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时间:2022-09-12 11:24:22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摘 要]产业融合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其理论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创意”具有天然渗透特质,更易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带动自己和相关产业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着这一目的出发,本文对近期有关研究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显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融合的内涵和意义、融合动因、融合模式、融合路径等方面,缺少有一定理论高度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比如文化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等。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理论述评[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75-03

产业融合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两两产业之间原有固定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处进行融合,甚至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融合。最初,产业融合主要出现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后来扩展到金融、物流等服务性行业,并逐步向制造业和农业渗透扩展。这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为契机的产业间的融合,成为产业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产业融合理论。

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意,这是一种具有天然渗透特征的要素,使得其更易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拉动双方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为新兴产业,学术界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相对较晚,大部分文献集中在旅游业、信息产业、金融业这些和文化产业已经出现融合现象的领域,有少部分文献研究文化产业与农业、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问题。现有文献研究主要涉及文化产业的产业融合的内涵和意义、融合动因、融合模式、融合路径等方面。

1 文化产业融合的内涵及意义

任何新现象的出现、新理论的诞生,其研究总是最先从其内涵和外延开始。对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国内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最先出现融合现象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出发,试图从这些现象中找出产业融合的内涵和意义。

Pine 和 Gilmore(1999)指出,在体验消费时代,文化旅游产业中的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会引导他们把产品供应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营者主要利用文化创意手段和过程,通过引导游客体验去完善自己,来创造新型的经济价值。[1]Richards(2005)认为文化旅游的最大特点在于主动去学习而非被动观赏,如此在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2]Christen M.Rogerson(2006)以南非为例,专题研究了创意文化对城市旅游的促进作用。[3]国内学者李江敏等(2000)对文化旅游的创造性开发的概念、内涵以及其与传统开发的区别做了探讨。认为文化旅游的创造性开发就是指在对原有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后引入新的文化载体或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揭示出新的文化内涵,从而进行创造性的旅游开发。这种创造包括文化的再开发、文化的引入、文化的创造3个方面内涵,其与传统开发的基本区别是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内容上对文化的创新,也包括形式上开发角度、开发方式的创新。[4]更进一步的认识是陈永正(2007)明确指出,文化旅游与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创意为前提,文化旅游不过是众多人对于一些人提供的某种创意的体验,其灵魂是创意,把文化旅游定义为创意产业,就为发展文化旅游找到了方向。[5]

刘辛田和刘金元(2010)从产业竞争力角度指明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意义,认为新时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式发展是建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6]蔡旺春和李光明(2011)重点考察了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认为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与交叉,提升了制造业的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也扩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7]

2 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因

关于融合的原因,每位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角度的不同各自做出不同的判断。杨颖(2008)指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来自三个方面:旅游的体验性、闲暇的二重性以及经营者对经济性回报的追求。[8]董桂玲(2009)对动漫产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探讨产业融合的动因,指出动漫业和旅游业之间融合的动力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推力子系统、引力子系统、支持力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共同推进产业融合的发展。[9]张海燕和王忠云(2010)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指出技术进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形成,而从产业构成要素的角度,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创意这一核心要素的变更而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10]

除旅游业外,有学者研究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比如林榅荷和吕庆华(2011)从非公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角度分析认为,产业下游化是推动力量,需求高级化是拉动力量,这两种力量推动着非公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11]

3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模式

就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方式而言,现有文献的研究基本上都遵循了产业融合理论的一般规律,普遍认为存在三种融合模式: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如杨娇(2008)率先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剖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机制,分析了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三种二者融合的模式。[12]蔡旺春和李光明(2011)提出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主要有三种类型: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与关联融合。[7]焦斌龙和王建功(2009)以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为视角提出了以转化、渗透、提升三大机制,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和关联效应,以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13]

当然,大部分学者还是从具体要融合的产业视角出发,提出更贴近所研究的产业的融合模式。如李美云(2008)从旅游景点业与动漫业之间的产业边界特征出发,提出两者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动漫主题公园式融合发展模式、旅游景点动漫化融合发展模式、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发展模式、动漫节会式发展模式。[14]花建(2011)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存在五大模式:从创意设计到时尚体验的联动模式、从空间再造到创意社区的联动模式、从遗产传承到创意旅游的联动模式、从影视演艺到体验消费的联动模式、从美食产业到创意之都的联动模式。袁俊等(2011)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产品模式、产业联动的新型旅游营销模式、产业链延伸的文化产业景点化模式。占耀宗和金颖若(2011)通过对旅游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类型:旅游业主导类型、主导倾向不突出类型、文化产业主导类型。崔向阳(2008)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关系,提出了两者互动的基本模式: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撑的信息产业、以信息产业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型信息文化产业。

