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06:46:51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二、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我相信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

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备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2.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途径是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

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这样就可形成由崇拜到愿意和你接近,愿意上你的课,教学效果自然会达到最佳效果。

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三、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四、课后及时总结

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你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

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也正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意的方面。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高中生的自然灾害教育知识比较缺乏。

经过问卷调查研究,高中生对于自己周边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灾害类型了解不多。在教学活动中,高中生不但要知道我国现在灾害的情况,还要了解灾害生成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自然灾害的理解。还要了解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自然特征,知道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生存下来。而我国的高考对于自然灾害知识的考察也不多,致使高中地理教师对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没有太重视,最后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灾害知识的了解。

2.高中生的自然灾害生存能力较弱。

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不知道如何逃生。而学校展开的防灾减灾的教学,都出现了“走走形式”的情况,自然灾害的教育并没有深入学生的脑中。与我国的防灾教育不同的是,在日本每位同学都配备一个防灾包,内有很多的防灾减灾工具,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拿来借鉴。

3.高中地理灾害教学课本配套不太。

地理学者把灾害教学的有关知识放在地理课本中是挺好的,可是在地理课本中灾害教育是放在高中地理选修中教学的,而那些学习理科的学生就得不到这些知识的教育。可是在日本的灾害教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普遍教育的。此外,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但是实际的操作性不强。高中的每个学科都属于不同的教学体系,各个学科之间很少联系,可是灾害教学的致使又是一个跨越许多课程的致使,学科之间没有弥补,肯定会约束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实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高中灾害的教学知识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来补充教材上的缺陷。

4.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方式单调。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学校的灾害教育教学一般会让教师来开讲,学生们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聊。而对于自然灾害的教育教学,也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教育教学手段,有一些新鲜感与新奇感,比如某个地方海啸之后,高中学校里可以开展班会的活动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加了教师给学生灾害教育教学的教学手段,还能够有效落实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了解。

5.自然灾害的教育制度不太合理。

目前的灾害教育评价是依据学生的地理成绩来判定的,可是这只是体现了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情况,而缺乏对于学生防灾技能的考察。因此,应该马上构建一个科学的防灾教育制度,来确保灾害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建议

1.从灾害的危害程度与防范程度的角度而言,需要很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指导有关的防范灾害的措施,才可以把自然灾害的后果减小到最小。就高中学生来看,学校可以增强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灾难出现的时候能够知道如何处理,对于学生在灾难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

指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认真教育与培育学生具有不错的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才可以提升人们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提高人们的自我素养,有助于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人类社会。

3.增加高中地理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可以关注到现实生活,又能联系到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们知道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处,来增加防灾减灾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设计高中灾害地理的过程中,应该事先确定学生们学习的目标,一定要利用好宝贵的时间与资源,联系现实中的例子,增加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

三、结束语

自然灾害是一种我们很难逃离的灾害类型,更加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注重自然灾害,还要提升自己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而高中地理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然灾害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情况。学生是祖国辛苦培养的教育人才,所以,可以给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教育教学,学校也是灾害练习的最好地方。因此,在高中的地理课堂上开展自然灾害的教学是科学而合理的。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借助多媒体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很值得采用的问题导学方式,这种方法也能够收获不错的教学成效。多媒体能够让教学内容的呈现更为直观,并且可以让很多不同的内容综合得以呈现,这些都可以成为知识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事先做出相关的教学课件,课件中可以让很多知识点综合得以呈现,并且可以创设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中通过很多图片以及视频的呈现来为学生的思考过程提供辅助,进而帮助大家更好的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地理信息的表达更加丰富、生动、直观和多样化,实现抽象地理事物形象化,静态地理图像动态化,复杂地理过程模拟化,这将会更好的吸引学生思考,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信息体验发生冲突矛盾时,问题就自然产生。例如,学习自然灾害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台风肆虐的真实录像,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会问这是什么自然灾害;它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国家和地区易受其影响;如何预防等等。这些疑问不仅会即刻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是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透过多媒体展开的问题导学不仅能够非常好的进行知识教学的导入,这也能够很好的对于学生的思维展开激发,并且为知识教学提供有效铺垫。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优越性。

