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发展

时间:2022-08-18 01:46:02

素质教育发展

1993年2月,我国发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个概念。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由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的新阶段。总体上看,素质教育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研、科研活动相对增加了,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是值得欣喜的一面。但随着素质教育工程的不断向前推进,遇到的矛盾越来越多,阻力也越来越大。比如:社会及家长对教育产品的双重标准问题、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问题、“应试”制度的坚固壁垒难以在短期内清除等问题,等等,这些矛盾和阻力,就像瓶颈一样,使素质教育处在一种在坚冰面前徘徊的爬坡局面,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坚挺局面,为素质教育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空间?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想围绕“如何进一步对素质教育进行定位、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等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要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目标进一步做出科学定位所谓定位,就是要把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研究对象及目标搞清楚,使之做到理论基础更科学、操作程序更规范、评价体系更健全、责任分工更明确。应该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素质教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如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曾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因此说,素质教育首先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它要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本领,学会如何做人、如何自立、如何独立思考。此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既要及时开发有潜能、有才华的学生,使他们具备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竞争能力,还要给普通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有使每一位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材”,素质教育才能收到提高教学水平、塑造合格学生、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成效。做到定位准确,就需要对素质教育十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进行总结和回顾,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重新把握和判断,对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老师应该教些什么,家长应该做些什么,社会应该管什么。二、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阻力,也主要来自“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模式。要想使素质教育遍地开花,并结出硕果,就要在转变当前的考试制度以及国家的选人渠道上做文章。一是要加快实行考试制度改革。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核心的问题在于学生将来的个人出路问题。现在,家长让学生拼命学习,千军万马挤名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成毕业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安身落脚之处。己有的经验告诉人们,上了名牌高校,就意味着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就意味着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就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在当前施行的考试制度上。可以说,我国目前施行的考试制度,是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没有比考试制度更科学的选人制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考试制度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完善,以便使其与时展合拍共振。我认为,改变目前考试制度的关键,在于扭转现行这种高考录取制度的“严进宽出”,而改为“宽进严出”,做到凡是有能力的、想到大学深造的学生,都为其走进大学校门创造条件。因为不管怎么说,大学肄业生的知识面也要比高中毕业生的知识面宽。但是在“走出校门”的问题上,要坚持从严把关,对那些想取得大学学历的,必须让他下些功夫。否则,就不能让其顺利毕业,坚决不能让那些在大学里混日子的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历文凭。这样就既满足了大部分学生想上大学的愿望,又不至于出现学历管理混乱的局面。二是要加快实行大学教育的管办分离。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名校,都是国家出钱来办,国家出人来管理。国办名校的声誉和地位,较之民办高校都要高出一头。这样做,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起到规范教学秩序、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进入到市场经济以后,随着教育经费的捉襟见肘和高等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它的“短板”就越来越显眼了。一方面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无法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资金。因此,通过加快推行大学教育的管办分离改革,大量吸收民间资本办高等教育,己经势在必行。实行管办分离后,国家只需负责少量重点科研项目的教育科研,主要的精力都可以用在制定政策、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制定合理的高校教育竞争机制、组织对各高校教育水平的评估和检查上,其它的事情,由出资方来做,让市场来决定每所高校的社会排名,谁办得好,谁就生存发展,反之则另谋出路,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大了,打破头皮挤名校的压力也就缓解了,每个高校的发展也都会得到促进。在国外,很多知名的高校都不是国家出资的,而且效果很好,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三是要加快推进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国家要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各级党政机关在选人用人上,要从现在这种以吸收大学生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社会招考为主。例如,可以综合借鉴社会招考公务员及大学生双向择业的一些成功做法,可以为应试人员限定一些条件,如学历、德育水平、实际工作能力等。同时,还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使上不了大学的人,也一样有机会成为国家公务员,也一样可以成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找到一份既适合自己、薪水又不错的工作,这样就可以解除应试教育之痛了。在目前情况下,只有国家的人事制度改革有了突破,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才会得到制止,应试教育也才会向素质教育自然过渡。虽然暂时条件还不成熟,但这无疑是一个发展方向。四是要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转变培养学生的模式,把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课堂教育的效果,而对课堂以外的教育则关注较少。但是一个学生的德育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课堂以外培养出来的。如号称总统世家、为美国培养了两位总统的老布什的母亲曾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可见家庭和社会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我们要看到,素质教育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特别是民族传统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完全靠学校教育是解决不好的,家长的一言一行、社会人群的一举一动、影视传媒的炒作宣传,学生本人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等等,都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和教师当然是主力,但是家长和社会,也都负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责任。因此,我们既要加强课堂教育,注重不断提升课堂教育的质量,也要充分利用社会现有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比如,在德育教育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到社区、社会福利院做义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这远比课堂上的枯燥说教管用得多。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来跟踪检查家长的人品道德,以此作为学生道德分的组成部分;建立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的相关制度,保证学生在家中学习不受干扰,家长的形象不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影视传媒、大众游戏软件、校园周边文化的管理,以减少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影视产品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向韩国的作品学习,既没有粗制滥造,也没有空洞的说教,但却能让人感到作品的内涵很丰富,剧中的人物很有教养,社会风尚很好,多让学生和家长看些这样的作品,对推进素质教育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对推进素质教育至关重要。评价制度改革了,其他方面诸如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等等,就会迎刃而解,推进素质教育就会畅通了。因此,要想打破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僵局,就要在建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完善评价学生的体系。一直以来,我们都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是好还是坏,这就难免要剥夺学生成长的快乐,忽视其它方面潜能的培养,最终限制了学生的天分,使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完善评价学生的体系,就要建立起学习成绩、社会责任感、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参加各种艺术培训情况、个人特长等多方面因素共存、各占不同比例的评价标准,改变以成绩定天下的垄断局面。二是要建立完善评价教师的体系。现在,我们都习惯于用学生的升学率来评价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事实证明,弊端越来越明显。当然,不可否认,升学率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选择。科学地评价教师,我们就应该做到既看教师个体的素质,还要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体力、智力的提高,还包括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个人特长的开发等诸多方面。只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有素质教育的成功,否则,高分低能、学生弑亲等问题,还会屡出不断。三是建立完善评价学校的体系。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对这个问题,目前大多数人都还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但是一所好学校,并不一定就只抓升学率,因此,评价学校也不能仅看升学率。要想真正的推动素质教育,在评价学校的问题上,就既要考虑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更要看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既要看学校的硬件建设,还要看学生的发展空间。只有用多方位的、综合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才有利于帮助学校减负、降压,分散社会矛盾的注意力,学校也才能够集中精力,研究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最终通过素质教育的成果,来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认同度。

上一篇: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下一篇:公平性社会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