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时间:2022-08-31 09:32:56

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总课时占据了学生大部分在校活动时间,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所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性效率教师学生

基础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校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教育目标的实现,大都依赖于班级、课堂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的学科教学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状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仅影响学科教学的质量,而且牵制了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安排,影响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的生存状态,对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影响极大。深入课堂,关注并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支持、帮助教师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是基础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课的日常教学中看到很多课堂教学低效的例子。例如:教师对教科书研究不透彻,不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教科书进行整合、灵活地使用教科书;教师在课堂上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师置学生而不顾,课堂成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不够,提出问题后很快以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标准答案;因课堂管理不当而导致教学秩序失控,教学低效或者失效等等。

那么怎样提升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从当前教学实际情况看,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 从教学常规做起,从备课开始。

备好课是提升课堂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是上好课的前提。以下三点是在日常备课过程中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是制约提升课堂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备课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备教材时。

教师要做到对教材的"整体规划设计",从有效学习的角度考虑,教材对重要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都是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是了解某章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所教学段的思想政治课的全部教材内容和编写思路,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和系统。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的内容、思想、方法进行有意识的相互渗透,以达到强化学习重点、减缓学习坡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2、备学生时。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等。否则在对不同的班级上课时,使用完全一样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学情好的班级很容易造成课时浪费,而学情差的班级则不能充分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效率一定是低效或无效的。

3、备习题设计,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

练习是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吸收、巩固、提升的必要渠道,但是在检查教案和听课的过程中,都发现不少教师忽视习题设计这一环节,习题设计简单化和操作盲目化,更有甚者是临时抱佛脚。比如:教师授课结束后,剩余大量时间,教师无话可讲而学生无事可做,就临时选择点题目打发时间,习题质量可想而知,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二、 优化课堂教学,从每节课做起。

1.优化行为角色,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此意义上,师生都是课堂教学平等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课堂实效性的提高。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份爱心,真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包括有缺陷的孩子;有一份耐心,真诚包容学生的一切,对学生不苛求、不埋怨、不指责;有一份虚心,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

2、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所学的事物产生兴趣,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较高的效率。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课堂实效性的提高尤为重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从"头"开始,架起兴趣之桥。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头"开好了,一堂课实效的提高就有希望了,因此每节课的"开场白"教师都要精心巧妙地设计,力争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在这个方面,我们思想政治课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既能与党和国家大事、方针政策、国际时事挂上钩,又能与平常百姓的生活、学习相连接,这些丰富而又贴近现实的题材,能在最短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维活跃思维,充满兴趣和激情的走进学习。

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人的思维活动是与一定的问题和任务相联系的。思维从问题开始,解决问题后又回到更深入的问题之中,没有问题、没有任务,就不会产生积极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就要不断地设置疑点,设置思考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看了这些问题,必然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形成了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阅读、思考,教师的指点引导,问题就能得到迎刃而解。

寓教于乐,敞开兴趣之门。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爱表现、思维活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提问、讨论、辩论、演讲、分组竞赛等,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开展课堂活动时,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图一时的热闹,所以教师课前要有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上课时要善于观察和引导,组织好学生开展体验、感悟、分析、归纳与总结的环环相扣的活动,使学生有切实的体会或收获。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造了更富有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多媒体因其所具有的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使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即便是单调的训练内容也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配以音乐和动画,使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精选练习,巩固提高,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练习是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吸收、巩固、提升的必要渠道,但练习题的内容必须精选巧编、练习题的形式必须灵活多变、练习题的出示必须分组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练习的问题上,彻底放弃题海战术的思路,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编写每一道练习题。练习题的形式,首先要保证课本中的基本题型,以达到训练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灵活多样,不拘泥于课本中的习题,努力编写一些有创意的新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出示,一定要以题组形式呈现,每一组题应由不同层次的几个小题组成,避免逐一呈现对全班学生解题速度的统一限制。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竞赛、辩论,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学习,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三、 从"心"做起,从每节课开始。

这个有"心",指的教师对工作的热心,对学生的爱心,对自己的信心和恒心。教育的灵魂是爱,如果学生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来自教师们的爱,又何以唤起他们心中的爱呢?教师连这个工作都不热爱,对学生没有爱,还谈什么教学实效性;对自己没信心没恒心,又怎么能做好课堂的实效性。事实证明,教师在课堂上亲切和善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给予学生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的运用,都会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习也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便能更主动、更高效的学习。

四、课后反思,新的开始。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每上一节课,都有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有上进心的老师,应该使写课后反思成为自觉行为,这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是老师实现自我超越的方式。

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何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和另一部分学生的"吃不了"。如何使这种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已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已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教师不仅要知道自已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深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当我们每解决掉一个"为什么"就是一次水平的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有了更大的保证。

教学是复杂的,高效的课一定是好课,而好课的标准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是否有效,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学没学会,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多想、勤思、时刻鞭策自己,真正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2]《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3月

[3]《有效上课》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

上一篇:以课堂为平台, 以教材为载体,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下一篇:将翻译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