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应走多元化发展模式

时间:2022-09-14 09:27:08

中国新型城镇化应走多元化发展模式

[摘 要] 目前世界已经有超过50%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城镇化率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已达到52.6%,人们正处在城镇化的世界。在未来30年里,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城镇化的内涵和本质出发,立足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结合中央和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走以上海、广州(和香港)、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引领三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围绕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次级区域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以县域的县城、中心镇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并且将3种模式同步推进、相互协调,这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多元化; 城市群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64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122- 02

中国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2012年34年的时间里,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和长足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人均收入由1979年的182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 1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同时,中国的城镇化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从1979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年均增长1%,城镇人口从1979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2年的7.1亿人。可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按照诺瑟姆城镇化发展的S型规律,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未来的30年时间里,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还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本文简单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模式。

1 城镇化的内涵和本质

国内外对城镇化的概念至今都没有统一,国际学术界的提法是“城市化”,国内通常的提法是“城镇化”,本文对这两种提法不加区别。从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的角度,城镇化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城镇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城镇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无疑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通常的,城镇化的概念应该涵盖以下3个层面的含义:① 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应该体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就是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② 非农产业的城镇化,具体表现为城镇化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向现代高效的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渐升级,就业结构也随之变迁,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③ 空间城镇化。城镇化是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

2 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007年5月,总理在长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优化城市布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到了城乡统筹的高度,10月十七大提出利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城镇化。2010年同年10月住建部从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低能耗、质量提高、低环境冲击、集约式机能化和和谐城镇化等6个方面赋予新型城镇化新的内涵。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新型城镇化应全面指导全国城乡发展。2012年11月十肯定了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化的“新四化”道路,并明确“四化融合”的方向。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从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已经被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那么,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

2.1 新型城镇化要求给予进城农民公平待遇

我国有约2.6亿农民工,他们在工种的选择、工作的待遇、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各方面受到城镇的歧视,成为城镇中的“边缘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整个社会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参保率还不到30%,城镇中的住房保障几乎没有将农民工纳入,20%的农民工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这些都表明,农民工和城镇人口没有均等化待遇,这就会形成农民工候鸟式的“两栖”状况,从而加剧新型城镇化的难度。

因此,新型城镇化要求给予进城农民公平的待遇,也就是要实现农民工在就业、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技能培训、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这一切最根本的保障就是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壁垒。只有让进城农民享有和城镇人口均等化的待遇,新型城镇化才不是空谈。

2.2 新型城镇化要求必须有产业支撑,产城融合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6%,工业化率为47%,和国际上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是工业化率的2~3倍相比,中国的城镇化率显然是滞后的。也就是说,中国存在着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问题,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并未完全融合。具体表现在产业是城镇化的配角,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割裂;产业的集聚度不够,从而拉动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够充分,从而解决的就业率较低,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就会较低。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另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变,这样才能达到产城融合。也就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注重城镇产业的培育,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合理分工、产业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四化融合”,推进产城融合。

2.3 新型城镇化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土地城镇化

中国的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城镇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城镇用地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为1.36~2.30,这一数值远远高于世界的标准合理限度1.12。甚至在中国的中部和西部某些城镇土地扩张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3~5倍。扩张的土地在使用上过度地偏向于工业生产,忽略了消费型土地利用,从而带来高能耗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新型城镇化要求土地真正城镇化,一方面包括土地城镇化的转型,真正做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地位,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农民带资进城,从而使得农村转移人口在消费和居住方式由农村向城市收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城镇化。

3 新型城镇化应走多元化模式

城市经济学关于城镇规模及空间结构理论表明,城镇化过程中城镇规模遵循一定规律呈现等级分布。从中国的国土空间来看,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呈重点城市群结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结构以及城镇内部的功能划分等。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这些结构关系,新型城镇化才能健康发展。

结合上述理论,基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在进城农民待遇公平、产业支撑、真正意义的土地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走多元化发展模式。

3.1 以上海、广州(和香港)、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引领3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

