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时间:2022-08-09 04:36:11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如今,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已经确立了“学生本位”的基本理念,为了实践这一理念,我们应当改进以往的评价方式,向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为主的评价方法转变,在评价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判断能力、思考能力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培养。新评价方式不仅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还能发挥地理学习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成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一、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在不同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来确定考查内容。开放式的考查需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考查内容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以往的评价方式是静态的,只注重结果,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做出准确的评价。开放式的考查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还关注过程,给了学生更多的评价机会。例如:地理演讲的评价,地理演讲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加,若是时间不够可以推迟演讲,若是觉得自己的演讲不够好可以有一次机会进行二次演讲。这样的实践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三、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的发展情况完全由教师判定,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不能参与任何评价,这导致了学生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使得评价具有片面性。在开放式考查评价中,评价主体不仅有老师还有学生、同伴以及家长,这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具有互动性,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生制作了相应的地理作品之后,可以将其摆放在学校展览室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出评价并打分,然后将其分数综合评出等级。倘若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等级不满意可以提出异议,由学生本人、课代表和教师进行协商解决。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离不开学习生活,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具体体现。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学生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留意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收集准确信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观性问题,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地理课程评价改革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从只关注分数选拔向综合性发展转变,从只关注结果评价向关注过程评价转变,强调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提倡多种评价方式、多元评价目标,重视激励性评价,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习能力。

(责 编 阿 宁)

上一篇:数学学本课堂有效预设问题三策 下一篇:个性化习作指导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