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经历,进行讨论、引导,让学生由现实到虚拟再能顺利、完整地走向现实。再次,家长和教育者以及每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成人都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真实的生活空间,让孩子多在现实中快乐成长,畅通交流。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下一篇:关注高校贫困生群体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