二、借助地形图发展学生思维

以地形图来实现问题导学同样是很值得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也非常符合地理课程的教学特征。地理课堂上学生们会接触到大量图片,很多信息都隐藏在图片中,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图片中的信息获取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与判断。地理课程的很多知识讲授也是透过图片逐渐展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一直都是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目标。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透过地形图以及一些相关的图像来实现问题导入,这对于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样会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用。行星风系的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行星风系是非常复杂的地理现象,很多同学对于这部分知识在理解上都存在一定障碍,对于相关的很多实际问题也不知道应当如何解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能看懂示意图那么就能够极大的化繁为简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图让学生思考: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辅射量如何;垂直方向大气如何运动;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高空形成什么气压;极地上空呢;北半球高空气流在由赤道上空到极地上空的北上过程中,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在30°N附近上空变为西风;大气不断聚集在该纬度垂直方向如何运动;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等。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能够结合具体的地形图将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学生们对于这部分知识自然会有十分牢固的掌握。这充分体现了地形图在进行问题导学时可以发挥的显著功效,这也是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联系实际展开问题导学

很多地理知识都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得到体现,并且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很有意思的生活现象。这也使得联系实际展开问题导学有着很好的可操作性。教师要引导大家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善于总结相关的规律,这将会促进大家对于课堂教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的重点以生活化的形式来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这首先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还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展开知识的应用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的建立已有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要让大家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提出新疑问。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对知识进行探究,深刻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时,学生要学会如何从地理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通过认真阅读来提取地理信息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对地理教材和资料进行阅读时能有效提取其中有用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使他们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地理知识时能深入思考,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促进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后,教师要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在他们回答正确时予以表扬,使学生对地理课堂上的阅读重视起来,促进地理思维的深入,在不断思考和分析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地理思维的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来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单纯依靠学生阅读来理解地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多媒体引入到地理课堂中,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使他们掌握地理知识的本质。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师不能夸大多媒体的教学作用,使整堂课都在多媒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看似活跃的课堂却没有高效的教学效率,学生掌握不了学习的重点,不能使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在运用多媒体来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时,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多媒体来进行直观展现,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的双重作用来进行地理知识信息的提取,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获得有效的地理知识。

(三)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地理教材中包括大量的地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通过读图来获得有效的地理信息。在阅读地图时,不仅要让学生对已有的地理知识灵活运用,还要求他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地图上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理解的知识进行整理,构建成地理体系。在阅读地图时能快速调动知识体系中的地理知识,通过阅读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

二、利用问题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激发思考的深刻性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来更深地理解地理知识,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能对知识逐渐深入地进行探究,有效提高地理思维能力,达到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大气环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如下问题:如果地球进行自转,气压带和风带有什么变化?如果没有大陆和海洋的区别,气压带和风带又有什么变化?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使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分享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使思路开阔,能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对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探究,使他们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时的能力逐渐提高。教师在进行问题创设时,要根据学生的地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进行设计,使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能获得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使学生更积极地深入研究地理知识。

三、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成为高中地理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在促进学生自主意识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以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和问题看法的深度,使地理课堂学习高效进行。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组,使每一个小组中优秀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促使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结组。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要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争辩。同时,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通过“自议”,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在积极合作探索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也不断增加。

四、总结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使他们通过学习获得地理思维的发展,并能用地理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中体现主体地位,主动走进地理,感受地理知识的奥秘,使他们对地理现象充满探究的欲望,并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在深刻探究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地理思维不断发展,他们就能用创新精神来进行知识的探索,全面地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深刻性。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就目前我国的一些高中来说,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以及表演课的时候都非常在意教学导课艺术,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却经常忽略导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不存在导课的环节

