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8-20 04:28:17

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 要:感恩意识缺失是地方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现实问题。本文列举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溺爱,学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直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工作,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滑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的感恩言行缺失,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健全,使高校感恩教育愈显必要。感恩教育“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可以让他们学会知恩、感恩、甚至施恩”[1]。感恩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基础。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对母校感恩意识的缺失

1.损坏学校设施

不论是学校的电脑室还是语音室的耳机都会不翼而飞。或是电脑用完之后不关机,或关机后不关电源,结果雷雨天电脑损坏认为反正是学校的东西,坏了怕什么,有学校顶着呢。甚至觉得不用坏学校设施对不起自己交的学费。教室大白天上课后仍灯光明亮,竟无人有“人走灯熄”的观念。公厕内经常听见自来水真的是“自来”水,不用拧水龙头,水就在流。教室的雪白墙壁,光滑的课桌却被大学生留下难以抹去的笔迹。课桌里的早点袋、牛奶盒、餐巾纸等垃圾满目狼藉,有的干脆扔地上。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可是感觉就像到了垃圾场。

2.破坏校园环境

部分大学生为了抄近路,肆意践踏校园草坪,校园青青草地退化成坚硬的人行道,学校本着“学生就是上帝”的思想干脆把草坪中不和谐的“秃头”嵌上石板,学子们自然正大光明走近路了。校园里的春天昙花一现,美景往往被部分大学生破坏。灌木上初开的各种鲜花刚吸引路人的眼球,就被有的大学生摘了。竹林里的幼嫩的竹子被踩倒,大树的脖子常常被各种海报条幅系着。路边的垃圾箱视而不见,塑料袋、泡沫饭盒等垃圾满地,大风一刮,就见树上挂满垃圾袋,更不用说垃圾箱被风吹倒了,有人去扶起来。

3.诋毁母校声誉

地方高校的学生大都有屈才的心理,在与人谈到母校时认为在地方高校读书是一种耻辱,母校不论规模还是名气都比重点大学小,对母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活环境等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甚至毕业后找工作面试时问及毕业学校,回答某某校后,怕用人单位看不起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赶紧补充一句:上某某校是我高考没发挥正常水平导致的,纯属失误。有的大学生甚至毕业几年,当同学聚会时还说:别提那破学校,实在太烂了,提起来就让人不堪回首。当母校校庆时,有毕业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既没有当官,也没当上董事长,连房子车子都没买,学校没给予自己什么,自己也不亏欠学校,在校读书能不拖欠学费就已经很对得起学校了。

4.违反校规校纪

地方高校的部分学生出于就业的竞争压力,认为在非重点学校学什么专业都没用,于是一到上课就借故请假,请人代点名或干脆旷课,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即使人到课堂上,但真正听讲的不多,更不用说做笔记或发言了。有的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谈恋爱、聊天等。作业总是拖拉,时间长了,连有没有作业或作业是什么也根本想不起来了;或为了应付交作业,干脆在网上下载或抄袭同学的,结果除了把别人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外,其它的就照搬,造成了自己明明是本科生把人家写的专科毕业也复制过来。考前突击,考试作弊,考后送礼。还有为了耍“酷”,租借摩托车在校园飞速行驶撞伤行人的大学生经常可见。

(二)人际关系中感恩意识的缺失

1.与家长缺乏联系

现在的大学生家长提到他们的孩子基本上会说孩子到校后一个月能和家长打一次电话就不错了,除非没钱用,需要父母寄钱的时候会打电话给家里。父母普遍反映的是孩子大了,和他们的话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父母思想跟不上时代了,和父母说不到一起。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父母在外打工或者是做点小生意,可以说每一分钱都是父母挣来的血汗钱,当父母把学费给孩子时,是充满希望的,觉得为孩子读书花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可他们的孩子呢?学费迟迟不交给学校,而是先自己花着。

