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的使命

时间:2022-09-03 11:19:21

教育发展的使命

摘 要:科学与艺术,一直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及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生,不乏种种声音将科学与艺术进行分割,甚至有人说:“科学家缺乏直觉能力,毫无创意;艺术家缺乏分析能力,毫无逻辑。”殊不知以这般思想来主导我们的教育观、人生观及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并非好事。所以应让科学与艺术重新成为一家人,让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这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艺术;教育;分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对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认识

科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用科学的方式和科学的态度来学习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旨在提高其科学素质及科学思维等科研能力的教育。

艺术教育,主要以培养个人感受能力为主。狭义的艺术教育指培养艺术人才或艺术家进行的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则指审美教育。

对于教育领域中的科学与艺术,现代学者做出了这样的分析:“科学朝着‘知’的方向前行,追求符合教育事实的规律。艺术朝着‘行’的方向前行,探寻指导教育实践的规则。”长久以来,科学与艺术教育的价值观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分歧 ,两者的影响力不可抗衡,素来没有平衡过。

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分割及影响

科学与艺术分类的教育方式会将一个学生的完整思维分割开,造成理性和感性的失衡,极不益于儿童身心发展。

1.艺术教育独占鳌头

荀子在《乐论》篇首说道:“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他认为对音乐的情愫可体现个人的内心,教育里不能没音乐。而注重古典人文学科的古希腊时代 ,以“身心和谐 ”为核心 ,在教育方面,非常注重音乐、诗歌及文学的教育。在这些时代,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显赫,俨然独占鳌头。科学教育则沦为艺术教育的附庸。

2.科学教育声名显赫

从蒸汽时代至电气化时代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科学进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和科学教育思潮涌入中国,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科学教育成了教育中的新宠,科学实验室、科学发现室几乎成了优质教育机构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原本的艺术类课程等日渐减少。在这些时代,科学教育声名显赫,艺术教育则又沦为科学教育的附庸。

3.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分裂的影响

一些人认为科学家有才智,但科学家和科学却缺乏创造力,毫无新意。也有些人认为艺术家有独创性,但艺术家和艺术却不具分析能力,毫无逻辑。如果以这般思想来主导我们的教育观及人生观,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并非好事。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人们往往把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看成互不相干、相互对立的两极。这种艺术与科学领域分割的教育,使不同的知识、观念相互抵消甚至冲突,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应融合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并发挥其效

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正由于这种二元性,科学家和艺术家有时可以合二为一,正是因为科学与艺术的相融合,才有了人类史上的种种伟大成就。

1851年为扩大世纪贸易、举办国际博览会,著名的园艺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巨型展厅“水晶宫”。水晶宫对世界近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成就了如此惊世之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莱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不仅是艺术大师,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他的艺术中,科学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他将科学融入艺术。其众多艺术作品中,他将建筑、光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作品细腻的笔触和完美的构图,将自然科学的空间、光影、对称、透视等体现得十分完美,将科学与艺术的合作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美术史上科学与艺术的一次完美结合。

科学为艺术证实其可行性、求真务实性,促使追求事物美好的同时又严格保证其存在的实质性、逻辑性,即真理性。艺术为科学表达其艺术系、悦己性,保证事物守恒定真的同时又不失雅致、悦目,即永恒性。恰是科W与艺术的结合由来已久的见证,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才更应融合以发挥其效。

四、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难点

传统教育观念和当前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都限制了教育对人在审美方面的引导。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总被判定为毫无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人们没有看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 育的融合的价值、目的、意义,缺乏远见。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存在难点。

1.观念、理论方面的难点

直线性的思维模式和单一性的教育模式,很容易将科学教育看作是数理化等一般知识的习得;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戏剧等视为艺术教育,注重他们的外延而非其内延。

