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词朗读探究

时间:2022-07-06 11:42:53

中学语文古诗词朗读探究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是历经百年锤炼的辉煌艺术成就,它们言简意丰,节韵抑扬,情意真挚,使我们身心得到熏陶。在教授和学习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朗读环节。本文将从分析朗读的重要性着手,具体介绍朗读教学的方法,以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朗读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编号: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朗读就是一种发出声音的阅读方式,通过是清晰响亮地读,使文字作品语气连贯并且能表达特定的情感,这种阅读方式对古诗词的阅读尤为重要。“古诗词是古文中的璀璨明珠。澎湃的激情、沸腾的想象、深邃的意境、和谐的韵律,这是诗歌的四大特征。”[1]p223 在我国古代,遵循着“熟读成诵,久之自悟”的原则。古诗词教学往往通过不断地读来理解和把握大意,也通过不断地读掌握古诗词创作的技巧,现代人对古人读书的印象就是他们摇头诵读,“朗读”的环节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走进现在的中学语文课堂,却遗憾地发现为了应付考试,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变成了“训诂”,古诗词被读得平板乏味,更有甚者直接就忽略了朗读这一环节。朗读的衰微尴尬境地,亟需得到改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对朗读投以足够的重视,了解朗读的重要性,协调备课以及教学过程,用合理的方式去学习朗读、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古诗词的博大精深。

1 古诗词朗读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是历代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它们言简意丰,节韵抑扬,情意真挚。而能被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或慷慨激昂,或清丽婉约,或浪漫洒脱,或愁思绵绵,情感复杂多变,光用双眼“读”是无法全面理解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尤其不能忽视的就是朗读环节。叶圣陶就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锻炼,此外朱自清、夏尊、黎锦熙等大名鼎鼎的教育家都在各自著作中多次提及并强调朗读对于古诗文言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既然如此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言传身。首先自己能够高效朗读,从而更好地凸显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传递其中的意境,使学生学会倾听和朗读,得到审美的培养,加深对诗人处境的感悟。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朗读,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朗读练习和指导,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2 朗读方法指导

朗读是一门教学艺术。新课标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前文简要分析了朗读的重要性,据此需要教师依据具体的古诗词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朗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转变认识: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历经百年锤炼的辉煌艺术成就,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虽然“应试教育”下没有对古诗词朗读的考核标准,但作为一位教师,不能据此把朗读置于可有可无的角落,而应转变对朗读的认识:朗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正确途径,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旗帜。(二)弄清字音:从见习中了解到如果拿到古诗词就马上开始读,往往会读得漏洞百出,闹出很多笑话。其实我们在朗读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弄清楚字音就是其一。古诗词言简意丰,一些字词现在极少见到,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读准。例如《蜀道难》中开篇的三个字“噫吁”读作“yī xǖ xī”这是蜀地方言感叹词,又如“猿猱”读作“yuán náo”,“岩”读作“chán yán”等等这些,一般高中生不了解,需要借助注释才能读准。另外还要注意多音多义的字词。由于古文中字词较少,有些字承担着多个义项,也有着多种发音。例如“塞”可以读作“sāi”、“sè”、“sài”这几个音,在“不与秦塞通人烟”中就应该读作“sài”,此时的义项是“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所以在朗读之前应该根据上下词具体分析应该用哪个音,以求准确无误。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通假字、语流变调等。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木兰辞》中“著我旧时裳”中“著”通“着”,是指“穿”的意思。在读之前要看清上下文,可以通过查找文献、注释等方法精确字音。总之,弄清字音的目的是做到规范精准,这是基础环节,必须扎实落实。(三)理解感悟:在弄清字音的基础上,还是不要着急读出声音。古诗词语言凝练,感情丰富,意境深远,需要在朗读之前理解和感悟这些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潜台词”。以自己的生命律动去叩问,探究文本的生命律动,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 可以通过斟酌字词,想象涵泳,体察推敲,知人论世等方法来实现。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展现了周瑜的风流倜傥,从容优雅,也蕴含了他自己的豪迈胸襟和旷达情怀。再如读《关雎》时基本语调是赞颂明朗的,根据情感变化具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美景美人,读的时候可以悠长舒缓些;第二部分描写热烈的爱恋和求之不得的相思苦恼,可以读得快一些;最后一部分在朗读的过程中节奏要放慢,语调要提高,以表现男子的勇气和毅力。只有不断深入作品,不断感悟,时时刻刻不忘表现真挚饱满的感情,才能真切地把蕴含在古诗词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四)用声自如:情动于中后须形于外,朗读的重点在于“用声”,而要将“用声”做到“自如”就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上灵活变化、反复练习和长期实践。