目前,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香港为中心城市的珠三角城市群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的环渤海城市群已经形成。长三角城市群是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城市,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的共30座城市,正在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群”,也正成为世界6大城市圈之一。广州(香港)—珠三角城市群是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城市,加上澳门、中山等9个城市。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超级都会区。环渤海城市群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京津冀、辽中南、胶州半岛等20多个城市,这一城市群担负着改变我国北方特别是北方中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的重大任务,是引领整个北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2012年3大城市群的GDP占全国总量的47.8%。这3大城市群各具特色,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制造、交通、商贸物流、信息的中心,形成产业、人口集聚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3大城市群之所以能推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最主要的动力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产业集群,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城市的珠三角城市群是世界著名的加工制造业和出口基地,也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并形成了电子信息、家电等产业集群。环渤海城市群尤其以钢铁、机械、电子仪器、石油、石化、造船等产业集群在全国的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3大城市群以其中心城市为核心,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为减少成本,需要从周边城镇近距离购买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并加以延伸,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同时,产业集群及其外延的发展对周边区域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从而加快周边区域的城镇化步伐,这符合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内在要求。

3.2 围绕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

围绕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另一选择。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大多数省会城市是省域范围内的中心,它们利用现代完善的交通体系与周边区域尤其是周边城镇发生联系,形成区域性的城市群,这是仅次于中国3大城市群的第二层次的城市群。进入21世纪以后,围绕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的繁荣是中国新世纪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层级的城市群甚至成为各区域或省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经济重心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定位为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目前太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以西安、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等区域性城市群已经取得了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城市群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好的发展潜力,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具备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中心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大城市群或区域性大城市群,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且对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被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围绕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的城镇化仍然是借助于产业集群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和周边城镇形成专业化分工的优势互补关系,从而在加工制造、科技教育、商贸等很多方面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省域范围内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四化融合”。

3.3 以县域的县城、中心镇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

以县域的县城、中心镇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第三层面的模式选择。县域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截至2012年,我国县级城镇2 856个,建制镇40 906个。2012年全国百强县的前10名包括江苏省的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宜兴和福建省的晋江以及浙江省的慈溪和绍兴,还有山东省的荣城。其中江苏省占7位,浙江省占2位,福建和山东各占1位。近年来,百强县的GDP甚至占全国县域经济GDP的1/4强。在一些例如江浙一带的地区的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绝大多数就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的第二、三产业进行就业,并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形成城乡一体化。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60%的农村劳动力希望就地城镇化。

相对于大中小城市而言,县域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相对于农村而言,县域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县域的县城和中心镇可以作为城乡的连接点,在城与乡之间的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集聚和辐射功能。因此,以县域的县城、中心镇为中心,形成就地城镇化模式,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现实表明,上述的3大城市群,以省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群和以县域的县城、中心镇的层级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可行的。一方面,3大城市群和以省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群中的每一城市都根据其优势特点发挥集聚力和辐射力,和周边的城镇发挥优势互补,进行较大程度的融合,有效地降低经济成本,推动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实现了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另一方面,以县域的县城、中心镇为核心的较小一级的圈层,也在空间拓展、产业链外延过程中,通过与城镇甚至是农村地区进行合作和优势互补,形成辐射周边的内部微型增长点,进而形成聚合与释放出更大能量的经济区。

综上所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该走多元化发展模式,也就是走以上海、广州(和香港)、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引领3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围绕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的城镇化模式;以县域的县城、中心镇为中心的城镇化模式,同时3种城镇化模式还应该同步推进,这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广播网.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EB/OL]. http://.cn/o/2013-11-12/193428691310.shtml.

[2] .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 理论参考,2013(5).

[3] 王雅莉. 城市经济学[M].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4] 吴福象,沈浩平. 新型城镇化、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城市群产业发展[J].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4):36-42.

[5]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 江海学刊,2013(1):87-94.

上一篇:内蒙古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指数的构... 下一篇:地方政府官员利益追求的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