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论文:地方西湖的历史地理考察

时间:2022-09-07 04:58:16

历史地理论文:地方西湖的历史地理考察

作者:闻海娇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北宋末年,湖渠堵塞,围湖垦田,水位下降,西湖的水域面积已大大缩小。相传南宋初年,桂林太守吕愿忠勾结岳 父将桂林西湖改为 农 田,从 中 牟 取 暴利。⑧鲍同《复西湖记》中有记载:“按吴武陵 《隐山记》、韦宗卿《六洞记》皆述溪潭可以方泳,然岁久,废为田,尚可考者特一潭二池。池有芰荷,广不逾寻丈,余尽耕稼之垅矣。”⑨由此可见,西湖几乎堙废。南宋乾道二年(1166),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桂州太守张维得知西湖旧况“渺然有江海趣”,就按吴韦二记寻访西湖。张维深入访问群众,方知全为公田,“仅一线之流注入阳江(今桃花江)”,⑩甚为感慨。在隐山的北牖洞中,张维一行人发现了吴韦两人的石刻,便下决心重振西湖风姿。他组织人力清修淤积,疏浚湖道,修筑斗门,增加蓄水量,广植荷花。又在湖岸筑起瀛州亭、怀归亭和湘清阁,并栽种了各种名花青竹,使得湖岸红翠相间,十分雅致亮丽。西湖昔日的风姿重现于世人面前。11《复西湖记》对复原后的西湖作了记载:“若潭若池,横径将数十亩。望之苍茫皎澈,千峰影落,霁色秋清,景物辉煌,转盼若新”,“胜概为一郡甲”,“江浙虽称,亦未能过焉”。宋代,西湖的重要水源之一是漓江的水。漓江的水通过朝宗渠注入西湖。“崇宁三年(1104),知桂州王祖道于城北开朝宗渠,引漓江水入西湖,通阳江(桃花江)。”12之后,朝宗渠有所淤塞,西湖的水源受到威胁。淳熙元年(1174)范成大13重开朝宗渠14,引漓江水入湖,水源更充裕,湖面扩至700余亩。15淳熙五年(1178),范成大的同僚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昔于城东北角,沟漓水绕城而西,复南,东合于漓。厥后居民壅之,沟遂废。范石湖帅桂,乃浚斯沟,涟漪如带。”由此可见,朝宗渠引漓江水,往西注入西湖,再流向城南,最后在城东回到漓江,形成一个环城水系。范成大重修朝宗渠后,这个环城水系水势丰盈,水生涟漪。西湖也在该环城水系中,参与水的流动,水质良好。范成大多次到西湖游赏,赞美隐山西湖“胜赏甲于东南”。16不久,朝宗渠又湮塞,方信孺在嘉定年间(1208~1224)再次修筑。17西湖的水源又丰富了,西湖重现生机。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泛西湖》中称赞桂林西湖曰“桂湖亦在西,岂减颖与杭?”认为桂林西湖之美不亚于杭州西湖和颖州西湖。元代:存废之间元代统治者对桂林的风景破坏多于建设,桂林水系“变化较大的是西湖,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变迁过程”。18南宋末元初,元将阿里海牙率兵攻桂林,遭到桂林官民的坚决抵抗。桂林城经过唐宋两代的建设,已形成城高池深,四面皆有山水环抱,易守难攻的形势。阿里海牙为了攻破桂林,下令将漓江、阳江、朝宗古渠全部塞断或改道,使漓江、阳江以及城内各壕堑缺水而失去屏障作用。元军占领桂林后,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去清理河道,恢复原有的水路交通,造成横贯城北东西的朝宗渠因废堙而变成陆地,唐宋时极为宽广的西湖,亦因日渐缺水而消失。19地方豪强就乘机贿赂地方官吏,筑坝围田,据为己有,西湖逐渐湮废。“曩岁宣宪二司,蓄养鱼,利甚博,以助公用。继有猾徒周姓者,蒙蔽缘寅邑吏,请佃湖面为由,垒石塞源于流杯地,开渠泄水于阳桥江,芟荷莲而长葑菲,筑堰坝而围田塍,掩为己产,立券售于市户曾唐李王杨五姓,岁收禾利肥家。湖之湮塞,使郡之地脉枯结。”20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郭思诚出任广西谦访司经历,对西湖进行了治理,“亟命帅椽摄县事庐陵刘宗信踏勘核实,塞其渠而疏其源,撤其垒而锄其堰,追索伪立契据入卷。申府闻达,帅阃檄村下,给榜禁治,以绝后弊。湖面干涸,积有年矣,不数月,水痕如故。是夏,荚蕖荇藻复生,远迩人皆欢喜,亦系乎数也”。21经郭思诚治理西湖后,西湖基本恢复原貌。但好景并不长,之后又有人逐年修堰排水,辟为耕地。明代:悉已为田明初,西湖已无可挽回地朝陆地方向发展。