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学语文

时间:2022-08-28 08:30:49

在探究中学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于互动性和个性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究,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呢?

一、诱发探究欲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对于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探究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赤壁大战的录像,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定格画面,打出两行字幕。兵力:曹军80万,东吴3万;结果:曹军丢盔弃甲,东吴大获全胜。然后出现一个大大的“?”。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问题如潮。围绕“曹操有80万大军怎么会被东吴3万人马杀得丢盔弃甲呢”这个大问题,从战时背景、战争双方将领、战斗策略运用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小问题,为实施学习确定了明确的目标。

二、构筑探究平台

教师要整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交往与合作创设和谐开放的探究平台。

1.在品读中探究。探究点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关键,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角度与层次进行探究。如教学《放弃射门》一课,学生有的从大处着眼,如:“福勒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射门的?”“他放弃射门的举动是偶然的行为还是必然的结果?”“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有的则从小处着手,如:“‘行云流水’一词可以看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西曼的‘奋不顾身’?他为什么这么奋不顾身?”“福勒为什么向裁判‘再三解释’?当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探究需要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习群体,可找问题相同或相近的,也可找探究方法相似的,强强联手,亦可强弱扶持。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互相启发,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以此促进各自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品读、认识的深化,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再优化,使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状态,时刻准备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探究过程始终洋溢着智慧与创造。

2.在对话中探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引导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灵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如《放弃射门》一文,由于故事就发生在几年前主人公又是当代著名球星,文中的人物到底有什么真实的想法,现实中的福勒和西曼到底是怎样的人?学生渴望与人物作更近距离的交流。在寻找最有效的途径时,学。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因特网。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除了技术上给予支持外,还与他们一道,到网上查询。师生合作寻找网址,下载了各种图片和文字资料,近距离地与主人公“会面”“亲密对话”,了解他们的经历,“倾听”他们的声音,汇集球迷们对他们的好评,并借此开展丰富的想象,想其所想,与人物内心交流,或来个角色换位,进入角色,感受替代式的满足,或更换故事情节,感受求异的乐趣。

3.在生活中探究。语文教材中的素材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借助课内资源开发相应的课外资源。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老师课前让学生自愿结合为青山、绿水、蓝天、芳草、森林5个小组,让其带着各自确定的任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进网络,去观察、调查,收集大量的信息,然后再回到课堂进行汇报、讨论。课后的作业也开放:准备演讲稿,写倡议书、传单,上街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投入到“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行动中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指导探究方法

1.阅读书报。阅读是搜集获取资料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师要针对学生探究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学生指出应到什么地方去找资料,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阅览室,阅读书报和杂志,去搜寻有效的信息。

2.调查访问。局限在课堂的学习是不完全的,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访问等实践,让语文小世界融入社会大世界,使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处处皆学习。如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了解身边的浪费现象、环境破坏现象……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调查、访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3.实验操作。“手是脑的老师”“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上”。心理研究表明,让学生看着老师操作与让学生自己操作,其效果大不相同。如教学《马踏飞燕》一课,我把学生带进学校陶艺室,让学生根据图片模型动手制作“马踏飞燕”。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悟到这个艺术品的精巧构思和深奥的科学原理。实验的过程,即是学生探究的过程、体验的过程。

4.畅游网络。布鲁姆曾说:“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接受了理想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带领学生畅游世界,汲取知识。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时,我让学生走进网络教室,进入中国环境网,让学生阅读世界水资源分布及状况,观看一幅幅水被污染的图片,了解我国为治理水污染所作的努力……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学习世界。

四、倡导合作探究

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学生及教材内容特点创造条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思考时間,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我表现和彼此交流汲取的机会,并按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如教学《石榴》一课,我出示了几点学习要求:1.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石榴的生长过程介绍给大家;2.小组成员选择喜欢的自然段在小组内读一读,把石榴的美读出来,大家评议,再选出一个代表展现小组风采;3.观察生活中的石榴,说一说石榴的样子,结合课文说说文中是怎样描写石榴的,你们小组学到了什么;4.依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选择一种水果,把它的优点介绍出来。在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分别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这样的教学既能为每个学生分得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小组之内畅所欲言,尽兴表演,又能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使学生在进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得乐趣。

五、改革评价机制

1.整合评价内容。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关注其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主观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点滴发现与进步。要在合作交流中检测思维的活跃性、发言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如引导学生作这几方面的评价: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学习能力提高了吗;依据自身的能力,在小组探究中我的探究方法有效吗,收集的信息用上了吗;我是否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与同学相比,我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

2.整合评价方式,关注质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有纸笔测试,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成长记录袋,在各个阶段作出综合性自我评价,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作平等的沟通和评定。

3.整合评价主体。尊重评价主体的多元『生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間、小组之間、师生之間相互评价,鼓励家长参与评价。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西平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上一篇:论国际汉语教师的必备素质 下一篇: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误区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