2.与老师缺乏交流

一方面大学生都认为高校的老师一周一两次课,老师下了课就走了,一学期见面的机会不多,加上不像在中小学时对老师有依赖性,所以大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极少,即使对于辅导员老师,学生也觉得比见皇难,更谈不上关心学生了;另一方面老师觉得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强,人文素养差,如课前能帮老师擦黑板的现象就极少。有很多学生临下课时竟为了早点吃饭催着老师下课,老师不愿与学生有过多的接触,加上高校教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所以教学之余,无暇了解学生。学生认为学的专业知识到社会上用不上,上课根本没听或经常逃课,一学期下来,课程的内容,甚至老师是哪位都说不上。课后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就当不认识。

3.与同学缺乏沟通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都是家长围着转,家长宠着养。可迈进大学校园,面临着住集体寝室,难免心里不适应,生活不适应,出现同一寝室同学吵架,打架。原因有为生活习惯的不同,为争同一男女朋友,为生活上的琐事,为学习上的评奖评优,为性格的不合等等。同一寝室的同学一到周末有的在宿舍床上睡觉,有的手机QQ闲聊,有的逛街购物,有的野外郊游,有的为了考研、考公务员的理想在图书馆,大学生自身成长的环境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同学之间缺乏沟通的主要原因。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大学生大多存在自傲、冷漠、好胜,对同学缺乏关心、爱护、帮助。

4.与社会缺乏接触

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学校就在地方辖区,走出校门也就巴掌大的地方,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在寝室睡睡觉,或在手机QQ上聊聊天,或在网上打打游戏,认为现在的社会你在大学期间表现得再好,学习成绩再优异,找工作时没关系也是惘然的,因为社会存在不公平。每天就是过着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学习和生活,自己也觉得乏味,但是又不知毕业后想做什么,所以做什么也提不起劲。走出校外,坐在公交车上,见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心里没有触动,神情漠然。见到年长者问路,最起码的称呼都省略,认为称呼人太麻烦,不称呼别人,别人也应帮我,甚至连表达“谢谢”的语言都销声匿迹了。当代大学生存在“人人为我,我不为人人”的思想。

(三)择业中感恩意识的缺失

1.择业导向日趋功利

当代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是工资要高,待遇要好,环境不能差,能实现个人价值。这种思想有悖于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目标。既然地方高校的人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而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完全从自身价值的实现去考虑。工资高、待遇好、环境好等从地方经济考虑是无法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意味着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的流失。

2.求职简历造假泛滥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尤其大学一二年级时白白荒废了大好时光,等到大三时才悟到自己什么也没学到,这时要应付实习、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就业,哪有时间学专业知识,学习技能,甚至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都没拿上。应聘工作,简历的内容总不能空白一大片,于是乎存在着侥幸心理,编造假的技能水平,假的技能证书,假的工作经验,假的荣誉证书。等到面试时,针对其所写简历中涉及的工作经验,问及工作情况竟支支吾吾,处于尴尬的境地。

3.就业依赖思想严重

大学生就业时,只要能利用上的关系,一般都会千方百计的去找。如应考事业单位招聘,只要有点门路,就要自己的父母或是亲戚帮自己找找路子看,能不能事先捞到一点考试的信息,而不是考前抓紧时间复习。面试时有关系的希望父母早点去跑跑关系,没关系的托他人的关系,托不到关系的希望父母用钱能买关系。总之,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很强的独立性,但在经济上、能力上有很强的依赖性,在择业途径上有很强的投机性,当父母不能帮上忙时,怪父母无权无地位,又没关系。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溺爱,所有的长辈都围着孩子转,顺着孩子的意。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给予孩子物质上最大满足,而忽视了孩子的感恩教育。加上有些父母自身也是“啃老族”,结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吃父母的,用父母的,久而久之,孩子就生活在被给予的环境中,只知索取,不懂回报。正如卢梭所说:“当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2]。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管孩子心理愿不愿意,有没有兴趣,都不惜一切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补习班,把孩子的教育花在智力、能力的培养上,孩子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对父母不理解,甚至怨恨父母,“药家鑫”事件足以说明这点,药家鑫没有明白其父亲严格的家教中包含的是一种爱,一种严厉的爱。另外家庭教育中多数父母采取对孩子随意打骂,家长首先没有尊重孩子的生命,又怎能让孩子敬畏生命、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呢?大学生虽然已成年,而在我们国家,孩子不管多大,哪怕结婚生子,大多数父母只要有能力都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帮孩子。就以大学生新生入学为例,每年的九月还是酷暑发余威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却不管孩子考取的高校是在天南,还是在地北,都会尽力帮孩子背行李,挤上火车,不顾旅途的疲劳把孩子送进大学的门。是家长借送孩子上大学之机去大城市旅游观光吗?不是,是家长为了陪个放心。

