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语言教学对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时间:2022-07-26 12:18:52

任务语言教学对英语口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内容摘要:除了一系列客观因素制约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外,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在心理及态度上缺乏正确认识也是影响其口语水平习得的关键因素。笔者以教学班为试点班,运用任务教学法,采用学期跟踪的方法,证实了任务语言教学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任务语言教学法 任务 学习动机

高职类院校学生上英语课时学生普遍心理压力较大,怕自己因犯错误招致同学的嘲笑,因此上课宁愿一言不发,只是单纯听讲。这样无形中就降低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陷入了成绩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越不想开口讲的恶性循环中。为了调动高职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笔者对所教的两个口语能力水平相当班进行了历时一个学期的任务教学法教学,并对两个班在实验前后的口语成绩和动机水平进行对比,从而对任务教学法对学生口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研究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任务语言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动机是否切实有效?

(一)研究工具

在该实验开始前,首先对两组学生t测验,前测结果(0.267>0.05)显示两组学生水平无明显差异,然后确立两个班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一学期培训结束后,口语测试话题确立为My Childhood。考试开始前,对作文部分具体评分标准做出介绍,目的在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突出重点。选题主要参考因素是学生熟悉此题目,避免了有的学生因为不了解主题而产生答题结果的差异。

口语成绩满分为10分,三位有经验的老师分别打分,接着SPSS算三次分数的相关性(r=0.85),然后把三次的平均分作为最后作文分数。

(二)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过程中,对对照组学生口语教学方式采用既往的教学模式,对试验组用任务教学法进行培训。实验组每次从口语话题引入到话题训练再到学生话题表达评价都分为三个步骤。

(1)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有意义性、可操作性、真实性、差距性和拓展性等。严格遵循任务设计原则,例如: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连贯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2)任务环: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小组向班级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按照Prabhu的观点(Prabhu N S. 1987),教学过程中可以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任务,即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观点差任务(Opinion-gap Tasks)和推理差任务(Reasoning-gap Tasks000)。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灵活地使用目的语的不同形式表达思想,要求大力提倡表达的流畅性,090准确性与得体性则退居其次。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没有语言结构规则的强制性制约,不必过于考虑用这个还是那个语言结构或词汇项目,表达的目的只在于能够达到双方思想交流的目的,这种自主的表达是学习者创造性使用目的语的基本前提。

(3)后任务:由分析(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任务型教学注重学习者学习过程本身,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显性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由表达思想、进行意义协商。

在整个培训过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后测结果进行t测验。结果如下:试验组平均分8.9,对照组平均分5.3,t值2.689,显著性水平0.000(<0.05)表明,两组学生测试结果明显不同,并且差异较大。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相关性分析,试验组相关系数0.893,对照组相关系数0.672。0.893强正相关表明试验组学生在接受任务教学法后,口语表达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照组0.672的相关性虽然也表明学生水平能力的提高,但这种提高属于一自然学期结束后,学生水平自然变化这一客观结果。

因此,该研究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论证:任务语言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学习动机切实有效。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围绕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以组为单位围绕任务开展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整个讨论过程无论是组内讨论还是组间讨论,以及汇报过程都是学生积极成果的展示。

毛小利,女,硕士,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

上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谈 下一篇: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文化冲突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