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文化冲突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9-14 11:47:23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文化冲突及解决策略

内容摘要:对外汉语课堂的管理充满着文化色彩,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冲突在所难免,本文从美德差异、关系差异、活动差异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保持求同尊异的平和心态;整合冲突,互相借鉴;利用一切时机,创设多元文化。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 文化冲突 解决策略

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刘骏对111名在美从教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调查发现,有97.3%的教师表示课堂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基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美国课堂和中国课堂存在很大不同,那么如何深入剖析文化冲突背后的原因及顺利进行课堂管理就成为了教师能否成功进行教学的关键因素。

一.文化冲突的必然性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狭义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文化。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学生、社会文化在文化的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课堂文化冲突的内源性基础,构成了冲突的可能和条件,而不同的文化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的共同目标是按自身的文化属性去表达,这是使冲突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关键[1]。课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所使用管理语言――汉语无疑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背景,同时配以一定的肢体语言,其意思的理解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作为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汉藏语系与拼音类文字几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它所体现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语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表现得更为突出,给教师管理班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曾经在菲律宾任教,第一节课就感受到了课堂管理与中国大陆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不习惯教师大声点名,他们认为那是做了错事时教师批评的语气,造成课堂的沉闷。也有志愿者面对嘻嘻哈哈、我行我素的课堂,无力管理,把书一扔扬长而去了事。其实这种文化冲突极易导致师生间的惊讶、不快、不安、愤慨、厌恶的感情,教师更容易产生无法有效适应新环境的无能感。

二.文化冲突的理性分析

不管人们从哪些角度来审视文化的内涵,在逐渐的学术碰撞过程当中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文化是人们共享的意义体系,价值观、信念、规范、思维方式等是这个意义体系的主要内容。由于不同的群体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共享意义体系的不一致,这种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跨文化冲突根源于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如何生成和读解意义的方式上的差异[2],因此,以生成和读解的意义对象作为分类的标准,班级管理冲突分类如下:

1、美德冲突,侧重于社会个体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规范和伦理行为。这是中西文化异质性体现之一,从权益追求的协调方式看,西方的原则表现为个人优于群体,注重个人之间的协调;中国的原则表现为群体优于个人,注重对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协调。因为西方文化传统一贯坚持个体至上的价值理念,个体本位是西方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追求社会个体价值最大化的功利主义被纳入西方文明范畴进而被广泛接纳和吸收。而在我国个人的存在是为了集体的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几千年传统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形成了东方社会主义总体本位的集体主义文化。

引起二者冲突的原因在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排斥,或者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压抑,无法形成和谐共生的文化主体。在国外往往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刚去的中国教师习惯的拿起扫帚打扫教室,学生哄堂大笑,大声说:“老师,那是工人做的事情。”同样,如果教室里少一个同学,甚至是他最好的朋友也不知道原因。道理很简单,这些学生认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如果不是朋友主动告诉,没必要去过问。

2、关系冲突,在认识论意义上,造成文化冲突的文化一方往往倾向于将他人他物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而对其吹毛求疵。不但把他人他物作为认识对象来考察,同时还要从二者关系的角度来探究,若二者的关系进入到文化主体的视阈当中,文化主体与他人他物也就结成了平等的关系。在西方学生的观念中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中国的教师更加适应传统的秩序观念,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二者冲突在所难免。

一位刚到国外任教的教师对学生和教师的亲密关系感到不自然,一次上课时,当着全班的面大声批评了犯错的学生,课后下意识地轻拍学生的肩膀予以鼓励,第二天就接到了训育处主任的电话,说家长投诉该教师对学生态度不友好,并且有肢体接触的不良行为。

3、活动冲突。活动冲突主要由于不同的文化对动态活动意义的生成和读解方式不同而产生的不和谐。动态活动当中必然有具体的事物、真实的人,同时也存在着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抽象的理念与理念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在不断地变化着具体的事物、人、理念以及他们所结成的关系。[3]

