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时间:2022-08-30 08:29:12

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摘要: 文化定势存在于人的思想、观念中,尤其是对异族更容易引起偏见。本文作者根据平时对中国学生进行观察、访谈以及调查问卷,进而得出中国学生的确对南亚留学生的生活存有刻板的文化定型及偏见。最后,作者采用认知分类理论结合其调查问卷试图分析其形成的成因以及过程,并试图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帮助消除刻板的文化定势及偏见。

关键词:文化定型;成因;解析

一、文化定势概述

文化定势是一种对自我的维护,它将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念投射于整个世界,因此各类定型中都融入了许多的个人情感因素,进而影响我们对所接触的群体所持的态度和情感。[7]。当我们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评价和判断他人个性的依据。

应该承认,“定势”有时是人们认识某一对象的捷径,不失为人的一种智慧的表现,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某一类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生活、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准,容易产生许多共同特征[6]。但是,由于他们各自具体生活经验多少有些差异,从而导致彼此都有其个性,而且这种个性有的相距很远,甚至截然相反。所以,用“定势”看待人,往往看不到人的复杂性,以至对人的行为品质作出错误的评价与判断。造成这种偏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有其认识方面的根源。

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prejudice)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子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4]。例如,Bourne认为偏见是一种态度,就有的判断,因而也是感情、看法和行为倾向的组合,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Allenson认为偏见是不正确的看法与态度。他还认为,对错误态度的肯定或偏爱也属于偏见,只不过人们一般讨论的是具有否定倾向的偏见 [8] 。实际上,偏见是普遍的分类(定势的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偏见的不可避免性的基本观点是,只要定势存在,偏见就会存在。此观点表明,定势是自动地(或启发式地)应用到该定势群体的成员中的。从本质上讲,一种定势的知识与对该群体的偏见是等价的。

在与本文化群体成员交流时,个体在与本文化群体的外的其他的文化群体交际时感情脆弱的多。这是因为同一文化群体内部,成员进行交流时,使用习惯性的交流言语和交流风格。然而在与群体交流时,这些习惯性的言语和交流风格似乎不在起作用。更进一步而言,由于文化陌生人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规约和准备,他们经常会使用定势以加强文化陌生人行为的预先判断。然而,一些定势几乎是事实,还有许多对群体产生的定势是不准确的,并且会由此产生跨群体之间的误解和偏见。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向某医科大学中国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开展访谈,了解其对该校南亚留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举止及其所属文化类别等的态度和看法。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也由该校学生完成,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3份。

三、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的综合性评析

目前该医科大学有南亚留学生200多人。其文化、生活方式与中国主流文化截然不同,饮食、衣着、娱乐、 体育等一些与中国文化习俗相悖。服装上,部分南亚男留学生的传统着传统服装,下身的是托蒂,垂至膝盖甚至脚面。女生大部分穿的服装是“纱丽”。他们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首饰,如发饰、耳饰、鼻饰、项链等,大多为金、银或宝石制品。在饮食方面,主要是谷物、面包、辛辣咖喱饭,用餐通常用手抓饭。日常娱乐活动,他们喜欢享受生活,踢足球,席地而坐喝啤酒,喜欢吵闹的环境。生活懒散,有些身上有很重的体味,这些方面使得其在主流文化中更容易引起定势。

针对中国学生与学校南亚留学生群体的交流频次,在所有测试者中,67名选择“从没有和他们交谈过”;10名同学选择“在英语角等其他地方交谈过”;6名同学选择了“有朋友并且经常聊天”。这充分说明受试者与外国留学生接触少,对其文化十分陌生。笔者在访问过程中得知,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比较黑,看着不舒服,体味等主观原因,大多数中国学生不大愿意与南亚留学生开展交流。

四、定势的来源以及形成过程

社会学家认为,定势是社会化的结果,是在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来源于社会传统和规范。心理学家认为,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过于复杂,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一一地亲自体验。因此定势是人们在一个博大的世界中求生的应对措施[2]。本文作者拟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对偏见的成因进行解释与细致分析。

