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战略联盟中学习能力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04 04:16:42

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战略联盟中学习能力的问题分析

摘要:国际战略联盟是我国企业获取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现实中企业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文章探讨企业如何在联盟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吸收三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战略联盟;联盟知识;学习

一、 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需要具备来自多于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战略联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使得企业能够突破自身资源的局限性、跻身新市场、规避新环境带来的风险等等(Kale et al., 2000)。过去的30年见证了各类联盟活动的迅速发展,其中国际性战略联盟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着(Inkpen,1998)。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纷纷与西方跨国公司建立联盟合作,以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创新成为企业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决定因素的今天,我国企业在联盟合作中更加注重联盟知识的获取和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然而,尽管我国企业对从联盟中获得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愿望,但在实际中联盟寿命普遍较短,许多企业并没有从联盟中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来改善自身的创新绩效,联盟失败率居高不下(吾伯翔等,2007)。所以,系统研究联盟过程中知识传递与获取的实质,对于促进我国企业联盟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索联盟不同环节中促进企业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并为企业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二、 文献回顾

1. 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指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各类协议结成的长期合作,内容涉及交换或共享资源、共同开发技术、产品、服务等等(Gulati,1998)。联盟活动具体可以表现为研发合作、特许经营、联合生产协议,合资企业等多种形式。企业缔结联盟的动机主要包括获取新资源,降低交易费用,学习新技术,分担成本与风险,提高外部合法性,提升竞争力等(Lorange & Roos, 1992)。由于战略联盟的目标、内容、形式、维系因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学界目前对其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普遍都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竞合性、合作的长期性等重要因素纳入概念的界定之中(Lorange & Roos, 1992; Root, 1998; Simon, 1991)。跨国战略联盟指联盟的参与主体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除了活动范围具有涉外因素,与通常意义上的战略联盟在联盟动机、组建和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并无本质区别。

2. 组织学习。

组织成员的学习是组织学习发生的基础,这是因为“所有的学习都发生在个体的头脑之中”(Simon, 1991)。但组织学习绝对不是组织成员个人学习的简单加总,这就像乐队要学会演奏一首新曲子,乐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学会自己所要演奏的部分;而新乐曲的演奏却是乐队集体活动的结果,不能简单分解为每个成员的独自表演。Hedberg(1981)指出组织有着自身的认知体系和记忆,组织中的成员可能会来了又去,组织的领导者也会不断变更,但诸如企业经验、方法论、操作规范和流程规范等关键知识则会作为组织记忆保留下来。Huber(1991)指出组织学习由知识的获取、信息的分配、信息的解读,和组织记忆的建立四个模块构成。鉴于组织成员是组织学习的执行者,有必要在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环节。

3. 联盟知识。

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Kogut & Zander, 1992)。显性知识指的是可以被记录、编码的知识,能够通过规范、系统的语言进行传播,例如计划书、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专利等等。尽管显性知识也可以是企业的专有知识,如专利,但他人只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将其解码。而隐性知识则难以用显性的语言表述,是“知道怎样做”(know-how)的知识,例如诀窍、能力、解决问题的特定方法等等。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的头脑、嵌入在企业的组织行为和惯例之中,与显性知识相比,它更具粘性不易传播。要获得隐性知识,企业只有日常实践中不断积累,从干中学、从用中学,如在合作中直接观察、模仿、操练等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知识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稀缺性,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战略联盟则为企业提供了接触合作伙伴专有知识的途径。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更难获得。而事实上,越是隐性的知识,常常价值也越大,企业在联盟合作中更应重视此类知识的获取(Martin & Salomon,2003)。

三、 企业在战略联盟中的学习

战略联盟将有着不同技能和知识库的企业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了向合作伙伴学习的机会。由联盟合作获得的知识融入到企业的体系和结构中后:一方面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或改善己有资源质量;另一方面这些外部知识和技能通过与企业内部原有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促使企业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本文主要探索我国企业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的联盟合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学习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 联盟对象。

战略联盟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对象具备有用的知识。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那么也就没有结盟的必要。这里的知识特指合作伙伴特有的、可以有效改善企业自身战略和运营的、不与该合作对象结盟就无从获得的联盟知识(Inkpen,2007)。但在实际情况中,合作各方常常会出于对技术溢出的担心而不愿意共享知识。特别是在竞争重合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合作各方甚至会采取措施来阻止自己的核心技能在联盟合作中流向联盟伙伴。增进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是解决联盟过程中企业中对知识保护这个难题的有力手段。信任指的企业认为合作对象的承诺是可靠的,相信对方会在合作过程中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将有利于信息在联盟成员之间的传递;缺乏了信任,所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都会降低,因为企业不得不担心其它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建议1a: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有利于联盟知识的获取。