到了明代中期的嘉靖年间(1522~1566),西湖污泥淤积严重,有的部分荒废,有的部分变成稻田,有的部分变成藕池。张鸣凤写于万历十七年(1589)的《桂胜》记载:“故有蒙溪,引溪为湖,遂成巨浸,名曰西湖。今悉为田,仅余一线水,出注阳江。”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刻的《广西通志》记载:“所谓西湖,今为田矣。”22自古以来,山与水总是相得益彰。西湖的水干涸了,自然会影响到它周围山上的景致。如西山上的“西峰夕照”曾是桂林名景,西湖成为稻田之后,游人失去了观赏“西峰夕照”的心境,来者日渐减少,山上建筑逐渐失修或遭破坏,西山趋向冷清凋零。张鸣凤见到的西山已是“楼阁尘销,文字露立,鸟鸣荒塚,草蔓石阶”,“积废太甚,不可复支”,由此可见西山的荒凉。著名文学家俞安期游隐山六洞时,认为“在昔诸洞,得水增观。西湖既陆,洞壑亦枯”,23西湖的水干了,隐山似乎也没有了灵性。明末的邝露游隐山六洞时,也 有 类 似 的 感 慨,他 认 为 “兹 山 虽 奇 著,胜 在水”,24可如今西湖“皆灌为田矣”,25使隐山景区大打折扣,令人惋惜,不禁发出感叹:“噫!负郭有田,而豪杰无奋,痛矣!”26崇祯十年(1637),著名地质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依据前人的记游考察了桂林西湖,本想一睹西湖的浩荡烟波,可是已见不到昔日的美景了,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记载:“唐、宋时,西江之水,东萦榕树门,其山汇于巨浸中,是名西湖。其诸记游,俱云‘乘舟载酒入’,今则西江南下,湖变成田,沧桑之感有余,荡漾之观不足矣。”徐霞客还认为“繁厥桑田,甚损浩荡观”。27有明一代,西湖的渐渐荒废无人问津。清代:完全湮废清代,西湖的情况并无多少改观。围湖造田,直至湖地完全湮废,隐山西湖似乎也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我们从一些怀念西湖的诗文中,还能窥见当时西湖的情况。清代文人黄之隽的《游隐山记》记载:“洞(即北牖洞)外夷旷,可眺稻畦数百亩,周护隐山。噫,此即唐李渤所辟之西湖也。既而废为田,宋张某复之,元又废为田,至于今不复。”可见,当时西湖被废为大片大片的稻田,“而山亦真与之俱隐”,游人罕至,怪不得当地的老百姓都不知有隐山六洞了。黄之隽只有望田兴叹,感慨“显晦之无常邪”。28诗人彭昱尧的《正月十日同莲丞游隐山,探朝阳、北牖二洞,并怀西湖》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世鲜张维孰复湖,只余绿亩可供租”。两广总督阮元在《隐山铭》29中也发出“何人能复西湖之旧”的感叹。清代以后,西湖几乎从地图上消失了。民国时期,修筑湘桂铁路,把仅剩的一点西湖东西一分为二了。昔日的阳江源口潜洞山也被轰成小石坡。抗日战争时期,因修筑丽狮路(今西山公路),又把西湖南北一分为二,这样西湖被割成许多小块。后来有些小块完全变成陆地了。至此,西湖的衰飒状况达到了极点。

西湖的多方面功能

(一)生态功能西湖作为桂林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所起到的生态功能不言而喻。唐宋时期,西湖作为桂林最大的湖泊,对于调节桂林的生态平衡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气候调节上。唐宋时期,桂林气候适宜。杜甫称赞说:“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30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桂林气候与江浙颇相类,过桂林城南数十里,则便大异杜子美谓‘宜人’,独桂林得之矣。”31离海较远的桂林,其气候与靠海较近的江浙类似,这不能不说是当时桂林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西湖在其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宋以后,文献中称赞桂林气候的记载就相当少了。桂林的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尽管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否认,这与宋以后西湖整体呈衰败趋势而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有极大关系。