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景象

时间:2022-08-19 03:53:17

历史的景象

雍正五年(1727),遵义府及其所辖四县一州由四川划归贵州,雍正后期至清末,行政上可称贵州遵义府期。这一时期,在清初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文化成型的基础上,乾隆年间经济兴盛,文化也继之走向繁荣。

陈玉、徐阶平分别引进柞蚕、桑蚕;黎理泰引进楠竹;袁锦道兴办实业;吴登举开凿赤水河,这些重大经济活动,皆发生在乾隆年间,促进了黔北的经济发展。

桑、蚕的引进

造就黔省首富之区

清乾隆三年(1738),遵义知府陈玉,上任之初,见四乡山岗遍布青和槲栗树,便想到以此树叶可养蚕富民。次年冬,即派人赴山东采购蚕种。因路途遥远,蚕茧在途中出蛾,引种报废。下一年,再次派人前往购种,于春节前赶回遵义。陈玉立即将蚕种分发给府署附近农民放养,并给予资金工具等扶持。但因幼蚕被烈日暴晒,不能吐丝作茧,引种再次失败。陈玉矢志越坚,第三次派人去购蚕种,并延请技师来遵义指导。乾隆七年“春蚕大获”,引种成功。陈玉于是遍告乡里,教以放养缫织之法,令互相转告,大力推广。乾隆八年收茧800万枚。陈玉以优价收购,除部分作缫丝织绸外,大部蚕茧分至四乡,教民放养。同时,在白田坝修建场纺,聘技师指导缫丝织绸。从此,遵义一带放养山蚕之风大盛。遵义府绸竟可与吴绫蜀绸“争价于中州”。遵义遂成为“黔省首富之区”。

无独有偶,清乾隆十三年(1748),遵义府的正安州来了一位小官“吏目”徐阶平,是浙江嘉善人。见境内土壤气候适合种桑养蚕,而此时知府陈玉已在遵义引种山蚕成功,徐阶平在教民饲养山蚕的同时,又从浙江购来桑蚕种,并请来技师,传授烘种、饲养、缫丝、纺织的方法。初因桑叶不足,兼用柞叶饲养,茧层薄,色泽差。徐阶平又引导民众种桑。

数年之间,正安蚕丝和丝织品,以品种齐全、质美价廉,招徕省内及陕甘川鄂客商,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地蚕农均得其利。

三株竹苗衍黔北竹海

据清代《仁怀直隶厅志》记载:“厅境内无楠竹。乾隆三十四年,闽人黎理泰自福建上杭县携三竿竹种,今种者渐多。”这位楠竹引种人黎理泰,于清乾隆三十年由早期旅居仁怀厅经商的远房族人相邀,来到仁怀厅境的葫市(今属赤水市)后槽为人打工,种植蓝靛。主人见其忠厚勤劳,招为女婿。因而定居后槽,以农为业,渐有积蓄。乾隆三十四年(1769),黎理泰返乡迎接母亲,但老人不愿远行,黎理泰只得辞别母亲,带领3个弟弟,并挖取4株楠竹苗回黔栽种,象征着黎氏四兄弟在异乡安家落户。

他将竹苗截干留根,带泥巴分装进4个木桶,一路上小心翼翼,精心护养。上杭至仁怀厅,2000多公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一路水陆兼程,历时三个多月,到达后槽,将竹苗栽种于房后。经黎氏兄弟精心培育,成活3株。

数年之后,楠竹成林。四乡农民目睹楠竹竹材优越,用途广泛,纷纷登门求索母竹,黎氏兄弟慷慨赠送。经过黎氏兄弟辅导和民间长期扩种,百年左右,赤水沿河两岸方圆数十里楠竹成片。

至今200多年,赤水市有竹林面积120万亩。1996年,遵义赤水与浙江省的安吉、临安,江西省的宜丰、崇义,福建省的建瓯、顺昌,广东省的广宁,湖南省的桃江,安徽省的广德同时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十大“中国竹子之乡”。楠竹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如今,赤水30万竹乡人在这1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次创造着一个个竹的奇迹,一个个竹的神话。 有“水上芭蕾”之称的赤水独竹舟,只见一根根楠竹,如梭在河面上穿行,一个个驾“舟”运动,堪称中国一绝,是赤水古人以竹为渡的经典运用。1999年,赤水竹舟队代表贵州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表演项目的唯一金牌。2011年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发源于赤水的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

