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主执政能力 扩大公众参与领域

时间:2022-09-04 11:16:10

摘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党和政府政策体系稳定,构建民主和谐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民主执政;公众参与;体制创新

Abstract: Insisting to all power of the country belongs to the people, expanding citizen orderly participating into politics from all levels and each field, mobilizing and organizing the people to legally manage the national affairs and social affairs, economic and cultural affairs are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maintaining the citizens’s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ensuring the politics system stability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and building the democratic andharmonious governing foundation.

Keywords: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syste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D0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社会建设和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渐已形成

公众参与是公众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以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双重身份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和意愿的一般公民政治行为。公众参与由公众与参与两个概念组成。就参与来讲,是指对某个事物决策的介入、咨询。就参与本身来讲,它仅是指对进行某项决策的涉入,而不是决策本身。这里的公众系指一个或更多的自然人或法人。

政治民主化促进了公众民主参与意识的成熟,为公众参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条件。民主政治是培养公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基础。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民主公开的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使公众能够依据民主理念和民主价值观从事民主活动。同时政治的民主化过程也促进了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成熟,这就使得公众对政治民主的社会期望值大大提高,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维护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和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公众参与的发展。

经济市场化促进了公众利益意识的觉醒,为推动公众政策参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完全改变了我国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利益一元化”的格局,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多元化,从而使我国公众参与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人们开始通过合法的途径追求合法的利益,他们要求参与和自身利益关系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要求政务公开,并通过各种途径力争党委政府在政策制定中能够反映、兼顾他们的利益,这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最现实、最可靠的动力。

公众参与是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可以使相关信息在党委政府、社会公众之间充分交流,使公众有机会、有条件了解各种决策的背景,并参与到相关决策中来,使党委政府与公众之间摩擦减少,融合增多,增进和谐。增加党委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说服力,使各种相关决策更加符合社会实际,更能体现民意、民心,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公众参与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地方党委政府在民主执政中的公众参与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贯彻党的依法治国战略,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迈得步子比较大。他们以公开为原则,明确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以及禁止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外,都要逐步全面公开,使公众和企业平等地获悉和利用政府政策、信息等资源。二是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如决策论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听证制度;举行政府例会列席、旁听制度等。三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民主建设进展迅速,正积极、健康向前推进。特别是村民自治,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公众参与的总体水平还处在初始阶段,在不少环节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的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仍然存有官本位的思想,不相信群众的智慧,不尊重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力,仅把公众当作是政策被动的接受者,当作是管理的客体,认为公众理应对政府所有的政策绝对地接受和服从,因为政策就是为他们制定的。也有的领导干部害怕公众参与过多会影响政策的及时制定和社会的稳定,不敢更为广泛、更为积极地推进公众参与的进一步拓展,致使公众参与中的有些环节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公众参与机制的正常运行和积极作用的发挥。二是公众参与的领域开放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的范围较为狭窄,目前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环保和物价等几个领域,在行业分配政策和相关重大社会问题的决策方面,诸如医疗、教育等方面,公众参与的力度还远远不足。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对于公众参与缺乏相应的有力的制度保证,仅有的少数制度也由于原则性太强而缺乏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公众参与的主动性较低。有些公众对参与与自身利益不是密切相关的决策活动热情较低,缺乏主动性,还有些公众对参与表现或者过于冷漠,或者过于激情,带有明显的盲目性。有些人是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参与进来的,而不是真正把参与决策当作是自己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来看待。

三、积极培育和扩大公众参与的领域

在一定意义上,公众参与的程度和成效,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文明程度,也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转变的重要标志。因此,推进和完善公众参与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党和政府政策体系稳定,构建民主和谐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规范化的公众参与,必须要有高度的公民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前提,因而必须具备相应的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环境,为公众参与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政治文化的创新构建时期,公众政治参与的文化取向的多样性相互碰撞,必然会产生多种参与行为。相当的公众对政治参与表现出缺乏理性审视,一方面表现得过于冷漠,对政治参与漠不关心,甚至只是随大流的从众行为,缺乏应有的政治关注;另一方面又表现得过于激情,政治参与在他们眼里只是一时的兴趣或义愤,不是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是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大局考虑,而只是热情和冲动,一旦被不良势力利用,极易转化为破坏性的过激行为。因此,拓展公众参与路径,必须通过构造全新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公众进一步了解政策体系,信赖政策体系,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公众政策参与的理性程度,约束和制止非理性的情绪型参与。

2.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公共参与的制度化就是要把公众参与的过程纳入法定的规则体系中,用强制性的规则来规范公众的政策参与,实现公众参与的程序化、规范化。也就是说,公众参与必须而且能够在制度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实现。这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把公众参与的合理要求以合法的、公众能够认同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其二,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把公众的参与行动纳入规范的、合法的轨道。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对于提高政策体系的综合治理能力、补充政策体系能量、扩大政策体系的权力基础和政策资源的提取范围,增强政策体系的整合能力和政策体系的稳定性,推动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创建科学合理的政策参与制度规范是公众参与制度化的前提,这就必须把各地正在逐渐完善起来的公众参与机制尽快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即在尊重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公众政治权利规定的前提下,建立公众参与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用法律规范的形式把公众参与的内容、范围、方式予以确定,使公众参与经常化和秩序化。

3.设计科学规范的公众参与渠道

公众参与必须要有规范、宽阔的渠道。一方面,为了推动公众有序地政治参与,可以通过党委和政府认可的方式去影响决策和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允许普通公众通过自己的创造、法律许可的、更适合他们自己情况的表达方式方法来进行参与。要在现有的社会协商对话机制、舆论参与和监督制、民意测验制、听证制度等已经开展并日渐完善的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符合各地实际乃至全国公众参与的有效形式,以更宽阔的渠道促进公众更多、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上一篇:刍议低温地板辐射采暖 下一篇:挤压性围岩修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