(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一直是重知识,轻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思想品德课一星期开一次课,在临考试前一个月还将它取消不上,取而代之的是诸如语文、数学之类所谓必须靠时间强化的“主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升学看重的是分数,不是个人的品德,这是一种严重的本末倒置。学生迈进高校的大门,高校德育课更以陈旧呆板的说教、单一的教育形式, 换来当代大学生的反感[3]。高校从自身的生存和就业率考虑,存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感恩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在做人、爱人、尊重人、帮助人方面欠缺。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的碰撞时期,道德的缺失、信仰的危机、弄虚作假等种种丑恶现象,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入了竞争,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人们为了自身的“利”,不惜破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当今社会里,走门路、靠关系的人多了。人们价值观上的困惑,导致行为上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信仰淡薄, 以自我为中心, 不知道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懂得知恩图报。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他们可能更关注个人利益, 不会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别人”[4]。大学生觉得现在的社会很不公平,办什么事都得靠关系。就说中小学的升学吧,如果达不到重点线,托人找关系,没关系送钱也能升。新闻、媒体、网络等常报道的做好事送被车祸致伤者上医院,却惹来一身的医药费;资助贫困大学生,自己患病被资助者竟无一人探望;公交车上勇斗扒手,一车的人竟无一人出手相助等等的报道,让大学生觉得好人不能做,做了吃亏。社会的媒体宣传都是挺身而出捍卫正义者是少数,而更多的是冷漠的旁观者,捍卫正义的人不是伤就是死,没什么好处。好人好事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袖手旁观者不会招来皮肉之伤,杀身之祸,可谓心安理得,万全之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金钱和利益来权衡。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父母、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缺乏感恩的心,对社会考虑的是如何能好好享受生活,没有奉献社会的思想。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感恩教育的家庭氛围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教育孩子不是给孩子灌输考名次,考名校的观念,而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情怀。

首先,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自己做到对长辈、对他人、对社会、对大自然的感恩。比如在母亲节,给不在身边的母亲捎去由衷的问候。当父母患病时,自己尽可能的抽空不离左右的照顾。我想此举一定会让你的儿女看在眼里,在心里会有很大的触动,这比任何说教都有用。当得到他人、社会的帮助时,家长要及时主动地对人言谢。在孩子小时,告诉孩子地球的植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 和人类一样有生命,和我们人类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正是有了动、植物,我们的世界才丰富多彩。尤其带孩子去公园玩,家长不能要求孩子不踩踏草坪,而自己为了走路不绕弯,却公然在孩子面前踩踏草坪。家长在生活中要做感恩的好榜样。

其次,家长在家里不能任何事情都替孩子着想,都替孩子包办。比如做饭、洗衣、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小就应交给孩子做,让孩子体会做父母的不易。当给孩子零花钱时,告诉孩子父母挣钱的辛苦,平时可和孩子聊聊自己的工作及生活的情况。

再次,可以多给孩子感恩的机会。家长可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妈妈要赶上班,时间来不及了,你能帮妈妈倒下垃圾吗?”如果下班回来发现孩子倒了垃圾,做父母的就应及时对孩子表示感谢,并表示表扬和鼓励。我想孩子自然还会乐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帮助人的事情,会有一颗心存感恩的心。

最后,家庭的教育中允许孩子有失败。当孩子上学后会面临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误解、升学的压力、高考的失败、恋爱的受挫、心灵的孤寂、前途的迷茫、就业的无门,这些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体会生活的各种滋味,才是多姿多彩的人生。只有在磨难、挫折中奋起,人才会成功,才会去同情弱者,关心无助的人。所以,教育孩子感谢磨难,感谢挫折,甚至感谢自己的竞争对手,因为是他们让自己变得坚强,人格变得完美。

