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 第6期

时间:2022-08-20 03:54:17

创新管理 第6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中学教育的各个领域。能否在数字化环境下生存、发展、创新,不仅是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大量新型的结合方式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超越课堂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要促成课堂教学的超越,学校管理也必须创新。如何操作好数字技术这台强有力的“发动机”,实现学校的创新管理,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运用数字技术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数字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的回顾

在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主角的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的新方向。我们在此先分析一下现代学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引出数字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1.数字化时代学校管理面临的难题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搜索成本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现代学校管理需要解决的最核心、最根本问题。

(1)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组织和个体之间呈现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组织和个人掌握某些事的信息比另外一些组织和个人多一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工不同、对信息的认识不同以及不同人员在利益上的冲突。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学校中的表现形式多样。举例来说,有时候学生当中发生的很多情况,我们不了解;而家长需要了解的很多信息,我们却又无法提供。此外,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还体现在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上述情况不仅会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学管理的效率以及学校各项目标的实现,还会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信息在采集、加工、交流、分享、、反馈整个过程中的不对称性,增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2)搜索成本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我举一个较为通俗的例子,比如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剩男”、“剩女”,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搜索成本的问题。非常优秀的女性却找不到男朋友,这是为什么?并非因为不存在符合其条件的男性,而是要搜寻到这个合适的男性成本太大,她很难做到。同理类推,教育教学管理同样存在搜索成本的问题。我们今天所讲的个性化教育,其关键在于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潜能点。然而,这个兴趣点和潜能点不是泛泛而论的,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他有哪些兴趣,哪个兴趣是他的潜能所在,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这就是一个搜索成本的问题。学校运用数字技术推进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而是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是要通过数字化的数据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潜能所在。只有如此,教育管理才能实现个性化,达到更高的水平。

2.数字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运用于管理有两个核心功能:一是高速、海量、精确、及时。二是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基于这两个功能的实现以及学校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及搜索成本问题的解决,学校管理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实现各种信息从“孤岛”走向“连通”。

所谓信息“孤岛”是指某一单位各部门之间信息无法顺利流通而导致的孤立现象。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促进学校各类信息从“孤岛”走向“连通”,最重要的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实现信息连通,这也是我们寻求学校管理高水平发展的突破口。

在构建与完善从“孤岛”走向“连通”的信息化校园系统的同时,出现了一个核心的矛盾:高度统一和个性化发展如何协调。要更好地在学校管理中使用数字技术,必然要求高度统一,可是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都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如何处理好学校管理高度统一与教师、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一对矛盾,是数字技术运用于管理有待突破的地方。

二、数字技术推进学校创新管理的方向

在促进学校信息从“孤岛”走向“连通”,解决高度统一与个性化发展这一核心矛盾问题上,我校通过十几年实践逐渐找到了一些解决思路,如全域管理、全程管理和即时管理。当然,完全实现这三个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

1.全域管理

数字化的发展为学校全方位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催生了全域管理这一概念。全域管理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将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加以统整,构建基于统一数据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以学校的不同角色为关注中心,构建学校管理中部门、角色信息和反馈的三维网状结构。对于这一结构,我们既可以从课程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基于统一的平台,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数据,从中挖掘更多的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信息。

在全域管理方面,我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平台形成了应用系统,分别是信息服务管理系统、招生系统、学生系统、教师系统、教学系统、图书信息系统、资产系统和学校档案系统。我们在开发这些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其连通性,确保信息共享。首先,数据可以在不同阶段完成“透明”转移。其次,数据采用统一规范,方便各个层面的人员调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对于不同的角色主体,域的大小、深度均不同,但其数据均是统一、真实的。再次,这八个应用系统基本覆盖了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需求。以下列举部分以“教师域”、“学生域”以及“课程域”为核心的各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图1),展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全域管理模式。

以某一个节点为中心进行网络域设置与实施,可以便捷地知晓与该节点有关的各方面信息及其他域的关联区域,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

2.全程管理

全域管理在空间上是发散状的管理,而全程管理则是针对某一领域进行分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全程管理,可以记录整个学校活动过程中不同角色的过程信息,对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追踪,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以下结合我校研究性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对全程管理进行诠释。

我校开发的研究性学习平台,采取分年级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权限,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交流、沟通,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也解决了教师、学生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矛盾。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学到课题研究的方法,区别对待不同学习要求与学习程度的学生,研究性学习平台既有针对某些学生必须达成的规定程序,也有一些有利于学有余力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自选程序,做到统一性与个性化的巧妙结合。

学校有科技班、平行班两种学生类型。科技班的学生关注基于专门课程学习的课题研究,在大学教授或专家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要求相对较高,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也具有相当的自主性,采用规定程序与自选程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平行班学生,为了让他们完整地体验探究成果,则大部分采用规定的程序推进研究性学习,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完成两篇学科大作业、一篇学科小论文,高一第二学期完成一篇指导性课题研究,高二完成自主性课题研究,高三推进完善性课题。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选程序开展课题研究。所有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图2)。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系统只规定高一上学期末、高一下学期末、高二上学期末、高二下学期末与高三等几个时间节点,需要学生在这几个时间节点按照规定提交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阶段性成果或论文。其间允许学生的课题方向发生变化,甚至同时进行几个课题,可以通过申请成绩替代将自选程序纳入整个课题研究进程,但申请成绩替代的成果或论文必须要求指导教师通过和教学处审批。学校既可以掌握课题进度,又照顾到了学生的层次性,大大增强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自由度与积极性,将统一性与个性化充分结合起来。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研究性学习平台系统中,如果学生暂时还没有感兴趣的课题,就可以先按照教师给予的大作业、指导性课题(每年更新),按部就班地进行规定程序的研究性学习。一旦在进行过程中有了新的思考或研究方向,就可以随时改变课题走向,用自选程序替代规定程序。这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为了帮助学生掌控时间,系统预设时间节点,提醒学生按时保质完成。