(二)军事功能我国古代城池一般都有较明显的区位优势,即依山傍水,兼顾生产生活和军事防御。桂林位于湘桂走廊南端,扼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桂林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就对桂林城池的军事防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桂林古城的军事防御。桂林古城东临漓江,南依阳江,西有西湖作为天然屏障,至北宋王祖道开朝宗渠,将漓江、西湖、阳江沟连起来,形成护城河,这样桂林环城皆水。西湖作为护城河的一部分自然很受重视。《桂林盛事记》中记载:“环城有水,如血脉之萦一身。遂闻之朝,故大观二年(1108),准敕著令:壅隔新洫(朝宗渠)者,以盗决黄、汴二河堤防法坐之。”32朝宗渠开通后,地方官府奏请朝廷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规定对破坏这条沟渠的要依盗决黄河、汴水同等的罪名处置。北宋时期,广西的少数民族起义频发,再加上交趾封建统治势力的崛起,西南地区出现了统治危机。南宋时期,桂林又面临着蒙古军的威胁。桂林作为岭南重镇,作为广西的行政中枢,作为“控蛮”的中心地区,更作为宋室抗金的大后方,其城防设施必然备受统治者的重视。护城河对桂林的城防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到桂林城的安危存亡。在南宋行将灭亡的20多年里,桂林多次进行了扩城,开濠固墙。咸淳八年(1272),桂林新城建设完工,城防体系也相当完备,桂林成为了以水为固的金汤城池。从约于咸淳七年(1271)刻于鹦鹉山上的摩崖石刻《静江府修筑城池图》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城防建设情况,城外的西湖也清晰可见。1277年冬,元将阿里海牙进攻桂林,虽值枯水期,但桂林城城坚水阔,无懈可击,久攻不下。据《宋史•马暨传》记载:“攻三月,暨夜不解甲,前后百余战,城中死伤相藉,迄无降意。”33后来,阿里海牙切断了护城河的水,使之干涸,桂林城才被攻破。《元史•阿里海牙传》记载:“静江以水为固,乃筑堰断大阳、小溶二江,以遏上流,决东南埭以涸其隍,破其城。”34尽管西湖在宋代经历波折,但南宋末年,在统治者的重视下,西湖状况大为好转,水域面积广阔,起到天然护城河的作用。(三)宗教功能西湖环境优美,湖畔的西山重峦叠嶂,最适合僧缁栖息,在唐代就成为了佛教圣地。唐代,佛教传入中国,南方有三条路径:一条由昆明,一条由越南,一条由广州。由越南、广州到中原都要经过桂林,所以桂林佛教便盛行起来了。西山位于桂林城西郊,东临西湖,西靠桃花江,环境清幽,所以云游的佛教徒们常到西山修行,到西湖泛舟。罗香林经过研究发现,“隐山与石鱼峰东麓间,凡今日农田,皆昔年西湖一部分而为游客信士舟行必经之地”。35这些云游的佛教徒们还在西山观音峰的东南麓建造了一所占地甚广的西庆林寺,36殿宇辉煌,僧侣众多。此外他们还在隐山东麓的朝阳洞前建了华盖庵(今法藏禅寺),香火很旺。西山由此成了桂林佛教活动的中心,吸引了更多名僧前来云游。《桂林风土记》中有记载:“寺在府之西郭郊三里,甫近隐山,旧号西庆林寺。武宗废毁,宣宗再崇,峰峦牙张,为一胜游之所。”西庆林寺被誉为唐代南方的五大禅林之一,来自各地的高僧名流云游于此,僧房佛堂,鳞次栉比。面朝西湖,背靠隐山,香烟缭绕,这里是佛教徒们的理想归宿。西山的宗教旅游活动因此大盛。桂林的佛教文化随佛教的传入而兴起。佛教艺术在西山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山的摩崖造像共有95龛241尊,37这些佛像鼻梁高,袒胸露乳,具有很明显的印度风格。西山的摩崖造像是桂林保存古代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是一笔珍贵的佛教艺术遗产。宋代统治者不像唐代那么尚佛,桂林的佛教中心也不在西山,38但仍有不少高僧为西湖美景所吸引,为西山曾经的辉煌所折服,到西山游览。罗香林认为“盖西山以地位佳胜,故虽不甚崇尚佛法之宋代,而高僧之棲止地者,尚不甚少。”39此外,始建于唐代的广化寺(即老君洞)、千山观等,是道教圣地,吸引了大量信士前来膜拜。