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

时间:2022-09-06 08:45:33

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

阅读教学中,读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中起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当然,读,不是形式的读,而是有目的地读,有感情地朗读或默读,可以是集体读、个人读、分角色读,也可以是听录音朗读等,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一、多读,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读是理解的基础,读课文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学生要理解课文内容,一定要经过自己朗读或默读,把文中的语言信息输入脑中,然后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有所成效。如果单是靠老师的讲,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不读书思考,就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我教《一夜的工作》一文的第二段时,就是通过让学生多读来理解课文内容的。第一次读,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边听边用横线划出段中写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的句子;第二次读,个人读,指名读出自己所划到的句子;集体订正后进行第三次读,齐读,让学生一起把划出的描写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的句子读一遍,并想想这些句子表现了的什么优秀品质;第四次读,默读划出的句子,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讲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眼、口、手、脑都参与了活动,理解到作者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中心词,从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工作态度认真三个方面讲的工作劳苦;从他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和当晚工作后吃的夜宵两个方面说明他生活的简朴。第五次读,齐读这段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细节描写,从而体会身居高位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的崇高思想品质和伟大精神,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也感受到了作者看了一夜工作后的激动心情,体会到了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这样,多让学生有读的机会,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多读,能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固然要让学生懂得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知识,但主要目标不在这里,而在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到独立阅读的真本领。现在,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较多,但学生自己阅读的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读得少,没有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没有掌握阅读方法。

要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考,第一次读不懂,第二次再读,反复地读,教师在旁边起启发、提示的主导作用,把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后,逐渐地从读中掌握到阅读的规律及方法。如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段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读物;透过表层意思分析领会句子深层意思及其包含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利用中心句、过渡句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和归纳中心思想的技巧等。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后,才会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才能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多读,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读是写的基础。多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表达能力。我们常说“熟能生巧”,就在于“熟”字,读得多了,就对课文的内容熟悉了,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把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变为自己的方法,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游览桂林,欣赏桂林山水的美,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读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在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优美、生动;在读中引导学生学习用“总――分――总”的谋篇方法,通过想象把桂林山和水的特点表现出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注意让学生多读,认真地阅读所学的课文。长期以往,在大脑仓库中积累的词句就多了,布局谋篇的方法也逐渐掌握了,那么,学生作文时,就能把积累到的知识自如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把自己想写的事物按自己的意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作文上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才会使学生觉得作文并不可怕,是有路可循的,从而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并乐于作文,善于积累,努力提高作文能力。

毫无疑问,多读,不但能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思想,起到学文育人的双重教育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符合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语言实践。

上一篇:在美术课上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