当一个新的联盟刚刚被建立,特别是在之前没有过合作的情况下,联盟成员常常会由于对未来合作的不确定而不愿意共享知识。过去的合作经历可以是促发成员间信任的基础(Gulati,1995)。过去有过合作的联盟成员会对彼此的技术能力有所了解,这便于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建构信任机制,促进联盟学习的发生。

建议1b:联盟成员间过去的合作经历有利于联盟知识的获取。

2. 企业内部各环节在知识上的联系。

联盟学习的发生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不同层面的学习:个人层面包括直观感知和阐释两个重要环节,前者是学习的起点,属于个人的潜意识行为,后者是个人有意识的学习行为;团队层面的学习主要指知识的整合,对所获得的知识形成集体性理解;组织层面的学习则指学习的制度化,即将组织获得的知识嵌入到企业的体系、结构、惯例之中。在Nonaka(1994)提出的螺旋式知识创造模型中,知识从个人层面开始,经由团队学习,最终螺旋式上升至企业层面。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成员在各个环节相互分享知识。如果不存在知识的共享,个人所拥有的新知识常常会被其他成员忽略或被认为是与企业不相关的。所以在联盟知识螺旋式向上传递至母公司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创造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传播、扩散的机制。这种机制使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使自己获取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充,从而增加了个人知识保留下来并纳入企业知识库的机率。这种知识上的联系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例如,召开不定期的小范围交流会;增加联盟与母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母公司派人员到联盟企业进行参观访问等等。

建议2:加强企业内部各环节在知识上的联系有利于联盟知识的学习。

3. 吸收能力。

联盟知识经由个人进入到企业后,是否能够被企业有效利用,还取决于企业对联盟知识的吸收能力(Cohen & Levinthal, 1990)。所谓吸收能力,指的就是企业识别外来信息的价值,将其与自身原有知识资源相结合、使其融入到企业体系中去,并最终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至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探讨,这里只讨论学习目标的设定和管理层的介入两个因素。

联盟成员间的合作目标是联盟知识创造的一个关键因素。但联盟合作过程中仅有一个学习目标是不够的。而且,如果最初学习目标的设定不够准确,企业的管理层也未能进行及时调整,那么联盟学习就会是无效的。Inkpen(1998)举例说明调整学习目标对于联盟成功的重要性。在该联盟中,美国企业的结盟目的是学习联盟伙伴的生产技术。而事实上,尽管合作伙伴有着先进生产制造技术,但其成功的秘诀却是客户管理。由于这家美国企业对联盟伙伴的优势没有正确的认识,也不愿意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最终公司的管理层认为联盟与母公司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导致了联盟的失败。

建议3a:灵活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升联盟的学习效果。

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应起到催化剂和规划者的作用(Hedlund,1994)。在从联盟关系的最初确立到将联盟知识纳入母公司知识存库的整个过程中,至少要有一位高层领导积极倡导将联盟学习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包含更多的知识含量,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建议 3b:企业高层领导致力于联盟知识管理,将有利于提升联盟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近年来,战略联盟和组织学习之间的联系已经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战略联盟将有着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联系在一起,为结盟企业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机会。但是如果缺乏对联盟知识本质的正确认识,不善于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企业常常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学习机会,也无法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本文系统分析了联盟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传递、以及吸收这三环节,并为企业提出了相应建议。这对于我国企业,通过缔结国际联盟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Cohen, W. M., &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 128-152.

2. Gulati, R. 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 The implications of repeated ties for contractual choice in alliances .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 85-112.

3. Gulati, R. Alliances and Network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8, 19: 293-317.

4. Hedberg, B. How organizations learn and unlearn. In P. C. Nystrom & W. H. Starbuck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 3-27.

5. Hedlund, G.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 73-90.

6. Huber, G. 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 .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88-115.

7. Inkpen, A. Learn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6(2): 223-229.

8. Inkpen, A.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the case of NUMMI and General Motor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 447-453.

9. Kale, P., Singh, H., & Perlmutter, H. Learning and protection of proprietary assets in strategic alliances: Building relational capital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217-237.

10. Kogut, B. & 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2, 3 (3): 383-397.

11. Lorange, P., & Roos, J. Strategic alliances: Form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olution . Oxford: Blackwell, 1992.

12. Martin, X. & Salomon, R. Tacitness, Learning, and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A Stud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y.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3, 14 (3): 297-311.

13.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1): 14-37.

14. Root, F. R. Some taxonomi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rrangements. In F. J. Contractor & P. Lorange (Eds.), Cooperative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1998: 69-80.

15. Simon, H. A.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125-134.

16. 吾伯翔,阎海峰,关涛.本土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8):110-1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国研发中心嵌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模式及其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号:71073178)。

作者简介:陈冰,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中央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2-12-21。

上一篇: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性质及其制度构建 下一篇:市场化改革、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技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