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管理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时间:2022-08-28 06:43:57

创新教学管理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高职学生自我管理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创新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活动等方面的创新入手。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教育教学 创新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大学学习生涯是人生当中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承前是因为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他们的知识达到了一定水平,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基础;启后,是因为几年后,经过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他们将走向社会,独立地学习、工作。那些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工作上有所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人。因此,在高职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尤为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学校全体教育教学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更是直接从事教学的教学人员的事,所以直接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创新教学管理,根据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特点,培养其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一趋势愈加清晰。高职院校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也屡有尝试,但由于受传统体制、机构、观念等因素的束缚,总是在学生自我管理的收放两难中徘徊,步履维艰,收效不大。因此,要使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迎来真正的大发展,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而寻求科学、人本的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创新路径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管理活动等方面的创新人手。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表明:许多高职学生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高职学生中,特别是大一新生在入学后不久,感觉大学的自由时间太多,闲得不知道做什么好;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紧迫感和自觉性。不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学习缺乏独立性,习惯于中学时的学习方法,由教师安排自身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时间等,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要求认识不足,不知道怎样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专业技能,学习带有盲目性。加上没有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计划,不会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社交活动和上网上,不去复习巩固所学课程。这些都是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现:学习没目标,作息无规律。基于以上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必要加强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二)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阶段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在年龄上,高职学生大多在二十岁左右,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已具备成年人的体格,但心理尚未成熟,具体表现为: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有独立自主意识,但有些事情还不能独立完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也是有些大学生总是“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三)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要更加注重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的高职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很多学生从小到大生活在优厚的家庭环境里,处处有父母和父母双方老人的百般呵护,在生活中,得到家庭成员帮助的多,很少自己独立动手做事情,因此表现为依赖性强,自己动手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这种状况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没有很大改善。学生到了大学面临着生活自理的困难和学习缺乏监管的环境。因此,有必要加强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四)实现最终教育目的也要加强培养高职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既“以人为本”。当今社会里,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飞速发展,仅仅凭借大学里所学不能迎接将来工作中的种种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总理在2009年1月发表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温总理的这段话,既精辟又深刻,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首要条件就是会独立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把教师的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管在校园内还是社会上,都至关重要。

二、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容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与学习产出。多年的应试教育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收受到很大的损伤,应付学习以至不愿学习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缩小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其主要任务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从横向学习的各个方面来定义来看,自主学习的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内容是自我选择的、策略是自我调节的、时间是自我管理的,学习者还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能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的学习;从纵向即学习的整个过程来定义,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能自定学习目标、自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是指一种自我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潜能。

从教学管理角度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自我主动地提出学习目标,自我管理,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能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自我管理是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没有被迫学习的现象。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和对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具体来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并完成学习计划,以上可以说是短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长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调控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三、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那么, 在高职学习阶段,如何在教学与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呢?

(一)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弹性学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现阶段,大多高职院校在学制上实行的是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这种传统的学制是学校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学生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这种传统的学制下,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教育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服务并满足其终身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统的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与个性的选择性学习之间存在着矛盾,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显得愈发不合时宜。特别对职业教育而言,因其承担着职业准备、在职提高和转换职业的任务,毕业生又有就业和升学两种方向,如不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将很难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为此,我们要在教学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2-5年内取得相应学分获得毕业资格,学生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选择课程,提前毕业。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自主学习的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内容是自我选择的、策略是自我调节的、时间是自我管理的,学习者还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真正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模式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现代的建构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突出强调职业能力开发的情境性、个体性、建构性,注重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行动的过程,注重通过亲身体验、摸索、顿悟来建构个体的知识体系。目前,高职教育基于专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基于专业职业工作过程选择课程的内容,并在专业的职业的岗位情境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其内涵及核心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其专业对应的职业过程及其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规律相一致,并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解决实际项目、问题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不断地体悟、反思自我职业实践过程,并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地类化迁移和整合自我的认识、经验,使学生逐步构建自我职业工作过程的行动模式、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从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涵上努力实现学习、就业的“零距离”。

要实现职业能力这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与专业职业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能力的内容必须落实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中。

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要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要注重学生“做中学”。要强调学生亲身参与、体悟、交流以及反思“做”的过程。强调在“技能”学习中积累自我的行动感悟,强调认知习惯和职业能力养成习惯的培养,以逐渐促成学生头脑中深层的认知、思维等模式的渐变。真正实现在“技术”“认知”层面通过高职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落实、教会学生获得及学习职业技能知识的方法及习惯,为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处于校园和社会之间,参加社会活动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适当的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所学和社会所需进一步了解,进而明确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增强学习动力。社会实践多种多样,可以是上学期间的兼职、寒暑假的打工、学校组织的专业见习、阶段性的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等。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培养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四)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创新的重要保证。讲管理就要有制度。任何管理都概莫能外。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否真正实现,与管理制度的创新关系重大。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传统的教学管理却是把制度管理看作至宝,力图把制度编织成一张无所不能的大网,强调用所谓完备严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系统控制、全面监督,强调“服从性”、“计划性”和“统一性”,片面重视管理的“刚性”和“硬性”、忽视管理的“柔性”和“软性”。这使得学生在管理制度面前缩手缩脚,大大挫伤了学生参与高职学生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其实任何管理制度的作用都是相对的、有限的,就管理制度本身而言,应该是有所(规)定,有所不(规)定。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应允许学生在管理制度的大框架内,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前提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学生自我管理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充分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允许学生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要求,在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特性,去探索、规划自己的成才之路,真正成为自我成才的主人。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五)创新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活动的创新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创新的载体。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必须见诸活动,没有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高校学生自我管理必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创新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社团为平台以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团体。由于学生社团的自愿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更成为学生组织与个体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在高职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不仅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舞台。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德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载体。其次要采取切实措施,从科学管理、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健全机制、强化激励、物质保障等方面大力扶持学生社团,促进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

活动组织形式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学生活动的管理应贵在引导,既要重视又不大包大揽,既要管理又不一统就死。在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闯、去干,让学生在其活动中真正当家作主――找当家作主的感觉、长当家作主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很好的老师,把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交予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不仅能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付出的艰辛、历练心智,还能使学生拓展视野、扩展知识面、锤炼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人的一生的学习、发展都至关重要。在教学管理上应采取各种措施,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j]. 中国政府网,2009.

[2] 江荔仙.《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创新路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8

[3] 刘林.对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4]周志荣.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创新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6.6

上一篇:电力作业现场看板管理工作经验做法 下一篇:混凝土内墙面采用粉刷石膏抹灰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