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时间:2022-09-14 02:54:36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它要求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经验、相应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搜集好各项资料,灵活运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除了课本上列举和解读的内容外,教师可以利用很多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在介绍“免疫”时,可以搜集各种生物工程技术中最新的先进技术手段并做简单介绍。如试管婴儿的培育、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克隆技术在克隆羊之后的发展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生物学知识,也是促使学生想深入学习的有效方法。

同时,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途径。比如在介绍“反射”时,课前利用几分钟做一下“膝跳反射”或用左手抓住右手掉落下来的直尺的小游戏,学生的积极性会立即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再巧妙地设计问题,做到问题的“悬”“巧”“精”。“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优化问题设计,讲究布疑技巧,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沿着一串串疑问拾级而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活用生物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教学语言是指生物学语言和一般课堂教学语言这两种语言的有机结合。前者主要指高中教材课本中的生物学概念、术语等,而后者则是指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用于组织活动,有过渡、衔接、提问、指令等作用的语言。它服务于生物学语言,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没有生物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照本宣科。

要做到活用生物教学语言,首先要求教师在运用概念阐述现象,使用材料时要用严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不能含糊笼统也不可胡编乱造。如:“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正确,但仔细一想就不对了,如果照这样的说法,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就不属于生物了。像这样由于措辞不准确而产生的科学性错误,是不允许的。再如,“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有些又兼营水生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在这里教师要避免某些学生产生简单的理解,即两栖动物是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在介绍C3和C4植物时,因注意其名称是三碳植物和四碳植物,不能按字面念成碳三植物和碳四植物,对学生造成误导。生物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教师要正确使用生物学的名词、概念、原理,不能生造,不能随意,更不能将生物学术语言与日常生活用语相混淆,滥用习惯用语、口头禅来代替生物学的概念、原理。

其次,形象有趣的生物教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诱发求知欲。如在讲细胞器时,把线粒体比作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把叶绿体比作“自动空气净化器”“有机物合成工厂”;在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由于惯性思维,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教师可以使用“生命不息,呼吸不止”来说明,学生好记又好懂;在讲遗传和变异时,可以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说明,使遗传现象浅显明了,以及用“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使变异现象通俗易懂。

语言是一门艺术。对于生物教学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既要重视又要有一定要求,从内容上说,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新。从形式上说,要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含蓄风趣,才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效。

三、把生活知识带进课堂,让生物教学生活化

学生虽然阅历浅,但也在每天的衣食住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从而乐于学习,也使得课堂教学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枯燥。比如,在介绍免疫时,我提问最近流行的H1N1甲流,媒体呼吁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主动献血,帮助那些感染了甲流病毒的人们,这是为什么呢?给病人直接注射献血者的血清和给正常人注射疫苗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些问题大家经过积极热烈的相互讨论交流,马上得到了解答。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使这些知识得到升华,真正成为了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宝贵财富。

四、注意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习知识融会贯通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其他各门学科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巧妙地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形象透彻。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几处早莺争树暖,谁家新燕啄春泥”把动物的繁殖行为描写得生动形象,“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现了植物的向光性,“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现了温度变化与植物开花的关系。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在课堂上巧借善用,不仅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如,在介绍“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R菌和S菌的区别,借用英语的rough和smooth所指的粗糙和光滑之意表示两种细菌的菌落特征,简单易记,把英语学习和生物学习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又如,学习“兴奋的传导”时,局部电流的产生和方向,符合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即存在电势差时可产生电流,电流的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基本原理掌握了,则一通百通,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保持他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集中精力,而且要保持活跃的思维。有效学习,教师需要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逐步提出目标明确、难易适度、新颖有趣和引人深思的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真正激活学生内在思维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且获得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以此强化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的兴趣。总之,一个真正充满活力的生物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胚胎工程中的“同期” 下一篇:高中生物:营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