佛教与道教在西湖地区和谐相处,文人雅士又为儒家文化浓墨重彩地添上了一笔,所以西湖地区是儒道释相融合的地方。(四)其它功能(1)畜水泄洪:城市湖泊是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天然的蓄水泄洪功能。自方信孺在西湖“筑渠闸二、石堰一”,40西湖的蓄水泄洪功能增强了。(2)灌溉功能:据《临桂县志》记载 “观县人所为引水溉田者,尚有河渠沟洫遗。意惜乎!西湖不浚而灵陂未复也”,41说明西湖是农田灌溉水源之一,西湖的淤塞影响了农田的灌溉。《临桂县志》还记载 “黑窑堰、赵家堰、桥头堰皆在城西,灌润甚广。或云黑窑堰元末筑城所建,或云即张维建闸复西湖之遗迹”。42(3)水运功能:宋代的西湖水运功能最明显。宋代在扩城的过程中,将朝宗渠、西湖、阳江、漓江连通起来,形成一个桂林城郊的水上环游系统。游人以舟代步,即可游玩城区内大部分的风景名胜。43

西湖变迁的多重性原因

西湖属漓江流域,它的变迁过程始终受这个大环境中的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自唐以来,西湖的变迁最主要的还是人为作用的结果,社会原因是其推动力量。(一)自然原因1.地质地貌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分布区,地表水容易渗漏,地表水系比较缺乏,所以西湖水浅,其水域面积很容易受降水情况的影响。雨季,降水量大,雨水汇积,西湖的水域面积增大;旱季,降水量小,湖水蒸发,西湖的水域面积缩小。正因为地表水的渗漏,所以桂林的地下水系比较发达,西湖水补给来源之一就是地下水。桂林的地下水由两部分组成,即深藏不露的“隐水”和露出地表的“显水”。“隐水”就是地下深处自然涌动的未经人工揭露的地下河流,“显水”小的有泉和井,大者可成潭、湖。44补给西湖的地下水是否有“隐水”尚不清楚,但“显水”有两处,这在韦宗卿的《隐山六洞记》中有记载:“目诸水隐山下,池谥曰蒙泉,派合成流。水源有二:其一源自夕阳……流沚积为池;其一源自蒙溪……水合而成池。”西湖的这一补给水源受整个城市地下水的影响。随着城市人口的波动,人们钻井取水的情况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地下水的水位也处在一个波动中;若遇旱季,降水不足,地表水不够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也不够补给地表水。此外,喀斯特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可溶性岩石易受水的溶蚀作用发生变化。笔者对西湖周边进行实地考察发现,湖区周边的山体脚下都有流水冲刷的痕迹,这说明西湖的水域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2.气候总体来看,西湖的变化趋势是面积不断缩小,这与桂林的气候逐渐变冷有关。根据诸多学者的研究,历史上我国气候自宋代以来便不断变冷,桂林虽处岭南,变化趋势与全国是相同的。45从明清以来的地方志记载可以看出桂林一带冬季寒冷的状况,例如,明正德七年(1512)十一月(12月),漓江江面冰冻;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二十九(11月21日)夜,大雪,漓江鱼多冻死;清光绪十八年(1892)十一月二十七日(1月14日),平地积雪数尺,城内外草木多被冻死。46气候变冷导致降雨量减少,旱灾发生的机率较高,西湖的雨水补给相应地会减少。“桂林市春旱和夏旱出现的机率为9~11%,且均为小旱。冬旱出现机率为46%,其中大旱为20%。秋旱机率为86%,其中大旱为34%,秋旱严重。”47桂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旱季之后,随之而来的雨季往往造成洪涝灾害。雨季到来,西湖周围的群山上的水又都汇积到西湖。在这种旱灾和洪灾易交替发生的情况下,西湖的变迁再所难免。毫无疑问,气候逐渐变冷是西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之一。(二)人为原因1.军事上:修城筑池宋代的桂林城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筑,刻于鹦鹉山上的《静江府城池图》上端的文字就记录了南宋末年的筑城情况。