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4.0:创新与跨越

时间:2022-08-30 02:02:24

中国工业4.0:创新与跨越

在工业4.0的背景下,德国制造已从高端、精密的基础上向智能化发展,这就构建了德国在未来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而对中国来讲,目前中国制造的发展水平处于工业2.0到3.0标准之间,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经营,虽然在全球制造业中已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制造大国的名号已名扬海外,但是,中国制造的大部分领域产品尚处于低端行列,真正的高端、精密制造,在本质上没有实现,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发展。

工业4.0是一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系统性革命,其着眼的并不单单是技术层面。技术的变革与进步固然有着极大的意义,但工业4.0还着眼于发展新的商业模式与合作模式。这一点,基于物联网和服务网等网络服务被整合于工业制造当中,所引发的将是一种嬗变。

反观国内,当下关于互联网思维和颠覆式创新之类的理论探讨异常热闹,但几乎都还只是停留于流通领域的创新,在制造业的突围与创新方面(无论是技术变迁还是商业模式的改造),迄今乏善可陈。这是很值得警醒的。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制造业始终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源泉,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未来的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等领域,中国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互联网能满足消费者强大的体验,互联网是平台也是基础。正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体验驱动着产品制造的飞速发展。同时,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企业、消费者与产品技术本身的融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的过程也使制造业从市场调研、消费者挖掘、提供消费者服务和体验全过程进行一系列的重构。另外,也让社会组织、人力和管理进行了全新的创新。

对制造企业而言,转型升级需要掌握核心的竞争力才能立足市场,而最核心的就是创新,提高消费者的体验与参与,让装备智能化、互联化,让组织、人力、管理、商业模式和业态重塑。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需要有一些创新的思维。

因此,在工业4.0的时代,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的主题是“创新和跨越”:如何通过创新来完成转型升级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思考,把握什么样的机会来完成跨越?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制造的增长和美国制造的增长越来越同步,这意味着什么?近几年的研究可发现,中国已很深地卷入世界市场中,中国制造和世界制造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制造体系之间产生越来越紧密的关系,从过去不相关,到依附,再到现在有了一点中国自己的创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到下一轮阶段中,我们会面临更多挑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价格和利润在不断下降,产能过剩越来越明显,产品的复杂性越来越增加、服务化需求等,这当中会面对很多的困难、问题,当然也有新的机会。

在这样一个基于互联智慧的时代,各种新兴事物不断兴起,在以低成本的各种形式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我们真正持续的创造力来自于服务的创新。

以华为举例,在它几次的大变化中,从跟随者到紧跟者再变成领跑者,一路跨越式上升。因为它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模仿者,尽管它也在引进别人的技术,但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新的技术把产品变得更好,而不只是单纯地滞后地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需要在引进技术的初期里就想象一下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一种战略。华为研发人员将近7万人占比40%以上。2014年它的研发投入是300多亿,和其他公司比如爱立信比较,虽然研发投入在总量上有差距但在效益上,华为投一块钱研发的东西欧洲公司可能需要十块钱,这里就有中国优势即高素质的劳动力所带来的新型人口红利。

制造业要从两端看,一端是大制造,比如高铁、飞机等,这其中也需要很多小企业去配合;另外一端是微制造,像有很多企业给iPhone做零件配套,做得非常好,利润也很高。从这里可以看到,如何制定我们的制造战略,从而有智慧地去做制造,值得思考。因为目前关系、环境、技术等变化,给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带来变化,给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带来变化,给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带来变化,导致企业需要从过去单纯强调核心竞争力,变成越来越多地通过协同配合来取胜,互补共赢成为新的关键词,这是全新的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互补、互利、共生共享成为新的关键,很多跨界的互补合作会变得非常有价值。在新背景下,跨界是典型的趋势:信息化、工业化深度地融合,彼此产生互动对话,还有碰撞,这带来各种关系的变革(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快捷可靠的超级服务、客户参与创新等),C2B、O2O将成为下一轮发展中值得考虑的关系,而在这样新的变化的关系中怎样去找到你的互补者,从而使互联网的作用从B2C,真正转向C2B?

企业要在这样新的生态系统中去到定位自己成长的空间:有阿里这样的大公司,也有做个性化服务的小企业比如穿衣助手、快的打车等这些互联网的小型服务公司,而这些小平台将会在未来非常迅速地发展。很多成功起来的公司就是将原有的产业价值链拆分整合打通,做得非常有创意,而且有非常好的延展性。

在一些非常个性化的“智慧制造”的公司,机器和机器之间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智能互动。生产数据都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这样的技术和全新的系统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跨越机会。

说到底,德国推出工业4.0,除了战略卡位之外,更是意在挖掘未来经济的成长动力。工业4.0概念孕育于德国经济领跑欧洲之时,是德国经济较为健康的形势下指向未来的选择。一个必须回答的命题是,对于工业4.0,国人的认识充分吗?中国做好迎接的准备了吗?这个答案需要中国人自己去求索。

上一篇:双轮战略驱动下的莱茵城市化模式 下一篇: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