有很多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导课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甚至有些教师更是认为课堂开始的导课艺术实质就是在作秀而已,因此就导致了上课铃响起了之后教师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对于学生有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完全没有进行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课间休息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当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境之中;有的学生则是在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有的学生在忙着寻找教材和学习用品。因此在课堂开始的一阶段时间内,学生的精神都是非常疲惫的,而且注意力也不是十分集中,很难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应该以一些精彩的导入让学生兴奋起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完全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导课设计比较平常

在一些高中学校中,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导课环节的,但是经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导课在设计过程中缺少了一定的艺术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课方式比较单调,没有新意,形式非常呆板,而且缺乏一定的感召力,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语言艺术运用的程度比较低,内容也十分平淡,没有震撼力,很难让学生陷入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当中。3.导入的形式看似新颖,但是过于渲染和浮夸,使导课艺术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学生在上课前一般都是处于冷淡的“被动接受”的心理状态,同时学生对于地理这一学科并不是十分看重,对于地理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从而导致了学生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比较新颖和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导课,立即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对新课充满好奇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导课方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对于导课的设计都有自己独具匠心之处,因此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过程当中。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导课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以教材的内容和师生之间的感情作为依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导课方式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复习导入方式

复习导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是最为常见的,其做法就是以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作为联结点。在开课刚开始的阶段,对旧的知识进行询问和质疑,让学生对旧的知识进行回顾,在学生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将新的知识导入其中,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对新的知识也充满了渴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情境导入方式

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导入指的就是地理教师根据已经确定了的课堂教学目标,然后与地理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利用一些其他的手段营造教学需要的情境,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意识逐渐引导到新的知识当中。在创设地理导入情境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将地理教学的目标作为导向。2.将地理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重组作为基础。3.列举实例的时候应该以真实的地理事件、地理现象和时事新闻作为素材。4.以师生活动为动态的载体。例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刚刚开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宇宙中的美丽景象,让学生观赏宇宙的浩瀚和星空的美丽,让学生产生向往的念头,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在旁边进行讲解,让学生陶醉在无限的星空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美丽的画面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课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一门充满了挑战和智慧的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课的方式是多钟多样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导课的方式都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服务的,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满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优化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结构非常关键。选择教学内容需要对地理主干知识把握,具体设计要结合知识的发生与发展。首先,要善于突破教材的局限,对教学内容适度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充实感。其次,一定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确保相关内容具有示范性与基础性。以农业地域类型这部分教学为例,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改良措施的介绍,一定要与农业地域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区相结合,如此设计才会保证课堂教学达到目标性、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的有效统一,有利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对教学结构设计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简入难,循序渐进,保证教师教学的思路与学生学习的思路保持相同的节奏。对教学结构设计,教师还应把握课堂活动主次分明,保证秩序,避免枯燥、单调。还应当对教学内容的难易交替特别注意,如此有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教学重难点做到有效的把握,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地理兴趣

地理这门学科实际上非常生动有趣,教师展开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各种直观教具,或投影仪等,将教学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献给学生,生动直观的画面非常形象,能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了学生的现场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丰富了学生掌握的信息量,调动了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上升到了新的层次。

三、对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实际上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沟通、启发,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分享经验与知识,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念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经过探索实现新的发现,最终形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教师展开地理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改变唱独角戏的状态,不能采取满堂灌教学方式,多途径进行师生互动。对学生做好引导,使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启发学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议论,详细讲解重难点,做好归纳总结与评价。教师应对途经开辟信息反馈渠道,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对教学进程有效调控。多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更好地巩固,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提升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性,提升课堂教学活力,构建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四、对实践教学高度重视,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实践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要加强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地理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客观实际是地理教学突出的特点,如气象观测、天文观测、水文观测、考察野外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河流等,这些活动活动均涵盖三个阶段,即明察问题、对知识重现、知识迁移。显然,地理课程与生产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加强理论联系实践非常关键,对实践教学环节一定要高度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经验的辅助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学习意义。六、结语本文主要结合地理教学实践,探讨创新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策略,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科学定位、对教学内容认真筛选、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等,必定会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学习,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思维导图的主要特点是图文并茂,借助图形、图表把相关联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脉络和体系,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使人类更清晰地思维,让大脑最佳表现,从而发掘人的各项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关注全体学生,并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性过程,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等。