其中提到胡颖所开的新壕:“自鹁鸠山(今鹦鹉山)下至狮子山(今老人山)脚,共长一百一十二丈三尺,壕面阔二十五丈,深二丈二尺至二丈五尺,并有水。”48胡颖所开的新壕主要是西壕,大致位置在今西清湖这一段,长约400米,水源就是利用朝宗渠水,城图上标称旧渠。49胡颖还扩展了旧壕:“自南门东坝楮木下起,直至狮子山脚,共长六百七十三丈五尺九寸。”50“东坝楮木”是指控制南壕注入漓江的大木闸门,这一段是西段的南端和南壕,大至位置在今宝贤湖、丽泽湖、榕湖这一段。城图上直接把南壕标作了阳江,这是由于堵截了阳江的原有河道,使其改向东行,作为南壕的水源。这样,在桂林城西,自朝宗渠始,最终注入漓江的水就有两条路 径 了。一 条 是 朝 宗 渠———西 壕———西 湖———阳江———南壕———漓江,另一条是朝宗渠———西壕———南壕———漓江,内环的水系起到分流的作用,原来直接由朝宗渠注入西湖的水被一分为二了,西湖的补给水源减少了。南宋末年,元将阿里海牙攻桂林城,切断西壕的水源,并打开壕水进入漓江的闸门,使西壕、南壕干涸,西湖的水源完全被切断。明洪武元年(1368),明大军采取了同样的办法攻破了桂林城:“朱亮祖以兵来会,进攻进江不下,(杨)璟谓诸将曰:‘彼所恃西壕水耳!决其堤岸,破之必矣!’乃遣指挥丘广攻闸口关,杀守堤兵,尽决壕水。筑土堤五道,傅于城,城中犹固守。急攻二月,克之。执平章(也)尔吉尼。”51明军“尽绝壕水,西湖的水源再次被完全切断。这两次攻城,是西湖的浩劫,西湖再无回天之力。2.政治上:政策导向西湖的变迁也受到当朝统治者的政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农业、对水利等的政策而作用的,往往都是间接的。宋朝统一广西后,北方人口向桂林一带迁徙。大量人口迁入桂林,为桂林带来先进生产力和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给桂林带来了社会问题。统治者为了安置外来移民,吸引他们开荒,采取了种种优惠政策。一是政府借款,鼓励开荒,新开垦的耕地免除三年赋税。二是减轻新开田地租税。52尤其是宋室南渡后,在宋金对峙的情况下,统治者采取了更多措施发展后方经济。桂林作为抗金的后方城市,其经济发展也得到重视。南宋末年,李曾伯曾奏:“广西多荒田,民惧增赋而不耕,后两年减其租之半,守令劝昼者赏之。”两宋时期,在统治者的支持和鼓励下,桂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垦田运动,大片荒地辟为农田,甚至有些沼泽、湖地都被开垦为田。在这种形势下,西湖也不能幸免,多次被填。宋代重视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很重视水利建设。宋仁宗时曾诏令:“景佑二年(1035)十二月丙子诏长吏能导民修水利、辟荒田者赏之。”后来,对一些在这方面做出成绩的官员,确实给予了奖赏,53这就提高了地方官员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直到南宋,兴修水利之风仍然盛行,张维修桂林西湖、方信孺修朝宗渠等,都受之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西湖没有在宋代堙废的原因。西湖在宋代时兴时废,穷根究底,在于统治者的政策。只是因为地方官员没有处理好开垦荒地与保护水利的关系,才造成了西湖的曲折命运。元蒙统治者是游牧民族,不像宋代那么重视农耕生产,没有把发展农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任务,更没有像宋代那样重视兴修水利,再加上西湖在元初受过毁灭性的破坏,所以尽管有郭思诚新开西湖,但有过伤痕,很快又复发了。3.文化因素文人墨客、高僧名士对在西湖变迁过程中起到积极影响,这一点从前文中可以看出。西湖的开发和治理基本是由文人直接指挥或参与的,他们把西湖营建成风景秀美的风景区,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赏。这些文人墨客为西湖美景所陶醉,写下了许多诗文,并在隐山、西山等处刻了许多摩崖石刻,这大大增加了西湖的文化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西湖是不断变化的,前人的诗文、遗迹和遗物等令后人对昔日的西湖怀念不已,从而激发了后人治理西湖的热情。(三)社会原因1.围湖造田宋以后,大量人口涌入,人地关系紧张,围湖造田现象多有发生。