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前线 9期

时间:2022-08-31 11:17:35

文化前线 9期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动向,但居民文化消费还存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等问题。

由于文化消费总量和结构受公众收入水平及其分配制约,而且我国市场机制尚不成熟,人均GDP水平不高,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仅为51.1%和38.2%,再加上人们收入水平不均衡、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支出过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文化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希望有关部门和机构通过发放文化消费补贴和发展文化消费信贷等方式,刺激文化消费,发掘其文化消费潜力,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源:《中国文化报》,2013年3月5日)

文化产业园房地产化将被查处

文化部共命名了八家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七家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聚集各类文化企业8000余家,收入规模超过1200亿元,保持着健康快速发展态势。但业内专家坦言,也存在着文化产业园不是在进行同质化、低质化重复建设就是存在房地产化趋势。

对此,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文化部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部级文化产业园区命名管理,严格命名条件和程序,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过多过滥,坚决防止以文化产业园区名义开展与文化产业无关的经营活动。”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私自改变土地用途、违法开工建设等情形的,及时抄报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严厉查处。(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2013年3月11日)

加快扶持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在“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乌恩表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潜力。

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除了给予政策扶持之外,还要在操作层面上加强指导。建议成立国家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在资金上向民族地区倾斜;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国家发展工程,通过遴选选出重大项目,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建立国家专家团队,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文化产业智力支持等。(来源:国际在线,2013年3月6日)

历史文化名城应有退出机制

在“两会”现场,听闻包括河北邯郸在内的8个历史文化名城因保护不力,吃了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黄牌警告后,一直在为文化遗产奔走的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拍手称好:“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有退出机制。”

“过去没有退出机制,没有警告处罚,文化遗产被破坏的问题才会层出不穷。”冯骥才认为,政府是文化遗产的第一保护人。文化遗产是民族财富,既然交给政府了,政府就有保护责任,不能任人破坏。(来源:《文汇报》,2013年3月6日)

文化产品不能完全被市场牵着走

文化体制改革分了两个路径,就是把文化事业和产业分开。改革后,文化产业方面的确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但是不少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弃了许多文化产品应坚持的东西。

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看来,判断文化产品的好坏,不能只有商业判断,更应该有审美的标准、道德的标准。阿来的反思也是现在很多学者所担心的,因为文化本身不仅是文化问题,还关系到社会道德问题。

“国际上有一种说法——一个国家除了经济、军事安全,还有一个文化安全。虽然历经几千年风雨,中国之所以还是中国,存在的根基就是文化。”国家应该有一种文化大战略,把好文化品质的关,艺术品质的关,也要把好对历史、对现实负责的关。(来源:新华网,2013年3月12日)

上一篇:工作、收入与幸福 下一篇:人事任免·基层声音·编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