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启蒙阶段教学体会

时间:2022-08-28 04:21:46

中学数学启蒙阶段教学体会

中学数学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认识过程缩短了,要求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认识过程缩短了,要求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了。因此,要做好中学数学的启蒙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纲,研究教材;抓住知识的重点,分散难点;知己知彼,抓好衔接;改进教法,交给学生钥匙。

中学数学 启蒙教学 学生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初一数学学习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学习。初一数学一旦掉了队,那么在后面各年级很难追上。因此,开好中学数学教学这个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从小学到中学的这一过渡。数学从小学到中学突出的变化,就是中学数学课容量大、节奏快、要求高。中学数学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认识过程缩短了,要求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认识过程缩短了,要求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了。它要求学生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还要理解运算的理论依据,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更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方法。中学数学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更高的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它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

比如,学生在小学阶段对非负有理数(即自然数和正小数)的认识经历了6年多的时间,而到了中学经过五六个星期的课程,就把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域,还要完成相应的五则运算。学生一学年就要完成对有理数、整式、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几何的启蒙知识――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等概念的认识。另外,初一一开始,还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了解推理论证的任务。如学生对3/5与2/3哪个大?a=a时,a是正数还是负数等问题的理解,仅用小学学习的数学方法考虑问题远远不够。

因此,到了中学要求学生从事物的内部联系上认识事物,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就必须从培养学生能力上着手,只满足于机械地做对几个题是达不到目的的。

在从小学到中学这一过渡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起着关键作用,要充分认识这一过渡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以数学基础知识为载体,通过施教而使学生的学习逐渐从“学会”向“会学”一步步发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了个好头,就等于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打好了基础。除上述以外,要做好中学数学的启蒙教学,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学纲,研究教材

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的依据,认真学纲,体会大纲的要求,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来龙去脉,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登高望远纵观全局,做到主次分明,心中有数。例如,代数《有理数》这一章,从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引入负数,这是全章主要概念的出发点,也是规定有理数运算法则的依据。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灵活的运算能力是全章的重点,而字母表示数是数学中抽象思维的起点之一。对如“a”一定是负数吗?“a=a时a是什么数呢”等问题的考虑,要增加符号问题的处理。对于正、负号的认识和处理,就成了这一章的主要矛盾。因此,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只有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抓住知识的重点,分散难点

初一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那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他们在此之前接触的知识大多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初中数学中如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字母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等等。教师及学生对这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应早做准备。在讲授运算律时,就要让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到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时,再进一步讲清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表示哪些数,怎样表示。如“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是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而学生往往是用具体的数值去验证。这样是不严密的,因为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偶数都进行验证。这就需要用字母代替数值,用一般表达式进行推证。因此,要学好初一数学就要抓好知识重点,分散难点,各个击破。

三、知己知彼,抓好衔接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的这一过程。认识过程不能割裂,更不能随意跳跃。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一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自觉、主动地在学中问、问中学。而教师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作用。与此还要同时抓好衔接,搭好桥梁是顺利地完成学生认识过程的好方法。所以最初的数学教学应侧重于中、小学知识的衔接、方法的过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上。因此在每接一届初一学生后,课程一开始我并不急于授新课,而总是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里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如运算能力、数学应用常见的方法等)然后才给他们开始初一数学内容,并在授新内容的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由旧知识引入新内容,在学生自己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上,通过新旧知识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学生把新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过程中,为以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奠定牢固的基础。

四、改进教法,交给学生钥匙

我国中小学教育一直未能摆脱“教学围着考试转,学生围着老师转,早晚围着作业转”的现象。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重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了教学上的“广种薄收”。教学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传授,正确处理好“学”与“习”的关系,在“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看、去听和想,要留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践;在“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得到反复多次的“变式训练”。总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指导学生预习,教会学生听课记笔记,先复习后作业;经常小结、归纳并进行检测等,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看书。课本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探求新知识的重要渠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探求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上好中学数学起始课,关键就要抓好数学思维方法的启蒙,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上一篇:解放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一篇:谈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