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09-12 06:20:59

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反思

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的抱怨,这题都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学生们还不会?考试得这么一点儿分,都浪费了我的心血。同时也听到学生们的怨言,所有的题我都做了,才得这么点儿分,还不如不做了。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反思,得出了一些结论。下面仅就例题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的产生到知识的应用的关键一步。然而,许多教师忽视了这一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讲解例题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此,学生对例题的学习也只停留在表面 过一段时间就忘了。

一、在审题处反思

在许多学生身上都存这样那样的现象:本来这道题不会,可是老师读完题后马上就会了。考完试后,满满的自信,可成绩发下来却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分数。一检查题审错了。这些情况经常发生,屡见不鲜。审错题的原因在哪?据我观察,有一些学生在做题时不是审题而是留题,然后直接按照自己的第一反应去解题,从而曲解了题的意思。有一些学生不会断句,没能真正理解题意,从而导致审错题。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讲解例题时,我先让学生们齐读例题,再让学生们默读,然后回答我课前设计好的几个相关问题,通过学生们对问题的解答就能反映出审题情况。

二、在解题方法处反思

数学解题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善于将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再作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问,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原例题) 三角形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3,求第三边的范围?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问。

变式一:如果第三边长为偶数,求第三边?(这是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

变式二:求这个三角形周长的范围?(这需要改变思维策略)

变式三:如果周长为奇数,求这个三角形周长?(还是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

变式四:如果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周长?(这是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例题通过这样一题多问或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同时也打破了思维定势,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三、在共性问题处反思

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的占有量和成年人不同,而表达方式有可能会出现偏颇,就会出现老师所讲知识点到学生那里就“变味儿”了。对于例题的讲解,如果老师找到学生的共性问题,多进行反思,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再讲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时,我出了这样一道例题,口算不等式组 的解集。一部分学生说无解。一部分学生说x>3。这时我并没有只肯定了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出错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明确一下是知识点掌握的错误还是理解题意上的错误。于是我引导学生总结,在做计算题时,经常会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今后在做计算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我对绝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都了解得十分清楚,每个人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错,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从而课堂教学中做到了有针对性的提问,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得到了普遍提高。

总之,我认为,教师要做好教后的反思,学生要做好学后的反思,只有不断的反思,师生才能共同进步,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使师生的情感交流更加融洽,学生们会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上一篇:结合学生特征浅谈初中政治综合教学 下一篇:例谈初中语文陶冶性阅读教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