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互动因素研究

时间:2022-09-01 07:43:00

教学中互动因素研究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主动性 人格 态度 心理

古语有云:教学相长。

我们都知道,教和学的主体是相差甚远的两个不同的部分。所以有的教师上课,全然不理会学生有没有在听,能听懂多少,一直在上演“独角戏”。其实很多的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理论的灌输过程,但决不是“硬灌”。在教育的活动中,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个主动接受的态度,这个“灌输”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很显然,如果这个教育受到了学生的抵制,失去配合,教育必然就会以失败告终。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各专业课程,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课程的教学尤要注意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否则,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有差异、有距离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互动呢?

一、人格因素

教师都期望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由个人的资历、声望、才能与品德等人格特征所决定的。从主观因素来讲,教师威信的组成主要包括: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要有端庄的仪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教师为什么会期待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威信呢?有了威信,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对于教学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威信,那么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顺利地被学生所接受并努力执行,甚至教师的缺点也可以得到原谅。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如专业、性别、籍贯、年龄等),就会让学生把教师当作是“自己人”;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好感,那么他们就会更易接受教师的观点……要让学生顺利接受教师的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更应该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使学生一看到教师就产生学习的劲头。

二、态度因素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的动机是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是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有关的研究表明现在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表现有四大类:第一类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如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不辜负教师的教诲,为了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和获得朋友的支持等;第二类属于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如为了满足荣誉感,维持自尊心,发展认知兴趣,满足求知欲等而努力学习;第三类属于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如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为了获得满意的物质生活而学习;第四类属于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如希望自己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希望自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感到自己负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义务感等。对于有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教师不应该用有色眼镜去看,而应尊重学生。这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的,教师的威信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是相互的。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学生就会疏远、怨恨教师,不仅对教师,对他所教的课程也会产生一种偏见,从而导致学业上的荒废和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从道德品质教育的角度看,教师不尊重学生,不仅反映了教师自身的品格,更是教师在不自觉地向学生表现不尊重人的行为品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任何讽刺,挖苦、奚落、辱骂都是与尊重学生的要求根本对立的,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在学生有错误时,教师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善意地提出批评,要让学生感到你是为了他好才提出来的。一个学生如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就能感受到这是对他能力、才华、人品的一种承认,是对他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他就会增强信心,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三、心理因素

高校中的中老年教师与学生在年龄、阅历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受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的熏陶,他们往往在思维方式和处世待人的行为方式上带有一种时代的特征,这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讲可能会感到格格不入。也就是所谓的两代人之间存在思想上、心理上的“沟壑”。不仅仅如此,师生之间在文化层次、生活阅历上的差异也可能是一道隔墙。因此,教师应该关心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当然,关心学生不仅是教育的需要,还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感情对教育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关心学生,就要求教师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表明,成功的教育不仅来自于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忠诚,而且来自于对学生深入而全面的了解。通过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就会更真切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教师越关心学生,就越愿意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了解得越多,师生感情就会越深厚。当然,建立师生良好纯洁的感情并不是了解学生的最终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解决师生间“代沟”和“心理差距”的最佳途径。

学习全靠用心,教师只是领路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育效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关心学生,并不是迁就和放任学生,而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高度忠诚所产生的对工作对象的一种极端负责的感情。从学生的角度看,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教师就应该严有理、严有度、严有方、严有恒地进行严格教育,以全面培养学生,达到我们的教育期望值。

如果真正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是为了不教”何愁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大川.“心理学基础”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2,(10):62-64.

[2]严淑华,于东利,韩峰.教师自身的外在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19-21.

[3]张跃龙,李冰.MiniQuest网络探究性学习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01):30-33.

上一篇: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若干策略 下一篇:学生主体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