元代广西人口又大量增加,土地利用范围扩大,出现各种类型的田地,有在山岭上开辟的梯田,也有在洼地、湖泊和江河岸边开辟的圩田、围田、湖田。54人地关系紧张,围田之风盛行,地方官纵容豪强围湖占田,攫取私利。2.城市内湖旅游的兴起,西湖地位下降明洪武八年(1375),桂林开始扩建南城。九年(1376),“塞西坝,开城壕,导阳江”。55这次扩建南城,城池由宋代的南壕(今榕湖和杉湖)往南扩至宁远桥(今南门桥)、象鼻山一带。榕湖、杉湖就变成了内湖,统称为阳塘。阳塘东连漓江,西通桃花江,景色优美,引人入胜。邝露在《赤雅•阳塘》一文中盛赞阳塘道:“演漾各数百亩。临水人家,粉墙朱榭,相错如绣。茂林缺处,隐见旌旗。”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官宦大夫为阳塘的美景所倾倒,纷纷在湖畔大兴土木,结庐而居。明中叶以后,战事较少,西壕塘(今桂湖)作为护城河的功能减弱,也成了游览胜地。张鸣凤在《桂胜》中写道:“鼓棹而游,不减若耶之胜。”但到清代,西壕塘渐渐变得冷清了。相比阳塘的名声大震,城郊的西湖渐渐被人遗忘了。骝马山附近一带渐渐变成了坟地,十分荒凉。3.社会动荡明军攻占桂林城时,对西湖造成了极大破坏。明朝建国之初,又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局面:人民大批死亡和流徙,田地大片荒废,生产大幅度减退,社会十分疲败。56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无力治理西湖。4.和平时期,忽视城防建设明朝中叶以后,由于长期的和平生活,昔日城防之险的壕水工程,逐渐忽视。57西壕水源朝宗古渠都湮废到难以寻觅的程度了,张鸣凤的《桂胜》有记载“然今堙塞已尽,土人至以朦胧桥呼之。”曾作为护城河一部分的西湖也变得无足挂齿了。清代的情况与明代差不多,长期的和平使统治者忽视了城防建设。据《临桂县志》记载:“桂之水利,西湖为大,不独游观之美。今仅存一线入阳江。昔宋苏轼及明杨孟瑛相继修复杭之西湖,所费皆不赀而卒底於成。张维之复兹湖,仅筑斗门使水不去,遂成巨浸。复之易如此,乃无继之者。”58修复桂林西湖跟修复杭州西湖比起来,不仅花费少,而且工程量也小,可是自明代西湖荒废后就再也没有后继者修复它了。西湖的变迁历程是一段充满沧桑的历史,它的水域面积由原来的700多亩渐渐缩小,至完全变为水田。透过这一历史现象,我们发现,其背后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内,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等。西湖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的诸多功能,现在已微乎其微,有的甚至消失了,但其生态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如今的西湖水域面积只有70余亩,59西湖在城市化进程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如果我们不重视其生态功能,围湖造陆的悲剧很可能会重新上演。综观西湖变迁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西湖的变迁主要是人为作用的结果。所以,只要政府能够很好地调解人地矛盾,给予良好的政策导向,西湖会朝着有利于人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桂林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西湖是桂林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桂林的景点之一。对西湖进行历史地理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湖区变动与城市变迁的关系,湖区变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以对今天的桂林城市建设提供某些借鉴,从而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历史现况论文:国内起草人署名的历史现况透析 下一篇:武术发展论文:地方武术发展的历史情况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