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日趋衰落的传统村庄

时间:2022-08-29 12:37:17

城镇化背景下,日趋衰落的传统村庄

村庄布局:建筑变迁,原居住地破败

我2012年回乡时,乘坐的是小巴,一路上,欣赏着窗外熟悉的景物,倍感亲切。而这次回乡,乘坐的是镇上统一购置的新农村直通车,车上大多是生面孔,车窗外的景物完全变了,不再是那么熟识。以前的瓦房、樟树林没了,路两旁原有的水田消失了,村口的湖泊被圈占了,拉上了铁丝网,仿佛在防御侵略者。清澈的湖水变得浑浊,散发着令人窒息的臭味,仅有几只鸭子飘荡在湖面上。村路两旁挤满了新房,一排排,争先向前,清一色的水泥二层楼,大部分一楼大门紧锁,有的还筑起了高高的院墙。

老屋在村庄的老区,是以前的中心区,这一片都是1950年代的老房子。左转右拐后,终于到了家门口。望着老屋,感觉它变得苍老,还带着些许忧伤:老屋四周都是高楼,仅有的十来间瓦房孤独地停留在那里。村民们纷纷围湖建房、筑田建房,一排排高楼向远处的公路地带延伸,大部分村民搬进新房,俨然形成一个新区。原有的老屋或是闲置或是成为柴房,孤独、冷清。

村民关系:由熟人社会变向陌生人社会

村里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妇女、老八和孩子在家。村中只有大的节日,如春节,才会显得有人气。这次回乡深有感触,邻里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互帮互助依旧,但意愿下降,金钱关系有所增强。

后来想想,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贫富差距凸显。有些人在外面挣了钱,回来后炫富,买车建房,大摆筵席,缺少了从前和村民口头交流的习惯,谈话时大多夸耀自己;经济收入少的村民则嗤之以鼻,不愿与其来往。二是中青年人大多长年在外,联系不多,年终回一次乡,回乡后没时间和村人闲聊;各家都有电视、手机甚至电脑,白天忙碌一天,晚上紧闭大门,自家享乐。三是孩童们由于长年跟父母在异地上学,春节在自家院里玩耍,彼此间并不熟悉,形同路人。

村庄人际关系失去了原有的生机活力,逐渐由传统的差序格局关系演变成现在人与人沟通变少、利益逐渐影响人际交往的现状。

传统文化:从淡忘到消失

走家串户时,明显感到家乡话变味,夹杂许多外来口音。有些儿童甚至不会讲家乡话,满口普通话,地道淳朴的土话只有少数留守的村民还操着。

以前春节都唱大戏、放电影、舞龙,现在没有了,村民们很难聚在一块,想要举办群体性活动太难了。一到晚上,家家户户闭着门,皎洁的月光显得清冷,倒是烟花越来越多、越来越闪亮。村民们放烟火更多带有炫耀攀比的心理,漫天的烟火流水的钱。

以前春节期间的吃穿很有讲究,现在也淡了,被现代化生活习性包围着;只有极少数人家仍然保留着毛笔写春联的习俗,大多数人家直接到集市买。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生育子女的数量在减少,亲戚间的有些称谓逐渐被遗忘了。“90后”、“00后”有时见了亲戚不会称呼,只能傻笑、微笑点头,称呼错了很尴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节日变得不再热闹,人们对传统节日甚至是春节的兴趣逐渐变弱。农村的民间文化和传统礼俗也在发生变迁,很多民间文化基本变质、消失,传统礼俗在现代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异,传统礼俗与现代因素的融合迫使礼俗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感觉。村落承载的文化价值,在村落的衰败中也逐渐失去动力和活力。

原扎根在传统村落的人们,互相帮助,不以投入和回报的逻辑思维来进行行为选择,人情在行为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远亲不如近邻”的关系格局,在传统村落体现明显,家族中依靠成员之间的内部关系和家长的威望可以将很多事情有效处理,保持了村落社会的安定和团结,也传承着我们民族尊老爱幼、睦邻友好的美德,相比于更多计较投入回报的城市人际关系更能促进团结。

可以肯定,村民们都深爱着生养他们的村庄,都关心村庄的未来,那里承载了他们最美好的童年与记忆,是村民的根所在。笔者希望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庄能更多地得到国家、社会及村民的人文关怀。

上一篇:本土化应用标准11 下一篇:太空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