1.思维导图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

(1)在备课中应用。

许多教师因为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教材陌生,又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一轮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新的教学模式等的要求,对“老教材”、“老教法”都有很大的冲击力,难以产生教学思路。所以,对于新教材,教师们应弄清编写意图,理清知识脉络。而思维导图恰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难题,通过高度整合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体系,使人记忆深刻,它能促进高效备课,快速理清教学思路,缩短备课时间。如果教师在课前,对每一课、每一节的内容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且把握重点和难点,有利于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突破和解决,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明晰、疑点清楚、考点明确,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在新授课中的运用。

地理知识的特点是多、杂、散,教学中为了把这些碎的知识点用“线”串起来,具有更清晰的思路,思维导图可以助一臂之力,帮助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地理新课程几乎每单元中都有问题情境还有探究式活动,并且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条理化记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建立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及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3)在复习课中应用。

思维导图因其有类、有序而被推崇,尤其是在复习课的教学和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上抓住关键点,掌握重难点。学生在绘画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如果遇到困难,说明知识存在缺陷和不足,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更好地查漏补缺。通过构图、梳理知识结构,和学生比较、交流各自思维导图,可以取长补短,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2.在学生中的应用

(1)做地理笔记时使用。

大众化的学生记笔记多是一二三的“点”式方法,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对老师每一句话的板书、每一个要点的解释都毫无遗漏地记下来,通常情况是顾着记笔记、根本无暇思考。久而久之,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把记笔记当做形式,这样的笔记法益处不大。而思维导图在记笔记时使用,记下关键词,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节省时间而且有助于思考。

(2)有利于组织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形势下的有效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开展主要是对重难点问题的讨论,通过谈论、活动等培养学生会学、乐学、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精神。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明晰重难点和疑点,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和分析,有利于学生轻松创作并激发思考,便于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特别在地理实验教学中会产生奇效。如上文的《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分别是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迁移等,对于这三个方面,可以让几个小组分别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讨论,并自主构建知识、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避免小组合作的无效性和低效性。

3.复习归纳

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上课都能听懂,但考试考不出来”,主要原因是课后复习没有真正到位,考试之前随便翻翻书、看看笔记,不能灵活应用知识,所以自然考不好。地理学科本身就是文理兼备,既要进行一定的理解又要记忆深刻、记忆牢固,这让很多学生头疼。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上面在复习课中的应用已经简单论述过,无需一一赘述。思维导图因其图文并茂、图文结合、形式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有利于教师备课、上课时使用,有利于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包括记笔记时使用,不仅能帮助师生梳理地理知识,更能理清来龙去脉。并且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有效构建知识框架架构,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寄情山水的文学犹如璀璨群星。这些文学名句时常被引用来进行地理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帮助学生记住赤道的周长;以及讲月相的变化时引用富有诗情画意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来陈述不同时段的月相等等。凡此给学生创设一种意境、意趣横生的教学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这种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运用学生熟知的文学语言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联系起来,创设情景,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的思维。这样既易于学生理解,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

1.海陆位置、东西部的水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春》里写道:"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密密地斜织着……"中"寻常"二字领悟春暖花开,在春雨滋润下的美景。"润如酥"中的一个"酥"字形象的写出了中部地区春雨贵如油的气候特征,尽管如此,但春天毕竟还是来了,下起了霏霏小雨,才催生了"草色遥看近却无"颔联。 "春风不度"且不说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及得不到朝廷的关爱,单就说是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这与东部地区的"雨是最寻常的"和"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的长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

