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阅读 生命教育 习作教学

时间:2022-08-11 11:14:55

人文阅读 生命教育 习作教学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它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而人文阅读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阅读。关于人文精神,北师大叶澜教授说:“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富有人文精神的阅读就是潜入人类文化的深处,汲取民族精神的精髓,通过个体的文化建构,实现个体人格的发展。由此看来,生命教育与人文阅读都是对生命个体的关照,关注的是生命个体的发展。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分内的事,是推进儿童人文阅读,让孩子们在与经典文本对话、与大师对话、与文化对话、与民族精神对话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推进人文阅读,让使命散发诗意

人文阅读,是一个民族阅读灵魂的核心。触摸经典,可以使我们的心灵中有诗意、记忆中有历史、思考中有智慧。如何推进人文阅读呢?

1.寻找合适契机,让学生触摸经典

关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有效地进行引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比较排斥硬性要求,利用课本,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联系,是引导他们触摸经典的有效途径。如学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可以播放影片《城南旧事》的片段,可爱的小英子的形象会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这时,再向他们推荐阅读这本书就顺其自然了。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抽取经典作品中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童真童趣的片段,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让他们自己产生阅读的愿望。如学完《最后一头战象》,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沈石溪的动作小说系列;学完《跨越百年的美丽》,推荐阅读梁衡的散文;学完《景阳冈》《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片段后,推荐阅读四大古典名著;学完《金钱的魔力》,推荐阅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这些中外优秀的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其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深刻的内涵,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其中蕴含的永生的活力和不灭的精神,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喜欢经典

我们学校的学生中午有近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周有固定的一节阅读课,这是他们进行阅读的固定时间,为了配合阅读活动的进行,班级内设有图书角,每个楼房有图书屋,摆放的都是同学们带来的可以共享的经典书目。图书馆是他们的另一个主阵地,在那里,有他们喜欢的读书环境,更有丰富的阅读资源。

不管做任何事情,设立竞争机制,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板报上,我们设置了“读书评比专栏”,那些阅读爱好广泛的、成功向同学们推荐经典书目的、读书效果好的……都被评为“读书达人”。在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过程中,“读书达人”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获此称号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的“读书漂流活动”,更把活动推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个体静心读书、群体互动读书中体会着阅读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3.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体味经典

面对众多的经典,我们该如何进行适合、有效的阅读?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对于那些能够打动自己的、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内容,可以采用精读法;对于外国名著中建筑的描写、古典名著中晦涩的描写可以采用跳读法……暂时读不懂的内容,甚至可以采取暂时搁置的办法。为了让读书更有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推荐学生做读书漂流卡片、记读书笔记等。在读书的过程中,为了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情节会怎样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鼓励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表达方式,尊重他们的个人体味。

二、发酵人文阅读,让习作更加灵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吸收越充分表达就越贴切、详尽。”可见阅读之于写作多么重要。

1.经典阅读,拓宽选材范围

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也是人们观察世界、领悟表达真谛的好素材。学生在书里既可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可以让思绪伴随文字到海外采风;既可以欣赏童话寓言,感受童真童趣,又可以咀嚼生命的意义,感受伟人的胸怀;既可以体验尊严的高贵,又可以体味宽容的博大;既可以为作品中感人的故事而落泪,又可以被作品中伟大的人格所感染。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不断丰富。反观生活,也许,以前被他们所忽略的人、事、景,又重新投射到他们的脑海中,新的写作点便产生了。比如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后,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画面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内心,于是他们开始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将视角进行聚焦:妈妈温柔、耐心地按摩自己因为输液而变得冰凉的手;妈妈将冰凉的袋装牛奶揣进怀里,只为让饥饿的自己喝到温度适中的牛奶……一一呈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在生生互动之中,更多曾经被孩子们忽略的感人细节被重新发现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感受爱的过程。体味他人之爱,才能更好地给予他人爱。

2.经典阅读,使文字更美丽

有位大家曾经这样说:“书里那些蕴涵着汉文精华之气的诗词在不知不觉中潜入心灵,悄然改变我的文字,渐渐地不再那么粗糙、面目可憎了。”深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孩子们,不知何为规范的语言;有些学生的文字虽面目未达可憎之境地,但却干巴巴,毫无生动可言。人文阅读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做读书卡、写读书笔记等,积累了许多优美的、富有哲理的语言,在写作过程中,它们会毫无征兆地流诸于学生的笔端,丰富他们表达的形式,让语言更富有表现力。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吧!

3.经典阅读,使作品更深刻

作者心灵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与深度。我们的心灵前行多远,我们手下的笔才能伸到多远。在阅读文学大家的经典之作时,汲取了作家深厚的写作涵养,提升了自己的文学审美品位;与作家的心灵与智慧共舞,在阅读的感动中不断锐化自己的感受力。学生在习作中不再单纯记事,也能试着表达情感了;在写景时,也知道抒情了……小变化显示的是学生思维的提升、

认识的深刻。

总之,在人文阅读中积极发掘生命教育的因素,让生命教育的成果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阅读效果,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与此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让人文阅读成为一种需要,让孩子们的生命从此散发芳香!

参考文献:

鲍昱.增强教学人文性 唤起学生习作兴趣[J].上海教育,2012(27).

上一篇:用心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下一篇:谈谈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