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

时间:2022-09-10 07:05:56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历史回顾及未来展望

摘要:20世纪30年代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在美国兴起,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以社会实际问题为课程内容,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实现理想社会。本文在对国内外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及其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对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展望。

关键词:改造主义 课程论 课程论流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14

1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概述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学者们将其原因归于美国教育的落后。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在学者们对进步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严厉批判下产生。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其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的批判者和改造者,以此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改造主义者认为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过于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而忽视了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因而造成了美国困难的局面。所以,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主张学校课程要以社会实际问题为核心,要求学生能尽可能地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最好的培训场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布拉梅尔德的“轮状课程”,轮状课程即学校每个学年的课程都以一个社会问题为核心展开,课程的结构就像一个轮子状,四个轮子按在乌托邦的车体之上。可以看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以社会问题为课程内容的核心,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

2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历史回顾

2.1 国外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

第一,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兴起。1932年,康茨做了《进步主义教育敢于进步吗?》的演讲,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反想,之后康茨又做了两次演讲,并将自己的演讲内容出版为《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同年,拉格和克伯都相继出版了关于社会改造主义的论文。这些论文和演讲的出版为社会改造主义的理论基础做了一个宣传,它标志着社会改造主义初步形成。

从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一时期社会主义课程论流派还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社会科学、政治学已经被应用于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研究。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性,该流派还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完整的内容体系,研究法方法也主要是理论层面的一些探究。

第二,1933-1935年间,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1933年,由克伯屈主编的《教育边疆》一书出版。该书的作者包括:杜威、博德、蔡尔兹、劳普、V・泰勒和赫尔菲希。该书从不同方面全面阐明了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基本主张。这一时期社会改造主义课程流派发展较快,理论基础较之前也有所丰富,心理学被列入其理论体系之中。研究对象一般以学校或儿童为中心展开,内容体系尚没有形成。

第三,作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约翰・杜威教育和文化研究协会的成立。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出版年鉴。从1937-1946年,协会先后出版了八部年鉴。这一时期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已经成熟,理论基础也较之前更加的全面,包括心理学、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 、人类学,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也被应用其中,这些都使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理论基础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一时期社会改造主义另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应用了多种研究的方法,例如:理论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内容体系作为社会主义课程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已经趋于成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拉格的社会科学课程论,该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科的教育目的、设置社会科的指导原则、社会科课程的内容、社会科课程的设计及社会科课程的教学。

第四,20世纪50年代社会改造主义达到了一个顶峰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他的主张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世纪中期的估价》、《走向改造的教育哲学》等书中。由于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步入正轨,社会相对发展稳定。社会学、政治学、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儿童心理学都被用于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家庭破裂、核危机等。关注社会实际问题是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不变的主题。

2.2 国内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历史

我国改造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颜元,他受胡瑗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经实致用”的教育观,创立了颇具特色的“实学”、“实用”、“实习”、“实行”教育思想。并对人才做了独具特色的分类即:通儒、专才。通儒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稀有人才,专才即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在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方面,颜元认为教育和社会生产紧密相连,可以推动生产的发展。他说:“教以济养,养以行教;教者养也,养者教也。”教和养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对于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颜元认为是社会发展的本源所在,其功用要高于朝廷。所以,他采取了“分斋教学”的方法,来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渐进,一批开明人士看到当时清朝教育的落后和腐败,并试图通过教育来救国,洋务运动就是一次有代表性的救国运动。兴办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上以“西文”和“西艺”为主,洋务学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但是由于“中体西用”的局限,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中体西用”是指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洋务运动虽然没有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但是其教育思想有很多先进之处,在培养才人方面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社会的改造者和批判者,为我国近代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919-1921年,杜威来华讲学,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了中国,为我国教育送来了一场甘露,但是我们知道杜威决不是单单的实用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个社会改造主义者。他的弟子陶行知对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在中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陶行知一生致力于通过教育救国来进行中国社会改造,为中国社会寻找出路。他在中国传统生长背景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对中国的“旧八股”的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主义思想。

上一篇:中职校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策略思考 下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活动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