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4 06:37:59

高中地理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几点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评价观念的转变作为重要的改革目标,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发展性高中地理学习评价观。

发展性评价,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一点,高中地理教师要革新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学习评价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有效的地理学习评价方式。笔者就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和实际教学中的几点感受谈谈高中地理发展性学习评价。

一、评价的深度要“靠船下槁”

传统的学习评价建立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它过分地强调选拔的功能,因此,其内容往往苛求“深、细、难”。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普通高中教育不是培养少数精英的教育,而是一种大众教育,是基础教育。在高中新课程的结构中,地理属于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的交叉学科。作为“科学”的一面,地理学有其理性的严密逻辑及空间的庞大、抽象。作为“人文及社会”的一面,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超越的空间优势,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观念。因此,在高中地理评价深度问题上,对于“科学”的一面,尤其是地球的运动等较大难度的内容,在评价深度上必须从轻处置,适当降低要求,注重实践活动,并结合当地相关的地理现象让学生运用有关理性的知识加以说明或解释;对于“人文及社会”的一面,在评价内容上力求贴近生活,案例的选取要让学生够得着、摸得到、有话说、有感悟、有收获。

二、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学生群体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学生智力水平的评价,而新课程理念下,要求广大教师不应以统一的标准评价每一个学生,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动态地实施评价。在高中地理学习上,课程的设置本身就体现了这一原则,3个必修模块加7个选修模块,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有了更大的可选择性,因此,在评价要求上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多几把“尺子”。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三、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作业、试卷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发展性评价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因此,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方式不能局限于填图、选择等相关的作业或几张试卷以确定学生成绩的优劣,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大气环境保护”教学时,可采取辩论方式;太阳高度角等相关知识教学时,可采取分组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另一方面,传统的评价注重量化,发展性评价同时注重定性的评价,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量化评价,更要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在过程中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情况、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界定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高中地理新课程积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评价贯穿于地理学习的全过程中,提出了与新课程相应的多种评价方式。下面是我为分组实践活动设计的评价表。

四、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评价的一大特点。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只重结果,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因此,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应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素质为评价内容,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五、评价要及时性和阶段性相结合

新课程强调地理学习评价应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映,并给予必要、及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对于及时性的评价,可采用实时记录卡的形式,即将学生学习活动中发生的事情通过评语的形式如实记录下来,准确而客观地表述学生在课堂或活动中的表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也有需要吸取经验的例子。我在任教初中时,一位学生在讨论“黄河治理”这一内容时,提出极具挑战性的解决方案,即对下游地上河的治理可采取河道挖沙和卖沙收益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大笑,也没有引起教师充分地重视。如果贯彻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和适度的评价,并及时收集在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内。

对于阶段性评价,可在过去成绩报告单的基础上,设计出可行性的成长记录表格,对一学期期中、期末或一个必修、选修模块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性的定量和定性的评价。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写出具有鼓励性和真实性的评价记录,并注重收集学生的地理学习成果,如获奖情况、地理小论文等,一同纳入成长记录档案袋内。

六、评价要具有平等性和双向性

新的评价观倡导评价主体间的双向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组群之间的相互评价,并从中找出教师未知的一面,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有益于评价实施者及时了解出现的问题,并作出科学的调整,师生间应建立一种反馈、沟通与交流的良性渠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寻求恰当的方法、合适的时机与学生交流,并把鼓励性的评价形成“南风效应”,使学生笑容绽放;把指导性的评价形成学生自我反省的动力,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犹如找到指明方向的灯塔。

总之,评价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新的学习评价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价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使学生在评价中发展并愉悦地成长。

上一篇:多感官参与的“看、听、做、讲”在阅读教学中... 下一篇:英汉广告双关语赏析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