在观念上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由于我们处在崇尚社会价值主义的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中,高效、经济、利益被列为教育功能的首位。学科化的教育使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互不相干,各自成章。在中小学,艺术教育类的课程被视为“副科”,让学生休息娱乐,甚至被一些“主科”取而代之。殊不知此观念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其理性和感性的失衡。

2.技术,实践方面的难点

我们一开始是以学科形式来组织教学,而后又意识到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成年人的习惯,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要重新调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这两个领域的内容。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再重新使之相融合,难度非同一般,其技术层面的启示也使之实践起来变得如同将两个不同源的因素相关联起来一般有难度。我们要想把学科知识还原为原来儿童所该持有的经验类型,那么我们的出发点是学科知识还是儿童本身?我们成人最终要达到的那个目标是什么?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以处理此融合问题的愿望一直未被满足。

五、如何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效融合

1.将融合落实到行动

在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在融合上所面临的问题,美国的教育家是较早看到问题并行动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就进行了长达数十多年的研究。在1994年国会议定的《美国教育法》中,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语言、历史、科学并列作为基础教育核心。美国已经意识到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推行这样的政策对于国民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长远的影响,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将教育的中心转移到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跨领域综合人才的培养上。

我国的融合教育相对滞后,需要及时行动。举一个中学物理势能的例子,老师举高一个物体,说该物体有重力势能,但不能做功,除非我们改变它的状态。我们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在嘴边念叨千百遍,也清楚其融合具有教学优势,但是很少有人将这个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不将它们付诸实践,自然也不会达到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若我们只是喊喊口号,不去行动,恐怕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

2.不做选择题

如果说科学教育可帮助我们解释宇宙里出现的普遍现象;艺术教育则可帮助我们理解某一种的个人体验。我们要让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必须把它们看成是我们特有的一部分,它们是一个连续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只是工具、形式,不仅仅只是科学、艺术。

一些艺术家认为,科学家总是过于严谨刻板,无法及时捕捉当前流行风尚,以致和世界脱节。反之一些科学家也会认为,艺术家总是过于自我,缺乏原则与缜密的思维,以致和世界格格不入。曾经有些学者用“二分法”谈论科学与艺术,有些学者甚至要我们做“二选一”的难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将两者融合?我们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就这样被毫不客气地分开,但人尽皆知,这两样东西在生活中缺一不可。

3.分析,直觉,平衡

如何把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一起,最关键的就是把分析思考和直觉思考结合起来,科学和艺术不是相互独立的。众所周知,科教兴国战略使得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艺术教育却被置于其后,两者各行其路,也造成了国民素质存在缺陷。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刻不容缓。将分析能力和直觉能力结合,即是刚好的平衡,犬儒主义者弗兰・李伯茨曾提到过三个对设计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否吸引人?这是直觉思维;其次,是否有趣?这是分析能力;最后,是否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平衡。这也是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途径:保持分析能力和直觉思维之间的平衡。

六、结语

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我国在世界之林的地位,鉴于这种复合人才的稀缺,培养学贯中西、文理兼备的全面复合型人才显得更加重要。这样的融合教育更需及时提上议程,使我们的科学家不仅懂科学,更懂得描述科学的魅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实现更好的融合,才能发挥效果,才能做出更多杰出的事情,发现真正伟大的事物。

⒖嘉南祝

[1]李政道.科学和艺术[J].美术,1993(10):1-5.

[2]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1.

[4]阎 震.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J].艺术教育,2005(1):78-79.

[5]丛雅杰.造型艺术在达芬奇作品中的体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6):250.

[6]王 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2.

[7]张亚斌.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互动关系论纲――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均衡理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4):99-105.

[8]钱学敏.论钱学森关于科学和艺术的思想[J].中国工程科学,2001,3(11):1-9.

[9]黄鸣奋.论艺术与科学的价值关系[J].云南社会科学,1992(5): 82-88.

[10]钱学森.艺术与科学――在纪念蒋英教授执教40周年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00(1).

上一篇: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下一篇:提升农村边远地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