2.南北纬度地域差异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用《在希望的田野上》里简洁明了的"北疆哟播种,南国啊在打场……"两句歌词,更能说明在热量分布上受纬度位置和太阳辐射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从而产生农业地域差异。南方地区水热配合状况比较好,是以水田为主,北方则反之。

3.河流流域的水文特征差异

如长江流域,《七律。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水调歌头 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里且不说红军长征途中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和诗人在六十三岁时横渡长江向下游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时的豪迈,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舒展,开阔心境。从水文的角度分析"云崖暖"三字,足见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正是因为"横渡"和"极目",让人可以想象诗人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过程中触发出的创作灵感和胸中的宏伟蓝图--"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并在发挥着巨大的航运、防洪、旅游等经济效益。假如诗人能见到这壮观又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再如,早春时节,南方地区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育,已初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山之朗润,水之清秀的"春色满园关不住"的迤逦风光;而北方还不缺为"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冰雕玉砌的粉妆世界。说明南北地域的热量差异导致不同流域在同一季节水文特征的差异。

4.在降水和气温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貌特征的区域差异的表现

如:《七律 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说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是风化侵蚀作用强烈,显得支离破碎;《沁园春 雪》"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借助北方山体的巍峨挺拔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直抒胸臆;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也同样说了地处内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边疆沙漠,浩瀚无边。七言绝句 《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清草池塘处处蛙"、《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等,反映东部季风气候区江南水乡雨中美景的地貌特征。

5.在气候、水文、土壤、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植被也存在水平和垂直地域的差异

由于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从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减少,景观上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地域差异特征,从而总结不同地带性经济活动和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点出历史上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一望无垠景象与近现代草场退化及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除自然因素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明确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运用类比的方法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做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每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与操作逻辑,规定了在课堂教学中每步教学过程的时间与操作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按步骤行事。如某校为了推广某一课堂教学模式,规定了每个学科每节课教学进程的时间分配:20%为教师指导、点拨、答疑,60%为学生自学、讨论、展示,其余20%为学生检测巩固。该校对课堂上讲解时间超过10分钟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并要求限时改正。该模式2014年在该校强制推行,但弊端很快就出现:不同学科及不同教学内容在该模式下并不能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特别是理科教学根本无法适应当年的考试。这种教学模式表面上看通过学生自我学习与互助学习打破了程式化的教学过程,但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的差异,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预设目标。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有些教学内容,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中也不能只讲9分钟,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这些很理性的内容只凭学生自我领悟是无法达到目标的。对抽象思维与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地理知识,必须通过教师循序渐进地讲解才能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模型,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与地理认知。人文地理相关知识的教学则可以通过教师的“精讲”提高学生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分组合作学习不适应我国目前学情

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是实现教学效果高效的前提。目前推广的教学模式都是模仿国外的小组合作学习,该课堂模式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受我国学校课堂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影响,很难组织形成有序的课堂教学进程。其原因是:我国中学班级规模庞大。教改力度较大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区域学校的班级少则50多人,多则近百人,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班级规模是20~30人以下。2014年9月,网易“数读”栏目数据表明,我国班级规模世界第一,教育部2010年统计的全国平均班级规模是52.90人,而同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班级规模都在30人以下,有些甚至在20人以下。笔者曾到我们县学习了一节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示范课,该班共65人,每小组6人,共11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本来已经很拥挤的教室,经过这样的重新组合,教师根本无法指导一些学习小组。因此参加听课的教师都发现这种课堂模式根本无法让教师进行高覆盖率的差异性指导,如果再加上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参与度不强,这样的小组讨论式“高效课堂”岂能高效?