在课堂管理上,它既可以是由于不同文化对一些具体的管理方式当中所开展的活动的不同认识而产生的冲突,也可以是对班规班纪的不同读解方式而产生的跨文化冲突,还可以是对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活动的意义生成方式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冲突。“中国教师视课堂为严肃正规的学习场合,教师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学生保持对教师的尊敬态度。英语国家的教师极为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不大计较师生的言谈举止。教师可以坐在讲台上,可以随便来回走动,可以夸张式地作出各种表演,甚至还可以弹手指,把脚放在椅子上。”[4]

所以中国的教师对华语课上爱说话的学生恨之入骨,一直用国内的课堂来要求学生。国外的学生也很奇怪为什么中国的学生从小都是安静地坐着听着教师上课。更不能理解外国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吃东西、学生上课时间可以上厕所、下课学生就席地而坐聊天。

三.解决策略

国外汉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遵守的规范、追求的目标、民族文化资源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一般而言,国外汉语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和国家代表的形象出现的,教师的这种角色促使其变成了规范的符号,而学生作为具体的个体,除了文化差异,在个性表现上千差万别。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另外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产生文化精神的融合,有利于他们个性的成长,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体做法如下:

1、保持求同尊异的平和心态。求同,指谋求那些超越民族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别的关于伦理价值观念;尊异,指尊重那些与本民族相异的他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的原则是,“既要对自己的本位文化保持高度的自信,又要充分尊重异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坚持采取平等对话的姿态去相互沟通和理解。”[5]

课堂文化冲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不必对其作好与坏的价值判断,但是我们要理解课堂文化冲突、理解处于课堂教学情境当中的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美丽的火花。教师善于引导就会让课堂变得别开生面。比如在上菲律宾华校中三课文《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女孩子不能读书、梁山伯和祝英台不能自由恋爱非常难以理解,课堂上出现了骚动,教师及时进行引导:“你们的姐姐和亲戚凡是华人的家庭的是自由恋爱多还是家里介绍的多?”因为海外华族非常传统,基本谈婚论嫁的时候都还是依靠父母之命,所以,这样一类比学生立刻明白,教师就可以小结:“中国古代的时候男女都是要听家里的,相比男生而言,女孩子不读书是当时的习惯,更能让丈夫喜欢,更听丈夫的话。”

其次,整合冲突,互相借鉴。在授课中,态度上的求同尊异使我们有了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文化冲突的视角,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供借鉴的内容。因此要辩证地看待文化冲突对立面的文化内容中的积极影响力方面,汲取其精华,在多元文化冲突中展开的批判与反驳中,要辩证地分析每一次文化冲突的矛盾焦点,在化解矛盾中寻求激励本土文化发展的现实方法,为创造多元兼容的文化发展观谋得认同整合的生存条件。[6]

我们要学习国外学生的乐观好学、干净整洁、含蓄幽默、尊敬师长等优点,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平等的社会交际关系。

最后,利用一切时机,创设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中,关怀及文化共享的程度能够产生更高层次的成就。教师要在传授汉语言和文化时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进而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首先,教师要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教师要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倾听的心态、尊重学生的态度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信任关系。国外学生一般很喜欢和老师交流,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谈心,既了解情况又让学生锻炼汉语口语。并且通过手工、壁报、中国传统节日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从而接受教师理解中国文化。其次,尊重并理解所在国文化,了解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理解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和文化价值观。有一次上课发现一个学生睡了两节课,当时只是叫醒了他,后来才知道所在国的英文和华语分属不同的学制,这个学生华语虽然只是初一,但是英文已经毕业了要考大学,夜晚看书到很晚,所以没精神。教师只有从多种视角来理解文化,他才能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策略、动机模式和内容。

总的来讲对外汉语课堂要求教师要有包容的胸怀,尽快适应国外文化,进入教师角色。

参考书目:

[1]王铁群,张世波,《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J],发表于《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2]〔美〕布拉德福德・J・霍尔《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M〕.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200.

[3]杨宏丽,陈旭远,《论跨文化教学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及深层缘由》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4]〔美〕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M〕.陈南,龚光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75.239.

[5]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万希平、康安平,《文化冲突时代的文化认同―――基于全球化文化发展悖论的反思》,发表于《未来与发展》2009年第5期

朱焕芝,女,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上一篇:任务语言教学对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下一篇:从批评话语角度看网络时代的教师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