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2-09-10 12:43:48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能力一样,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各学科的学习以及他今后的发展和日常生活。

一、运用问题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能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培养品德,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同时,阅读在语文中考和高考中都是“重头戏”,阅读能力的考查不仅分值多,数量大,而且区分度也高,最能拉开距离,掌握阅读技巧后,也最容易得分。因此,中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培养在校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串讲法、谈话法、讨论法和问题法。这里,就如何运用问题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专家同仁们一起探讨。

何为问题法?问题法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对问题中矛盾的揭示,为学生有效地提供解决矛盾的途径,揭示解决矛盾的思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谈话法的改进,师生互相问答来组织教学,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由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用问题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具体的要求。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题。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科学性,一般要求做到:1、所提的问题要具体明确,难易适度,有逻辑性。2、所提问题要事先进行设计,即在备课中要有提问设计,使训练系统化。3、所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少提或不提不动脑的无价值的问题。提问题的方式有三类:“什么”、“怎么”、“为什么”。应该是有层次的。4、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先要认清是什么类型,比如有说明型、判断型、分析型、议论型等。5、教师在提问题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不同的问题,也就是常言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提问是一门艺术。钱梦龙先生提出要“曲问”,即要拐弯提问题,问彼而意在于此。如:“年且九十”(《愚公移山》)问“多大年龄?”明问年龄,实问“且”,“遗孀之子”(《愚公移山》)问“他爸爸能同意吗?”明问“父亲”,实问“遗孀”,等等。所以,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有科学性。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对问题的价值要有辨析能力;2、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回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3、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态度要亲切;4、还要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研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同时,要面向全班,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提问题。因为,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比教师向学生提问题更加重要,也更加艰难。学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自行钻研课文,积极思考的结果c如果能有好的问题,往往要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包含着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深思好问的良好习惯,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正确的耐心的解答。

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来指导学生发现问题。1、可以从学生的已知知识和教材提供的知识的矛盾发现问题。比如“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中的“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用法和不同版本中的解释。2、可以从学生理解与教师的讲解的矛盾发现问题。3、可以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的不同发现问题。 4、可以从教材本身的不足来发展问题。

无论从哪方面来指导学生,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多思好问的良好习惯,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扩充知识面,有良好的业务素质。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评讲问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不能急于回答评讲,而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多动脑,自己解决问题。在评讲中,可以师生共同讨论问题,解答问题:也可以学生自己分组讨论问题,但不管用哪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清楚这个结论是怎样产生的,从何而来。

运用问题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上面所述以外,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解答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尤其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错误,让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切忌一榔头把学生的思维打死,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解答。比如“你的问题太好啦!”、“你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说明你已经在钻研课文了。”、“你真聪明,能再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吗?”等等,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多地发现问题,更好地解答问题。

二、创设情景,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学完韩愈的《导说》之后,学生对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时,为了让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上几句话。

一天,韩愈正在路上闲游,对面来了一位行人,这人就是屈原。(教师事先布置了作业,让学生查找有关屈原的信息并进行了交流),那么,韩愈和屈原之间有怎样的对话呢?请同学们根据《马说》的主题进行想象。在学生写的“对话”中,既有情感态度,也有价值观念;既有真诚言说,也有善意劝告;既有言语积累,也有句式创新,从各个层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尊重学生的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的多项交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我在教学《花的话》一文时,课前,我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动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本文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样一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于是学生们很快动起来,积极排练,记背台词,设计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忙得不亦乐乎。表演课上,每个小组都表演的很出色,玫瑰花的骄傲,玉兰花的矜持,二月花的默默无闻……许多文字写不出的东西,都在学生的表演中表现的活灵活现。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使原来对创新无兴趣或有畏惧感的学生,也产生了浓厚的创新兴趣。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应当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关注。

上一篇:注重过程,强化训练,全面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下一篇:重视物理课改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