在古诗词朗读教学中,建议做到以下四点:1、发音协调:在朗读诗词的过程要做足呼吸、共鸣、咬字吐音的基本功,但这些功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吐字如珠,字正腔圆,平时要注重发音练习,也要多听示范朗读来学习。2、节奏有致:平平如镜的朗读缺少了诗歌应有的灵气,不能引起共鸣,只有经过揣摩后的富有节奏的朗读才能摇曳生情。首先要根据内容,在转折、递进、别类等地方划分好诗词的停顿,在气脉一贯的地方就要一气呵成。停顿的间隙能留给听者思索,音断意连;连动的位置能让听者专注。其次还要清楚哪里要快哪里要慢,徐急合度,方能显得从容不迫。例如《钗头凤》中“错,错,错”在朗读时可以不加停顿,把美好与现实的冲突矛盾描绘出来,而对应的“莫,莫,莫”则需要加以停顿,以给人无尽的遐思,这样的处理能让作品极富节奏感。3、韵律得当:古诗词是一种有音韵平仄,注重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尤其是格律诗的押韵,由于有韵脚的存在,往往具有音乐美。一般来说韵脚密节奏就急促,就要读得响亮,韵脚疏就缓慢,朗读时要稍稍延长。但这也只能代表多数情况,在具体朗读时要注意具体分析。当然,想要韵律得当,平仄也是必须注意的。“阴平、阳平,给人以高昂热情的感觉,上声、去声,给人以深沉、寂寥的感觉。”[2]p112 在读到平声收尾的诗句时,声调多高扬而绵长,反之,仄声则常顿挫而急促。平仄相对,能够收到一唱三叹,和谐美妙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语音的演变,有些普通话中的平仄已经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了,此时要对学生加以说明。4、轻重如分:恰如其分地使用轻重音,能更好地由声入情,使诗歌的气势脉络沉潜显现,从而表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但要注意的是“重音”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声音的加重,而是分析诗歌内容主次的方法。例如《登高》中的颔联应该音调应该加高加重,表现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开阔凄清之境,颈联尾联注重抒发愁苦孤独之情,应压低声音,此时语速也应该减慢。熟练掌握朗读的技巧,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古诗词拥有了生命力,使诗歌神韵得以体现,成为涵韵隽永的艺术品。

3 朗读教学效果

朗读不仅是品读赏析古诗词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来说,朗读也是是学习语言、驾驭语言的重要方法,朗读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学会倾听:教师朗读时学生的角色是听众,学会倾听是理解古诗词的法门之一。“朗诵虽然是一种单项的语言表达模式,但其目的是将作品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听众,使听众获得四项感情上的共鸣,获得美感享受,得到思想启迪。”[3]p67在聆听示范朗读的时候,将诗歌浸润于心,等到学生自己朗读、行文时化为己用,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学会倾听使学生终身受益。(二)学会朗读:学生在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耳濡目染,通过模仿和领悟推敲出属于自己的朗读方法,将古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朗读教学能够收到的最明显的效果之一。(三)助于背诵:朗读的整个过程调动了眼耳口脑各器官,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古诗词中。在梳理字音,理解感情的基础上自如地用声加以表达,大范围地调动了大脑,更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帮助古诗词背诵以及积累。(四)提高教学效果:朗读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若能充分得到重视并加以引用,一定能让教师的魅力也得以呈现,让课堂得到润色,让学生感染诗歌的趣味,得到美的享受,不知不觉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具体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朗读教学效果一定远远多于例举的这几点,教师在实践中定能汩汩证现。朗读能让安静的诗句成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妙曲。语文教师要做到重视朗读,实践朗读,以律动的声音叩问古诗词的生命,真正实现“先声夺人”。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谢伦浩.文学作品朗诵艺术[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楼梦伊,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

上一篇:浅谈水库生态环境 下一篇:谈如何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