实业家袁锦道

和他的48个作坊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怀阳丁里(今习水县三岔河)出了一位实业家袁锦道(1739~1816)。因家住川黔交界处,森林茂密,物产丰富,立志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和临近的江津四面山的矿产,兴办实业,开办了铁厂、锅厂、铧厂、纸厂、竹器厂、蓝靛厂,先后建各种作坊48间。将三岔河场发展成为北连重庆、江津、合江,南接本县各乡以至黔北各县的集散地。

在他的48个作坊中,有一间铸币厂,因私造钱币而被押解至京。带人前来抓捕、押解他的钦差姓薛,见到三岔河作坊星罗棋布、地方经济繁荣的景象,甚为感动。了解到袁锦道铸币,既非为享乐腐化,更非为反叛朝廷,而是为发展地方经济。在朝廷上,他为袁锦道进行了辩解,不但没有治罪,皇帝还封他为“征仕郎”。归来后,他在天堂沟钦差下马处的岩壁上刻下了“薛公岩”三个大字以表谢,摩崖至今犹存。

为了便于生产和产品外销,袁锦道不但修通各工场之间的通道,还修通连接几处乡场以及四川省界的道路共200多华里,为开发山区经济打下长远基础。修建出四川的道路时,要穿岩凿壁,工程艰巨。袁锦道亲自安排,自担一切费用,未向他人劝募。嘉庆十一年(1806),道路竣工,袁锦道在三岔河北面的棕千沟和上纸厂各竖一座“善功志庆”石碑,记其修路始末。

此外,他还在重庆沙坪坝开了两间商号,修通了至四川边界的大道。三岔河至重庆的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为方便商旅,在川黔交界处开办了饭馆,每天早餐即可销售一斗二升(约43公斤)米的稀饭,于此可见商贸之盛。

赤水河航道治理泽被后世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全长542公里,自古就有通航之利。赤水河主要航道在贵州省境内,是贵州省重要的运输内河。

全河通航里程,从毕节县的马蹄滩至四川合江汇合长江,共357公里,占全河总长的85%。但由于滩多水急落差大,其间有些河段时通时阻。明清时期,先后有过3次航道治理,民国时期有过2次整修。

赤水河航道治理的历史,值得记载的一次,是清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主持的分段炸开险滩之举。

参与炸滩开河的吴登举,是仁怀县二郎里二甲燕儿窝(今习水县瓮坪乡新寨村)人。乾隆八年(1743),贵州总督张广泗倡导疏浚赤水河,向民间求贤征工。身为流夫的吴登举,目睹并亲历航运、渡河之艰难,赶往县城,具结呈现文,刺指点血,以全家18人之性命作担保。

吴登举兄弟三人,他行二,获准由他募工治河时,其兄、弟恐治河失败而受牵连,遂更换姓名,远走他乡。吴登举不改初衷,投身治河,乾隆十一年(1745)十一月初一开工,炸石开滩,饱经艰辛,历时5个月的时间,大功告成。

竣工后,张广泗视察修河工程,亲至其家,问其是否愿意做官,吴登举再三谢绝封官,张广泗写了“忠耿过人”四字赠他。后人为了纪念,将新龙滩改名吴公岩。航道疏通不久,岩崩石坠,河河再度堵塞,吴登举愤激身亡。崩岩处,原名蚊虫岭,亦有人称为文公岩,为纪念吴登举,人们将其更名为吴公岭或吴公岩,并修吴公祠于其处。吴公祠今已不存,而刻石上的“吴公岩”三个大字与附近的数十处摩崖一起,成为赤水河畔茅公路上的一重要景观。

赤水河航道治理对后世的影响一直延续着。

130多年后,贵州平远州(今织金县)人丁宝桢任四川总督,为办理盐务,于光绪三年着手疏浚四岸,其中工程最为艰巨的是仁岸(赤水河),历时三年,费银二万多两,疏凿35滩,改善了盐运。使得当时经赤水河运入贵州的川盐,每年达1300多万斤。

抗日战争期间,贵州盐务处迫于食盐供应困难,呈请财务部拨款改善赤水河航道。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赤水河的治理以开辟轮运航线为主要任务。1957年3月,贵州航运史上第一艘浅水拖轮从长江驶入赤水港,赤水河航运事业进入了机械代替人力的新的历史时期,古老航道焕发了青春。(作者系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吴文仙)

上一篇:以茅台为帅 铸名将辉煌 下一篇:遵义会议会址的确定及复原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