4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路径

多数学者分析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它们的融合路径。杨娇(2008)指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旅游客源是二者融合的核心三要素,然后分别从供、需、政府、环境四个维度去探讨推动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对策,以促进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12]李美云(2008)认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首先要提高认识,形成产业融合共识;其次需要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最后要培养既懂旅游又懂动漫的复合型人才。[14]杨颖(2009)从产业比较视角、业态多样性现象的视角分析了旅游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提出两者融合的三种途径:创意与旅游吸引物的结合、创意与旅游运营模式结合、创意产业的景区化。张海燕和王忠云(2010)基于技术进步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在于重视科技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创新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养文化科技人才等。[10]

除旅游业外,部分学者研究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路径。Banks(2010)以文化产业与手工业融合为例,认为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手工业者依赖越来越大,关键是培训合格的手工业者与相关技术人员,才能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王鹏(2010)分析了澳门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认为应该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因素,促进澳门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提升澳门业的创新意识与文化含量,从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澳门特色的创意业。温学勤等(2011)对河北省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尽快促进三业融合,融特色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为一体,以农业为抓手,以休闲旅游为媒介,以文化创意为动力,发展体验农业经济,既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又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林榅荷和吕庆华(2011)以非公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为视角进行分析,提出独立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应当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提高综合竞争力;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11]

上述文献研究主要从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的现状出发,进行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只有少部分学者对融合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鲍洪杰和王生鹏(2010)在产业集群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的分析,建立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判别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度与系统协同性的关系。张海燕和王忠云(2010)提出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出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顾江和郭新茹(2010)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测算法来测算我国各文化产业和高新产业的融合程度,按照赫芬达尔指数的高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对我国30个省区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加强政策扶持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5 对文献的述评

通过前面的文献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旅游业、信息产业、金融业这些和文化产业已经出现融合现象的产业,其中旅游业更是占了多数笔墨;只有少部分文献研究文化产业与农业、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问题。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创意,这是一种具有天然渗透特征的要素,这种天然渗透性质,使得文化产业融合的领域远不止此,文化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对经济的突破带动作用的研究应该成为今后产业融合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研究层面上,目前有关文献主要停留在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上,大部分文献只是分析具体的案例、描述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融合发展的对策,具有一定抽象度的理论分析比较少,特别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证分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现象进行一般性理论阐释,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能适应文化产业融合环境的理论体系,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重点。

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文化产业融合文献的研究方法过于落后,多数文献只是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如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等,较少进行定量分析,这可能与目前研究文化产业的学者多集中在人文学科领域有关,今后应该多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多交叉学科领域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比如使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中外文化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拉动作用提供参考和建议;使用数量模型来衡量我国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并测算其对双方产业绩效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的突破带动作用,从而探求出文化产业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Pine B.J.,Gilmore J.H.The Experience Economy[M].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Richards,G.Creativity:A New Strategic Resource for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5(9):32-43.

[3]Christian M.Rogerson,creative industry and urban tourism:south African perspectives[J].Urban Forum,2006(17).

[4]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陈永正.文化旅游的产业属性及其发展战略——以成都市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1).

[6]刘辛田,刘金元.基于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富厚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2).

[7]蔡旺春,李光明.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的新视角: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

[8]杨颖.从业态多样性现象透视旅游业转型发展——以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融合为例[J].旅游论坛,2008(3).

[9]董桂玲.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10]张海燕,王忠云.基于技术进步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6).

[11]林榅荷,吕庆华.与文化产业融合:非公经济发展的新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1(9).

[12]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13]焦斌龙,王建功.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机制与路径[J].晋阳学刊,2009(3).

[14]李美云.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旅游学刊,2008(1).

[15]花建.论文化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的五大模式[J].东岳论丛,2011(4).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启示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传统优势产业生态化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