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时间:2022-04-08 06:07:27

用心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摘 要: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按照该原则,给学生以激励,保护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应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创造因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教育艺术;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古代就流传着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是“曹冲称象”,一个是“司马光砸缸”。两个小主人阿公一直被人们当作神童传颂,并成为历代教育儿童、开发智力的典范。然而,他们两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造性思维,却未曾被人重视。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按照该原则,给学生以激励,保护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丰富,喜欢独立思考,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因此,我们应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创造因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关键。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创新的使者,只有学生对某种事物、现象产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接触和观察研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只有入境,才能动情”,即所谓的“入境使于亲”。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文体的不同,借助实物演示、音乐渲染、故事引入等手段,并用轻松、亲切或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如,教学《长江之歌》一文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体会重点词语,理解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从而深入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

火花。

二、激发想象,诱导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抓住重点句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灰椋鸟》中有这样的句子:“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教学这一片段时,在学生理解了“倾诉”“呼唤”“应和”的意思后,我让学生再读句子并想象鸟儿们在倾诉些什么,会怎样呼唤,又会应和些什么。学生有的说鸟儿在相互交流一天的经历,有的说父母在呼唤自己的儿女回家……以丰富的联想来填补空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大胆地以开创性的思维陈述自己对文本的见解。

三、借助媒体,激活创造性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即使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时,也往往离不开直接的感性的经验。因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工具,我们很容易促进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的翅膀,从而形成思维高潮。如,教学《三亚落日》时,在学生欣赏了美妙绝伦的三亚落日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入了一组家乡东台的风景名胜图,向学生展现了西溪古塔、泰山寺、永丰生态园等景观,学生欣赏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画面,情绪高涨,大胆想象、联想,然后学习文中的写景方法,向亲朋好友介绍家乡美景,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我有意识地通过设景延伸,让学生由观察到想象,由想象到创新,从而敢于想象,达到求新的目的,使教学过程中更多了一些形象直观,少了一些观念的解释,多了一些情感激情,少了一些干巴巴的叙述。

四、质疑问难,巩固创造性思维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是学的需要,是思的源头,是创造的基石,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和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勇于批判的创造精神。质疑的时机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材特点而定。

1.课前质疑,即在预习课文时,学生产生疑问

如,预习《山谷中的谜底》时,学生看到课题就会产生疑问:“山谷中有什么谜?它的谜底究竟是什么呢?”

2.课中质疑,即在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让学生质疑

如,教学《船长》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如果有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船长真的会开枪吗?”还有学生提出:“船长在救了六十人后,为什么不自救?”

3.课后质疑,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质疑

如,学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生已经知道海洋确实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但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等等。

五、重视求异,促进创造性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只有求异,才有创新。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勇于创新、大胆求异、敢于争论,从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即使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见解,也不要简单地否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求异和鼓励创新。

1.培养求异

小学生喜欢模仿,回答问题常到学习资料上寻找现成答案,很少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必须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学完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后,我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除了根据课本中谈到的立意外,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的见解。有的说南郭先生代表一种善于钻空子的聪明人;有的说齐宣王的管理有问题;有的说乐队里的人都是老好人,学生的发言呈现出个性化色彩。

2.鼓励创造

首先要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心理学认为,10岁左右的孩子,已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需要。上课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回答只许对不许错。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后,找来《富饶的西沙群岛》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其中有一句话:“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自己是根据什么读懂的。有个学生回答说:“这句话是说西沙群岛的鸟很幸福。”对学生的回答我很惊讶,但没有马上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根据,学生振振有词地说:“因为西沙群岛上有很多树,而且岛上的战士不会去抓它们,所以它们很幸福。”学生听到这样的肯定,心里十分高兴,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了自信,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愿望。

总之,创造性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绝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不是仅属于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陶行知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多多创设学生的质疑活动,认真发现和捕捉好的疑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沃土。

上一篇: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 下一篇:人文阅读 生命教育 习作教学