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的价值

时间:2022-09-07 11:27:27

探究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的价值

摘 要:在幼儿的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师幼互动关系和幼幼互动关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幼幼关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幼儿园中的师幼和幼幼关系,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幼儿园 师幼互动 幼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33-01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幼儿有认知上的交流,还有注意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幼儿更加亲近老师,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对学习产生愉悦感,激起幼儿主动互动的需求,教师还要积极促进幼幼间的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幼儿沟通交流能力,基于此本文就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的价值。

1 师幼互动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1.1 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环境创造条件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完成挑起课堂上的主导大梁,以单纯授教为主,掌管幼儿的全日活动时间和行为,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唯一主体,忽视幼儿的主导地位,形成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局面。在新时期下,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强调幼儿在师幼关系中的地位应该是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各种正当行为,减少在教育中的权威控制,认同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用平等的、仁爱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幼儿,将他们看做是一个成人,尊重幼儿们的兴趣、爱好,包容幼儿的脾气、小动作,用爱去关心他们。在幼儿教育中还要给他们发言的权力,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尽管有些是不成熟的,不切实际的,但也要给幼儿们以鼓励,培养幼儿动脑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自主学习、动脑思考。

1.2 加强幼儿主体的确立

无论是教师还幼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都应该是互动行为的主导者,和行为反馈的传递者。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在过去的幼儿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很多教师自己承担了课堂的整个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控制互动中的每个环节,幼儿在这样的约束下不能尽情的表达自己真是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新时期下,教师应该将幼儿看成自己的朋友对待,尊重和爱护他们,树立他们在互动中的主导地位,深入到幼儿内心深处,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和要求,认真倾听幼儿内心小小的愿望,让幼儿们畅所欲言,自由活动,参与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例如,在学习完该学的内容后,组织孩子们聚在一起谈心、做游戏,倾听孩子内心的想发,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在学习中、交流中表现出的爱好、特长加以关注和培养,确立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 幼幼互动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2.1 加深幼儿的合作意识

幼幼间进行合作前,要在潜意识里有合作意识,只有有了合作意识,才会进一步产生合作行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正确的进行指引,创造更多的幼流活动,为幼幼互动提供交流平台,加深幼幼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幼间的合作能力,让幼幼间彼此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谊。例如,在课后,组织幼儿们一起玩游戏,搭积木游戏,将幼儿们分成四个组,每组都有相同的人数,看哪个小组搭建积木的形状多,这种方式不仅仅让幼儿们掌握一定图形知识,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幼儿间的合作意识,彼此间都想搭建更多的图形,既有趣,又能学习知识,又加强了幼儿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2 提高幼儿的配合协作能力

在上一个游戏中,无形中加深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教进一步采取一定措施,在意识形成的基础上提高幼儿间的配合协作能力。例如,在幼儿们吃完午饭、水果,稍作休息之后,组织幼儿们到外面操场上来,将幼儿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拔河比赛,赢得队伍有一定的奖励,接着,孩子们就纷纷跳跃起来,表示很高兴玩这个游戏,自觉的进行了小组讨论,讨论谁谁谁该站在哪个位置,用什么姿势站立,在比赛时喊什么口号,在什么时间共同用力等,待讨论完后开始兴致勃勃的开始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幼儿间的配合协作能力,因为在这个游戏中每个环节都需要相互衔接,齐心合力,谁掉队都是不可以的。比赛过后,教师要落实自己的承诺,为赢得队伍准备礼物,也给输的队伍以鼓励。教师要多展开这样的活动,加强幼幼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幼儿间的合作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们从幼儿开始就加入素质教育行列,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结语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都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师幼互动为提高幼儿主导地位提供平台,幼幼互动为提高幼儿间合作能力创造条件,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学中的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环节,充分发挥互动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晶波.幼师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0.

[2] 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庞丽娟,李洪亮,王维.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7-92.

[4] 蒙台梭利,著.有吸收力的心智[M].高潮,薛杰,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49-50.

上一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和改进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