三、教学进度难以推进

我们附近一些学校在全面实施某种高效课堂模式后,教学进度难以推进,学生应试能力明显下降,尤其是高中地理必修一,其均分较往年要低5分。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教师不得不“炒回锅饭”,课后组织学生对一些重难点进行加班辅导。笔者通过一则新闻看到“高效”课堂不高效的原因。2014年11月5日,BBC中文网刊登《上海数学老师到英国小学传授教学经验》,有数据表明中国孩子的数学成绩高出英国同龄孩子30%,呼吁英国学校回归“黑板粉笔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英国将有可能派70名小学数学教师前往上海“取经”。英国已经实施小组合作学习40多年,英国教育事务官员尼克•吉布认为其弊端是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此教学环境下日益边缘化,加剧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分化。今年我校地理教研组曾对两个班级进行对比教学实践,由笔者执教,课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个班级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运用集中讲授与学案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通过书面答卷与口头问答两种形式进行教学反馈,我们发现这两种教学模式有如下差异:小组合作的班级有近30%的学生对经度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本概念非常模糊,而集中讲授班级有近80%的学生能掌握相关的概念。集中讲授班级对山地阴坡与阳坡的自然带差异的掌握率为64%,而小组合作只有不到20%。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发现小组合作课堂效率较低的原因是小组内有些成员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严重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学习进程与效率。受学生个体知识的局限性,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如光照对山地自然带的影响)无法自行领悟,同时一些“地处边远”的学生无法即时与教师进行互动,制约了学生对课堂难点知识的突破。因此,笔者通过身边的事实与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而不是不顾实际的照搬照抄,它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更需要社会考试制度的变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不在于能否吸引社会的关注,而在于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把学识与智慧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成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知识来源。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1.观察学习的方法很多,如:图片观察法、自然现象观察法、动画演示观察法、实物观察法、课外实地观察法等等。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体作用如下:第一,图片观察法是指学生从地图、景物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因此得出规律,再有效地结合课本,能够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养成善于识图、析图、读图、用图的学习习惯。第二,在教材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能通过课堂实验来演示、被感受,诸如:月相的变化。而自然现象观察法是指可以组织学生连续一个月对月相这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生活中自然规律,再有效地理论结合实际,将难点突破。

2.针对天文地理知识可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即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例如演示地球公转,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并总结规律,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进行实物观察法方面,可以从实验室里借用石膏、磁铁矿、金刚石等一些常见的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矿物标本的颜色、光泽等一些特征,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别矿物的方法,以此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课外实地观察是指学生可以脱离课堂,由老师组织到校外(博物馆、工厂、农村、展览会等)的实地观察,鼓励学生观察褶皱构造的形态、地貌,关注地理的现况及发展动态,观察梯田,使学生了解到梯田的耕作不仅有利于农业的生产,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1.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攻破地理知识的难点,而且还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为使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实施,保证良好的观察效果,先根据教学的目的确定观察的对象,主体鲜明且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错过观察的最佳时机。在观察前,学生要先掌握观察对象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在观察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知识的多少影响着观察的效果。另外,根据观察的内容确定观察的地点和路线,注意避免危险性的地方,避免路线的重复。

3.组织观察活动应由学校领导、代课老师集体安排,班级多的话可交替进行,由地理老师在观察地点指导。如果是一个班级,可由班主任或者地理老师随班级组织活动。在组织课外活动时,老师应动员全体学生注意纪律和注意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单独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代表来负责各组的安全、纪律问题。由此来看,还需要团队的协作。如果是野外观察活动,老师应该事先做好预察,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到了观察现场为使学生有意注意,老师要立即切入正题,并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观察阶段是关键。观察中,涉及到最主要方面,老师要善于提问,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观察中多思考、对比和分析,做好观察记录,以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另外,观察学习阶段要注重客观性、全面性、历史性,观察的事物离开了客观性,其观察结果必然是错误的,因此,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观察点的地理事实,提醒学生某种地理现象发生的时间、时间的变化周期、地理要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等,使学生做好必要的记录,以便日后整理。在组织的观察学习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应提醒学生将材料、实物标本进行整理、分类,对整理观察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并能够清晰说明地理事物现象的概念。总而言之,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上不再枯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攻破难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上一篇:高中地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