3.即时管理

学校管理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即时管理很重要。数字化平台为即时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采用数字化技术能及时发现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处理。下面以上海中学校车的即时管理GPS系统为例,简要介绍基于数字技术运用的学校即时管理。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百余辆校车(注:学校国际部的2000多名学生上学放学需要用校车接送)每天必须保证定点定时运行。为了做到最合理的站点设置,我们首先收集了学生地址信息,依靠计算机对其距离、时间、小区学生数量等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字化手段,在最大限度考虑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规划出便捷的行车路线和站点设置。这些行车路线及站点设置都反映在校车即时管理GPS系统中(图3),该系统由电脑监控软件和GIS(车载机器)组成,主要提供实时监控、回放查询、路线规划等功能。

(1)实时监控

通过系统,我们能够掌握车辆实时信息,能够直观、清晰地获得车辆的具置、车速、行驶路线、车辆的车牌号、司机联系方式、司机姓名等信息。车辆遇到故障时,校车办就可以及时发现并与驾驶员或公司车队取得联系。同时,还可以预测到校时间,以便通知学生和教师,及时安排短驳车接送学生。如果车辆没有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校车办也可以及时发现,保证学生的正常安全接送。

(2)回放查询

该系统可以进行轨迹回放,将保存的车辆行驶记录,如路线、某一停车点停靠时间等,随时调出,向车辆管理员、师生以及家长提供比较准确的历史行车信息。当面对一些家长的质疑时,该系统也可以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化解矛盾。该记录数据可以保留半年,存储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提供依据的时间跨度也较大。

(3)为将来规划行车路线提供参照

根据该系统,我们可以找到每条线路的行驶规律,并随时进行线路优化,规避行驶路线中的拥堵点。如果出现新的站点,或是学生的家庭住址发生变化,也可以参照历史数据,选择最优路线。

三、学校管理创新需要进一步思考运用的新手段

学校管理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有新的思考。随着新技术、新手段的使用,我们面对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海量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的运用,成为学校管理创新中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1.海量数据挖掘技术

(1)需求分析从“定性”到“定量”

需求分析是海量数据挖掘的首要步骤。所谓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什么数据、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表现什么等等。最早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定性分析。随着社会发展,数字化数据分析的手段以其先进、快捷、高效等特性,成为现代社会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考虑到现代学校的办学规模,学校的决策更依赖于对大量需求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因此,需求分析技术从“定性”到“定量”转变,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做出科学决策的必然选择。

(2)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从“单个”到“多面”

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从单一指标出发去做评价。当我们收集到关于某一事物的海量数据之后,为了更科学地做出判断,在决策之前,需要考虑尽可能多的因素。学校管理同样如此。这必然会导致出现一个问题,由于事物中包含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数据会出现重叠,因此需要进行主成分与因子分析。综合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既能获得各个管理领域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又可以尽可能多地消除重叠以及其他影响,增加评判的客观性。比如教学满意率测评系统就是基于这种方式建立的。该系统由十多个评价指标组成(即教学态度、讲课条理、讲课立意、教学语言、启发式教学、板书与图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抓班级作业订正情况、与学生的问答与思辨、批改与分析试卷情况、学科德育渗透、学生对教师讲课内容的听懂程度、对学科学习兴趣的程度、对该学科学习负担的看法、班级课堂纪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每个指标分配相应的权值,不同学科评价指标及权值分配不同。每学期,学生基于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评价,学校从中获得教师的教学满意率情况,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评的重要参考。

2.云计算和虚拟技术

云计算和虚拟化是如今信息技术领域的两大新技术。对于这两个技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云’的本质在于系统本身的非实体化,是为用户量身定制一台虚拟的计算机,虚拟技术也因此成为云计算实现的关键技术。”以下简单介绍两大技术的特点及虚拟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学校创新管理开拓新思路。

(1)云计算和虚拟化的三大特点

虚拟化是实现云计算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器的虚拟化,二是存储的虚拟化,三是应用的虚拟化。实际上,无论是虚拟化还是云计算,都具有三个核心价值:第一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单个机器容易闲置的问题。第二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第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购置成本过高的问题。诚然,今天使用的云计算软件及硬件,成本都很高,但这种高价位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其价格会大幅下降,到时候成本也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2)虚拟技术发展趋势

20世纪70、80年代是大机器的概念,但是到了80、90年代就出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而今天通过虚拟化实现云计算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于虚拟技术与学校管理的结合,目前我校正在摸索阶段,尚未迈出实质性的步子,但我相信充分把握其发展动向也就是把握了学校实现创新管理的契机。在不远的将来,学校的创新管理会在虚拟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我认为,关于数字技术在学校创新管理中的应用,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第一,数字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需要学校管理者在技术环境这个大背景下对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不断进行反思。时代在进步,技术在进步,如果我们的教育和管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数字技术的驾驭者。第二,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管理的创新。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硬件设施要跟进,还有一个核心要求,就是增强学校成员运用数字技术的敏感度与效度。只有学校教职员工计算机使用水平提高了,其数字应用能力、素养、职业敏感性才会大大增强,我们在数字技术方面的投资也才会有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我们的学生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作者单位:上海市上海中学)

上一篇:基于“府学”文化的数字校园建设构想 下一篇:“差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