偏见的来源大致有三类,一类是社会来源,另一类是情感、情绪方面的原因,三是认知原因。引起定势的第一个原因是标准社会思维加工(The normal thinking procrsses)。人类大脑是在“类别”概念帮助下进行思考。“类别”的形成是人们做出处正常的预先判断的基础。这一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大脑想要处理日常生活中纷繁缤纷的现象就必须对它们进行归类,然后尽可能把相似的事物和现象归类,并且继续吸收其他的相似的现象。这常常是偏见的重要来源之一[1]。例如: 一个人有着黑褐色的皮肤,那么一个黑人的形象首先充斥了大脑。

通过访谈结果发现,中国学生习惯性地将南亚留学生群体成为“老外”或“黑人”等。这种偏见性的称呼表明了南亚学生在其大脑中形成的印象。社会分类是人脑认知的一个基本性质。它可以让我们迅速有效地处理纷繁复杂的现象;同时。它也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功能……人脑的分类组织系统高度反映了人类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这导致了对其他群体处成员行为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却与异族定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客观对象的分类使我们夸大了群体内的一致性以及群体间的差异性。只是由于归类的原因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群体内成员看成有更多的一致性,而群体间则有更大的差异性。 所以“当我们看自己种族的成员时会觉得个个都是有特点的,因而比较容易识别,但是对于另一个种族的成员,你就会觉得个个都是一样的,要识别他们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引起偏见的第二个认知原因涉及到刺激的特性,如果是有特色的刺激往往引起我们的注意,对它所形成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在对人的认知过程中,有特色的个体也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其特征可能会引起我们对这一类人的好与坏的品质或特性的一种夸人的知觉。 对某一事物的过分注意,往往会导致在两个变量之间产生错误的相关[5]。例如某个有特征的人出现,与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并没有联系,但由于我们对该人的特别注意使我们认为该人与该事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

偏见的第三个认知来源是基本归因错误。根据Taij(1981)等学者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内部团体的偏爱,而对丑化外部团体,从而以提高个体和社会的认同(Brewer and Miller 1996)。当解释外群体负面表现时,内群体(in-group)倾向于夸大外群体(out-group)的负面的性格特征影响,而忽略环境因素;而当内群体负面行为发生时,内群体则归因于正当的情景因素。偏见源于解释外群体的行为时,总是采用否定原则,因为人们注意到的消极信息总是多于积极方面的信息。

这一归因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如访谈问题所示“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本校南亚留学生”。在接受访谈的学生中,出现字眼频率最高(93% (共83人))的是:野蛮,懒散,粗鲁。几乎没有正面评价,在这些评价中,几乎都指是全体南亚留学生,显然,中国学生的评价虽然基于客观事实,但却以偏概全。这也说明,中国学生过分关注其消极行为,夸大其负面影响,从而不能或者很少关注他们积极的行为。这也是偏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原因分别用于解释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积极和消极行为。我们总是倾向于用积极的性格特征来解释自己的正面形象,然而用情景原因来解释外群体的正面行为。相反,我们用情景因素来解释内群体的负面行为,用性格、本质特征来解释外群体的行为[3]。

五、结论

本文从访谈以及调查问卷中得出中国学生对南亚留学生存有的定势,并且尝试着从认知的角度对其形成的原因做了探讨性的解释。作者对于如何消除该类定势提出了建议:第一,中国学生应正视自己的偏见或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南亚留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并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二,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去检验我们所产生了的定势,并对错误定势做出调整或摈弃;第三,我们应该对跨群体间的复杂性加深理解,由于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必要对南亚留学生群体进行再分类,加深对其个体成员了解,同时有意识的去用友好的、客观的语言去评价他们的行为;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由于文化的历史条件的差异,我们接受不同种族文化,而不应该夸大种族间的不同点,而忘记了作为人类的共同点。

参考文献

[1] Samovar LA, PorterRE&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 [M]. 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2000.

[2] S.E.Taylor, L.A. Peplau, D.O. Sears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82-211.

[3] Stella Ting-Toomey, 跨文化间的交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145-171.

[4] 蔡浩. 社会认识偏见及其对策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1,(4):89-93.

[5]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 倪晓莉. 社会心理学[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4-136.

[8] 邵道生, 当代社会的病态心理分析与对策[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120.

上一篇:我的班务手记三则 下一篇: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和转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