(二)构建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

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是每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在家庭中的感恩是孝敬父母。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古代,“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孝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在学校,大学生在集体中生活学习,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和学习。这时,教育学生朝夕相伴自己大学生活和学习四年的时光的同学是感恩的对象。在寝室,同学的对你有些不良生活习惯的谅解,比如你的酣声曾经惊醒了同学的美梦。在学习上,同学对你的帮助,解除了你学习上的困惑。组织学生活动,找找值得对同学感恩的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然后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选出最感人的作品在宿舍、在课堂展示出来。

其次,教师有义务做感恩、施恩的表率。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非常强调课堂的气氛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他根据人与人的深层相似的调查提出了德育体谅模式,认为教师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方法莫过于教师自己要“常怀感激之心”[5]。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本专 业课程的传授,而是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高校育人的责任,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课程的教学当中,将自己的感恩情怀向学生表露,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了解感恩。教师和辅导员也可经常与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比如,QQ平台,电话,E-mail,面对面的聊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或是家庭的困难。这种方式一定会感染大学生,当他们受恩时,也会想到日后的报恩。这将大大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宽松和谐校园环境的营造。

再次,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学校可以借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这些特殊的日子,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谢老师的教诲以及回报社会等活动。在各个传统的节日,开展体验感恩的活动,并要求每班组织交流会。如中秋佳节,大学生做到给家里打电话;在春节前,要尽力帮助家中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积极主动和父母聊天并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这样的感恩教育就不再是乏味、空洞的说教了,而是真实的生活体验。在教室粘贴“老师,您辛苦了”的标语,让学生上课尊重老师劳动的付出。校园里的草坪上附上警示牌:“我也是有生命的,请您绕道走”。校园里的公共设施也可以有温馨提示:“好的东西留给大家共享,将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校园里这些充满人性化的语言,就是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一个方面。

最后,学校要教育大学生知恩图报。学校的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大自然的阳光雨露的给予。教会大学生知恩、识恩,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对大自然有心存感激之心,并将这种感激意识内化为一种行动,报答父母,回报师长,回馈社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

(三)倡导感恩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感恩教育,树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气。常怀感恩之心,恒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借学生实习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首先,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和适应,感受劳动的艰辛,增强感激父母的思想感情。比如要求学生在假期做到帮父母做家务,如果父母亲是做点小生意的,可帮父母做助手。到校后先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以“给父母的心里话”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要求人人参与,然后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大赛。

其次,学生通过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走进医院实习,能体验到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过程,学会尊重患者,关心他人,对工作的责任。工科专业的学生深入工厂一线实习,体验到劳动的艰辛,纪律的严明,安全的重要。大学生走上社会在实践中体验感恩,认识感恩,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还可以通过组织暑期劳动实践、 参观工厂、“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感恩他人,

再次,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会的良好风尚,多报道在感恩方面做得好,值得大家学习的身边的人物事迹,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比如难忘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对这次灾难广泛关注,各行各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涌现了一大批救人英雄,如“唐山十三位农民”。汶川人民没有被灾难打垮,是因为他们坚强、勇敢、对来自社会各方的支援表示无比的感激之情。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起良好的熏陶作用,使他们心存感恩,使大学生认识到,除了要感恩父母,感恩学校,还要感恩社会和大自然。

总之,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力弘扬我国感恩的传统美德,并将感恩的内涵赋予时代的意义。我们要让感恩的意识深入每一位大学生的心中,并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高尚的感恩情,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就会对父母、对母校、对社会,少一分挑剔和抱怨,多一分宽容和感激,并将这种观念和情感内化为实际的感恩行动,倍加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报答父母,感念母校,回馈社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6]

参考文献:

[1] 王瑛. 浅析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强化高校感恩教育的途径[J]. 科教文汇, 2007(9).

[2] 卢梭著, 马振骋译. 忏悔录[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3] 陶志琼. 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教育科学, 2004(4).

[4] 刘小新. 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 王争. 感恩教育寻求德育实效[J]. 思想理论教育, 2005(20).

[6] 蔡汀.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本文审稿 武育香)

上一篇:浅论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