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百姓说事

时间:2022-09-13 11:53:34

区域.百姓说事

中国五大中心城市

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与重庆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

此次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在五个中心城市中,上海是东部的中心,北京、天津是北方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广州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重庆则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并没有入选国家中心城市,而被确定为华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五大中心城市简介

北京

我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天津

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我国北方的海运与工业中心。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

上海

中国第一大城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

广州

我国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重庆

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中央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地区以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新拆迁条例”不能成夹生饭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民意,头一天便“炮声隆隆”。对此,去年向全国人大提议修改《城市房屋拆迁条例》的北大五学者之一称,“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民众再来一味批评甚至否定新条例,很可能会让相关部门形成两面都不讨好的想法,那么他们可能会想,再搁一搁。这对新条例尽快出台,维护被征收人利益,是不利的。”(1月30日《新文化报》)

专家急于催生《条例》出台,以维护被征收人利益的好心,是值得肯定的;专家担心相关部门有强大的反对意见而使“新拆迁条例”被搁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觉得,再急,再迫切,也不能让“新条例”成夹生饭,把不成熟的法律草案匆匆通过吧?

其实“新拆迁条例”完全可以向火车实名制试点的做法学习――在大家意见始终不能统一的情况下,不妨找几个城市先做试点。与其急忙催生一部不完善、不成熟的条例,不如让草案接受实践检验洗礼,待成熟完善后再向全国推广不迟。毕竟这些年都给“耽误”了,也不急在这一会儿。我们不能为了尽快出台条例而让民众息声质疑。如此“要求”,于情不通,于理更加不通,需要专家们权衡再三,社会慎重对待。

(北京 麻中蓬)

但愿“最短命小区”只是个传说

“规划、鬼话,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这句话,是老百姓对城市规划朝令夕改的最无奈、最无望、也最无情的嘲讽。不想的是,媒体报道称,福州多个建成开盘不足10年的商品房住宅小区都面临拆迁威胁――它们都在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规划范围内。这些住进新房不过几年时间、甚至还没有还清贷款的居民,对拆迁强烈反对,鸿祥苑小区居民的反对率甚至达到了100%。(2月3日《武汉晚报》)

据说搞如此短命拆迁,是当地准备建造一幢103层的摩天大楼,以兹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唯一省会城市的地标建筑,媲美台北101大楼。这个规划不可说不宏伟,令人叹为观止。但事关城市建设、民生大计的事,绝不是小事情,拆迁重建等一定要慎之又慎。假如今天能把十年前的规划轻易,谁敢保证十年后,今天的规划不会也被推倒重来?

且不说城市规划“朝令夕改”亦然有损政府信用,但这种折腾,就是巨大的劳民伤财啊。我想不光拆迁区内的居民会不答应,就是其它“事不关己”的人民群众恐怕也不会答应,更别说这本身就严重违反《规划法》。但愿这个规划最终不会被审批,只是个传说。

(北京 宁玉碎)

执行中不走样是深圳公务员改革的关键

2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详细公布了深圳市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内容,69%的公务员将被划入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中,通过职位分类和聘任制的实施,部分公务员“官帽”将被摘掉,“铁饭碗”变成“瓷饭碗”。(《广州日报》2月4日)

从理论上看,深圳公务员改革的制度设计不可谓不好,但具体实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我一方面非常赞同深圳的公务员改革,另一方面我又非常担心深圳的公务员改革。深圳公务员改革之后,69%的公务员成了“瓷饭碗”,但仍有31%的公务员是“铁饭碗”。今后,深圳公务员的积极性如何,精神风貌如何,政府效能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取决于69%的“瓷饭碗”公务员,而是取决于这31%的“铁饭碗”公务员。只有当深圳的公务员改革,进入到了这31%的“铁饭碗”公务员里面,才真正进入公务员改革的深水区,才可能产生质变。

设计一套理论上具有很多优点的制度不容易,要保证好的制度在执行中不走样、不变形,实现理论上的效果,就更加不容易了。因此,保证在执行中不走样就成了深圳公务员改革成败的关键。

(武汉 郭文婧)

消除“消费忧虑症”

“消费忧虑症”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心理上的担忧,怕吃亏上当,怕货不真价不实,买服装怕价格虚高,买药品怕假货冒牌,进餐馆怕量小味差,买电器怕质量隐患,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消费者在消费时便经常出现犹豫不决、过分谨慎的情况,只有在作出最为合算的判断后才能决定消费,否则便等待观望,迟迟不肯消费。这种“消费忧虑症”,既不利于消费者的正常消费,也不利于商家的发展,同时给建设诚信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更不利于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实施。

虽然“货比三家不吃亏”,但终归“买的没有卖的精”。要解除“消费忧虑症”,仅靠消费者商品知识的增加、消费行为的理智及依靠法律维权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靠商家的诚信经营,在不涉及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商家要尽可能地把商品价格的构成、进货渠道、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如实地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地消费,放心大胆地消费。另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采取坚决措施保护合法经营,打击违法经营,努力营造一个童叟无欺、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

消除“消费忧虑症”,让消费成为一种享受,使消费者消费无忧,这不但是消费者的热切期盼,也是广大守法经营者的热切期盼,这对构建诚信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吉林 王石臣)

户籍改革:别用“经济壁垒”代替“身份壁垒”

日前,吉林省出台发展城乡规划指出,将继续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凡是进城农民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就可以进城落户。(《东方网》2月22日)

吉林虽然取消了农民进城的身份限制,但却代之以“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这三个条件。何谓“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这是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这种模糊导致的结果是,农民进城的门槛不仅没变低,而且越来越高。以“稳定的居所”为例,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有关部门曾做过调查。经调查,许多省会城市都将农民工购房在60平方米之上作为落户条件之一。试想,在目前房价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连城市里的白领都望房兴叹的情况下,他们有这能力购买吗?这实际上是把他们排除在城市之外。

吉林省虽然取消了限制农民进城的“身份壁垒”,却代之以由住房、职业、收入构成的“经济壁垒”。这种本质上以货币构筑的新的“经济壁垒”,比原来由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导致的“身份壁垒”,对农民来说更可怕,也更加难以逾越的。这种人为设置的门槛,无疑会成为是农民进城的一大障碍,其实质是旧有的限制农民进城思维的连续。这种改革无疑是充满妥协和不彻底的! (福建 孙瑞灼)

政府网站半数“不及格”让人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日前了《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09年):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为视角》。报告显示,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情况不好,不少政府网站存在信息不集中、网站信息获取不方便,个别政府网站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等问题,43个城市中半数以上不及格。(2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政府网站流于形式、社情民意渠道不畅,直接导致政府资源的浪费。其次,这会影响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这导致群众的诉求无法向上层表达,群众的问题无法向上层反映,群众的需要无法向上层呼吁,而这些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事实上,如今诸如政府网站、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热线之类的,承载着反映社情民意职能的热线电话、网站、信箱可谓多如牛毛,可有几个真正发挥作用了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他们的信件一封封寄出,电话一个个打出,在网站上一次次留言,却都如泥牛入海时,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就会降低,政府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

其实,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政府网站100%的普及率并不可喜,让政府网站发挥作用才是根本所在。而要让政府网站发挥用,关键在于政府官员要真正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关心百姓的疾苦,让政府网站真正地运转起来,做到来信、来电、来访必复,及时处理,及时反馈,树立起良好形象。如此,则社情民意通道畅通之日就为时不远了!

(福州 陈英凤)

上一篇:大连春节黄金周旅游的别样风彩 下一篇:城市跨越发展的科学思维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